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震撼 ——重温《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此既郑板桥要求官吏关心百姓疾苦的名诗,其中的“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不过这只是他的一种愿望和期盼,可最近上了热搜的新任湖州市委书记一个讲话视频,那对群众真挚纯真的情感,朴实感人的为民发声,引发的强烈反响和社会震撼,倒成了这个佳句精准诠释,也成了现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经典。
这段视频乃刚刚上任的湖州市委书记陈浩,6月24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动员大会讲话一个片段,昆仑研究院宋方敏将军6月25日特别转发于我,嘱我写篇评论,因有个须在七一前完成的稿子,此任务便搁浅下来,及至前日认真悉心观看,琢磨品味再三,梳理所涵盖的三层意思:
一是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看准百姓最关心什么,他认为“你说我们的老百姓,哪一个老百姓是早上一醒来就关心湖州的GDP有多少?他只是关心他的腰包鼓不鼓、交通堵不堵、医院挂号难不难、小孩成绩好不好,这些都是影响他们幸福感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这些话讲的非常实在,非常接地气,不免让人想到了90年前毛主席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重读“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教诲,就会彻悟这位书记的朴实真挚话语能够打动党员干部,打动全国网民,就是因为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指示要求,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看问题,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分析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老百姓虽然也关心国家大事,也关心居住城市的大事,但更关心与自己密切相连的柴米油盐,虽然也关心GDP有多少、全省排名是否靠前,但更关心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腰包鼓不鼓,出门交通堵不堵,到医院看病挂号难不难,小孩能不能有学上、学习成绩好不好等实际问题。只有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柴米油盐的小事当作影响群众幸福感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因素,才能做到围绕人民群众需要思考谋划、决策部署和举措作为,做到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致性。
二是要求党员干部换位思考,推进工作处理问题把自己当做普通百姓。这位书记的难能可贵,就在于要求“我们的广大干部,除却我们的职务,我们也是普通人,我们都无论如何不能忘记,自己来自哪里,无论如何不能忘记生活的琐碎真实,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滋养我们的平民情怀,我们要保持将百姓之心为心,多换位思考,让每一个社情民意都能得到关注,让每一个百姓期待都能予以重视,让每一个民生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让广大干部忘掉职务把自己当做普通人,保持将百姓之心为心,多换位思考,更显示出为民执政的境界。由此想起了河南内乡县衙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对联,富有的深刻哲理就是要求当官的要换位思考,不要欺负百姓,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副对联勉励今天的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应当是“这个境界高得多”的基本解读。
三是欢迎群众批评,对群众批评的改进研究不过夜。这位书记还针对湖州媒体开设定期曝光各区县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专题栏目《看见》,强调“我们提出要求,所有的批评报道,20点播出,21点必须研究怎么整改,事不过夜。一个小小的点,事不过夜,它会形成一个对工作作风改变的一个撬动,所以我们要习惯闻风而动、事不过夜”(新任市委书记发话:所有批评报道,20点播出,21点必须研究怎么整改!网易2022-06-25 )。由此也想起了毛主席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名言,这位书记要求党政领导、党政机关不仅要善待批评不能压制批评,而且要认真整改,事不过夜,越发显得共产党人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这与那些听不得一点反面意见,千方百计打击压制批评意见形成了鲜明对比。有意思的是,上网搜寻时无意中发现,此前的湖州市委书记王纲也有一段类似的恳切话语——要常问“我是谁”,深刻认识到组织给了我们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平台,就是给了我们为民干事、为民服务的机会,必须自觉当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当好“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人民公仆,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常问“为了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动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要常问“依靠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用活市场的无形之手、挽上群众的勤劳之手,用民心评判得失、用民主激扬力量、用民智推动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湖州大地竞相迸发、充分涌流(源自市委书记王纲在市委九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湖州市人民政府网2022-02-27),也就绘成了为民代代接力的美丽画卷。
不可否认,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地方大员和主要领导就发展环境、重点工等方面,苦口婆心打动领导和公务人员的视频层出不穷,而且都是掏心掏肺,慷慨激昂,情真意切,让听者有如雷贯耳之感,可像湖州市委书记这样深入群众内心世界、拿出公仆的的赤诚真诚,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换位思考善待群众,善待群众的意见,做做真正的孺子牛,就显得极其难能可贵。或许有的领导不以为然,认为经济发展是大事,群众的柴米油盐是应该兼顾的事,只要经济发展了财力增加了,有了为群众办事的实力就会为群众办许许多多的事,一些专家也会拿出惯用的做蛋糕和分蛋糕之说,来说明群众的柴米油盐不是主要矛盾。实际上,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是因为党的工作是从解决群众具体的生活问题出发的,是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是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党中央经济工作的目标,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共产党人的经济学的实质就在这里。上文提到的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把很多人看来很多群众生活上的小事当作共产党人的大事,强调“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第一次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为“铜墙铁壁”。他认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这与蒋介石依靠财阀军阀和土豪劣绅大佬迥然相异。毛主席带领苏区干部把群众的一件件琐碎的小事,当作实实在在的大事,毛主席在瑞金沙洲坝住的房子外面是一条道路,群众经常从这里经过,考虑到夜里天黑不便,就让在靠路的墙上开了一个窗户,以便夜晚让灯光照在路上,像这样“打开一扇窗,照亮一片心”的事例不胜枚举,赢得了苏区群众交口称赞“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所以,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把重兵碉堡这些“乌龟壳”,当作压制共产党人的“铜墙铁壁”,仅针对苏区就筑建4000多座碉堡,可毛主席却石破天惊地告诉世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什么力量也打不破,从而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伟大真理,也昭告了“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这一历史规律。湖州市委书记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振奋,就在于把老百姓当作天,当作地,当作衣食父母,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时刻牵挂群众冷暖,群众才会衷心拥护我们,才能筑起铜墙铁壁,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行文至此,又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为人民服务宗旨之问,这就是他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曾深沉发问:“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因为为谁服务是最大的“考场”,他那首直抒胸臆,饱含着对好干部焦裕禄的崇敬与怀念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就是答案,其中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当年亲手栽下的如今亭亭如盖生机勃勃的那棵泡桐树,以及他在县便民服务中心提出的“把群众看成我们的父母,看成我们的兄弟姐妹”,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实写照。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是臧克家“有的人”的名句,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唯有自觉坚守以人民为中心,时刻保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和为民情怀,才能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加快满载人民幸福阳光“共富班车”速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凝聚人民群众的铜墙铁壁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创造第二个百年的辉煌。
参考文章:1、新任市委书记发话:所有批评报道,20点播出,21点必须研究怎么整改!网易2022-06-25;2、共产党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重温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