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大兔:把黑人洗成黄种人?国产精英的种族主义

火烧 2016-05-29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国产洗涤剂广告因将黑人洗成黄种人引发种族歧视争议,被指复制意大利广告,反映精英群体的种族偏见与消费文化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破土编者按】日前,国内一品牌的洗衣液广告在国外视频网站上突然火了起来。这支把黑人洗成黄种人的广告因种族歧视被外媒讨伐。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外媒的双重标准和小题大做,中国不存在对黑人的歧视。许多声称“不是种族歧视”的人,其实是认同种族歧视链条的。“富”起来的人们都认为自己应该像白人国家里的大资本家一样受到仰视。他们不平于自己的民族被白人社会歧视,但同时也骄傲地歧视其他种族。

  前两天,一则中国洗涤剂广告引起了国内外网友的争议。这则广告中,一位粉刷匠黑人男性欲与一位亚洲女性亲热,亚洲女性往他口里塞了一颗洗涤剂并把他塞进洗衣机内。片刻,他“变成”了一位皮肤白皙的亚洲男性闪亮登场。

  这则广告被非常广泛地传播。不少中外网友非常愤怒,用各种讽刺的吐槽指出其充满了种族歧视。而有的网友则爆料其完全抄袭了一则意大利固色洗涤剂广告。在这则意大利广告中,一位骨瘦如柴的白人男性欲与白人女性亲热,白人女性往他口里塞了一颗洗涤剂并把他塞进洗衣机内。片刻,他“变成”了一位黑皮肤的精壮男性闪亮登场。

  这两则广告的明显区别在于:中国广告在把黑人洗黄,意大利广告在把白人洗黑。不少网友觉得意大利洗涤剂广告是更非歧视的,因为它宣称“coloured is better”。

  洗衣机有“净化”的含义。这则中国广告认为,“净化”就是把黑皮肤的黑人男子,洗成像白莲花一样的白皙皮肤中国男人。而在这个层面上说,这则意大利广告则是解构的。它解构了“黑是脏”的概念,胆敢建构出“黑不脏,白人被净化后变成黑人”的意念,所以很多人认为它是政治正确的。我想,中国那个广告的制作商在抄袭人家意大利广告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出奇:意大利人是不是神经病?干嘛黑白颠倒,把黑皮肤看成“洁净”的皮肤?他们在觉得出奇的同时,很可能还背地里嘲笑了一番意大利广告方的“不懂市场”。

  尽管意大利广告看起来更加“政治正确”,我也不喜欢它。它虽然有表现女性的性自主权,能够用工具改造性对象,把对方变为让自己更有性趣的样子,但是被改造男子的性魅力是多么刻板啊!在中国,年轻男性的性魅力所在,在主流消费文化里已经渐渐变成了皮肤白皙的韩国欧巴型。而在意大利,可能秃顶干瘦穿长袜的男性是猥琐的,没有人肯和他做爱做的事情。肌肉男才能被认为是性能力强大的种类——黑人男性性能力强流传在各种民间故事中很久了。

  这个广告再怎样颠覆传统观念,也难逃性别盲视。只不过与以往广告不同的是,它把被性化、被消费的对象从女性转换成男性罢了,它符合了消费男体的主流价值观。

  而且,这两个广告都反映了同一个现实: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民族中心主义的世界。白色,不是“有色”的一种,“黑色”才是。就像“男人”不是“性别”的一种,“女人”才是一样。“种族问题”指的是“非浅色人”的问题,“性别问题”指的是“女人的问题”。歧视因为双方权力的差异而存在。拥有权力的人能够定义语词,在他们眼里,自己所属的群体才是本位,而其她群体,则是劣等的第二位。中国洗涤剂广告把皮肤白皙的黄种人看成是宇宙中心的本位角色,而意大利广告中的“有色”也显然仅指黑皮肤。

  除去大部分敏锐地感知到上述广告在明显地种族歧视的网友外,也有不少中国网友认为这不是种族歧视,这是你们玻璃心瞎bb,中国从来不歧视黑人,亚洲人被白人歧视欺负的时候咋不见你们出来愤怒?

