普京向寡头开刀!中国怎么办?——大多数俄国人否定私有化过程!
普京向寡头开刀!中国怎么办?——大多数俄国人否定私有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国正在“对改革进行改革”(Reform the Reform) 摘译
[强国论坛客座教授] 于 2004-11-10 10:47:29上贴
--------------------------------------------------------------------------------
俄国正在“对改革进行改革”(Reform the Reform) 摘译
以下段落摘译自 马歇尔 戈尔曼在11月12月份《外交事务》双月刊发表的“普京与寡头”一文。(Marshall I. Goldman, "Putin and the Oligarchs," in Foreign Affairs, Nov/Dec. 2004. pp. 33-44.)
克多可夫斯基事件(指普京逮捕寡头克多可夫斯基一事)对于那些对新俄国变得有信心的人是一个震动。在过去十数年中,俄国拒绝了共产主义和苏联的指令经济。在外部世界的一片掌声中,俄国和外国的顾问们制定了把俄国工业、住房、土地私有化的详细计划。为了实现“人民资本主义”,向几乎每一个俄国人都发了票据,可以用来换取即将被私有化的企业的股票。股票市场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冒了出来,同时各个工业部委被私有的、以俄国为本土的跨国公司所取代。
……
1990年代的改革主要是叶利钦任内请来的顾问们的作品。担心人民群众可能不久会改变主意不再支持改革,耶葛-盖达尔和安纳托利-朱败司,两位俄国私有化过程的主要建筑师,决定加速私有化过程,把国家资源和企业贱卖或白送掉。这个过程开始不久,俄国最有价值的资源便被寡头拥有的银行以所谓“贷款换股票”的骗局拍卖掉了。虽然照理这些银行应该代表国家进行拍卖,但其主管人上下其手,几乎每一次都是自己中标。这就是克多可夫斯基用三点一亿美元的价钱买下优科(巨型石油公司)的百分之78 股权、价值50亿美元资产的奥秘,这也是别列佐夫斯基用大约一亿美元的价钱买下另一巨型石油公司,价值30亿美元的西伯奈夫公司的奥秘。
……
一部分私人攫取国家资产的同时,三分之一的俄国人被推向贫困线以下,增加了公众对这样的激进的财富再分配的憎恶。根据最近一项民意调查,百分之77的俄国人认为私有化过程应该全部改正,或部分改正。只有百分之18的人反对重新国有化。许多被问话的群众对市场制度本身也不满意,希望否定整个私有化的过程。
……
为了防止优科的所有权转移到西方公司的手里,国家当局在逮捕克多可夫斯基的同时,还把优科百分之40的资产没收。他们也试图逼迫克多可夫斯基和他的助手把公司的控制转移给国家或至少给一个较同情政府的俄国业主。对古辛斯基的恐吓很有效果,古辛斯基被关进牢房,与普通刑事罪犯同住,其中还有疑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罪犯,几天以后,他就签字把他在 Media Most 公司的股份让给了国家控制的天然气公司 Gazprom.
……
【最后一节的标题是“对改革进行改革” Reform the Reform】.
要想知道俄国如何到达今天的处境,有必要首先看看原来的私有化过程。改革的建筑师们有理由宣布他们的蓝图达到了主要的目标:共产主义者没有能重新控制政府。然而改革者们如此匆匆地把国家资源私有化却未能鼓励建立新的企业,他们也就不自觉地为寡头的崛起——从而为国家的反攻——铺平了道路。正如2003年选举结果所显示的:寡头对俄国资源的掌握触发了对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这些新民族主义者的纲领与共产主义者的并无多大不同,至少在国家控制矿产资源这个问题上是如此。
……
俄国无疑会度过有缺点的私有化过程带来的危机,就像它已经度过其它更严重的危机一样。然而普京采取的方向是令人失望的。通过合并国家控制的 Gazprom 和国有的 Rosneft 两家公司,他又一次发出国家将在能源政策和经济计划上成为强有力的声音甚至支配性的声音。…… 考虑到他对媒体的压制和他在九月要求结束州长和杜马议员直选的举动,他在经济事务中增加干预是令人担忧的。它意味着:在普京的领导下,俄国正在逆转俄国自从摆脱共产主义桎梏以来所推行的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