  我就知道即使“歧视”的国际定义被倡导者们宣传了一千万遍,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的人。就像“根本没有什么性别歧视”一样,反对种族歧视的行动也常常被戴上“作秀”、“事儿精”的帽子。

  种族歧视,指1.基于种族、肤色、世系或民族或人种,2.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优惠,3.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公共生活任何其他方面人权及基本自由在平等地位上的承认、享受或行使。

  这是我第一万次科普“歧视”。期待我的第一万零一次。

  不少声称“这不是种族歧视”的中国人,其实是认同种族歧视的。一方面,他们不平于自己的民族被白人社会歧视,另一方面,他们却也歧视其他种族,如非洲人、印度人。他们在看见中国人在国外地铁被打、奥斯卡歧视亚洲人的时候,往往非常愤怒并不远万里翻墙到脸书上骂脏话。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即使在当代,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种族的人,在为种族平等而抗争,有的因此被辞退,有的因此进局子,有的甚至流血牺牲。有时候即使他们了解这些平权运动的存在,即使这些平权运动与自己的种族相关,他们也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认为只要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就,就能融入白人上流社会,不再受到歧视——他们,应在江湖上占有“巨婴键盘侠”的称号。

  但是我不想把歧视归咎于国民劣根性上面去,他们的巨婴行为是有原因的。当今中国弥漫着一股不应存在的暴发户气质,随着国民经济日渐增长,一小部分人也按照改革开放的计划富有起来,另外一大部分在等待富起来的路上。“富”起来的人们都认为自己应该和白人国家一样受到应有的尊重——或者说像白人国家里的大资本家一样受到仰视。而在对待还没有富起来的黑人,他们是歧视的。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看见阅读量破十万的文章,这些文章宣称黑人是寄生人种,专门霸占我们的女人搞大她们的肚子,来中国传播病毒,又凶恶又不讲道理素质低下随地大小便……这些莫名其妙的描述歧视显示了新富中国人的傲慢和焦虑。傲慢来自经济水平提高但公民素养被强行制止发展;焦虑则来自自身于资本市场竞争中如浮萍般不稳定。

  对于小资本家来说,来自非洲的客商冲击着他们的财路。非洲客商很多从事国际贸易,他们批发服装、电器、日用品、汽车零配件,与中国的国际贸易行业形成竞争。而对于大资本,中国尚且还能把产能过剩的压力转移到非洲,但当全球遭遇产能过剩的时代即将到来时,非洲将无法继续承担为中国减压的结果,到时这无处释放的压力怎能不让人焦虑呢。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进入非洲,把中国企业剥削工人的那一套恶心东西也用在了非洲人民身上,遭遇了非洲劳工的反抗。2011年年初,南非全国1058家中资制衣企业中,共有562家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未达到法定薪酬标准,遭到了南非防治业协会的抵制,纽卡索大部分华人制衣厂都收到了巨额罚单。中国资本在非洲、南美洲的劣迹斑斑自然会引起反弹,仇中的报复行为屡屡发生。而中国媒体对于中国商人在非洲被袭击的新闻更感兴趣。

  《1984》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维持国家稳定,必然要制造敌人。只要外部敌人存在,内部矛盾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齐心协力打坏人。舆论被默许光明正大地排斥、歧视黑人,种族优越论被允许肆意传播。我们不得不担忧法西斯主义是否要在这个复杂的时代重新抬头。

  中国这则洗涤剂广告或许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这样的一种种族优越思想。无论是毫不关心政治但高呼民族主义的爱国青年,还是左翼右翼的运动者,一旦被纳粹主义鬼上身,就可能会烧红了眼睛,不能回头。如果无法使用冷静的头脑来反思身边的意识形态趋势,那么,我们无法逃脱这种潜移默化的低能和反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本文破土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