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回魂丹”与林彪、孔家店

火烧 2023-08-06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探讨回魂丹与林彪、孔家店的历史关联,强调政治建军对人民军队的重要性,回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起源与影响,分析鄂豫皖红军的建设与改造旧军队的经验。

  我军军魂是政治建军,党指挥枪。

  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联系到之前建军史上闻所未闻的军内腐败案例,这次会议的里程碑式作用,历史会做出评价。

  在古田,毛委员提出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武装集团”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近百年后,习近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前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定语。在这里,定语是事物的特殊性,又是本质,是灵魂。但许多人往往忽视这个本质。

  电视剧《亮剑》比原著有修改,但掩饰不了原作的军队国家化,单纯武装力量倾向。李云龙说政委只需抓抓生活的评价,作品突出军队争雄,淡化、隐匿国共之间阶级镇压和反镇压性质,就是体现。当然,谁也不能否认《亮剑》以人物刻画,情节曲折的艺术性,对我军正面形象在青年中的宣传效果。

  1936年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时,中央红军有人发现,四方面军的营连以上干部都有不少马匹,拖载自己的辎重,这种情况在中央红军中是没有的。同时感到四方面军打骂人的残余习气有不少。四方面军出来的一位开国少将文章回忆,四方面军将领倪志亮在电话中不知对方是政委陈昌浩,说了句粗话,结果被陈喝至村头,当众鞭抽辱骂一顿。

  这些感觉是准确的,徐向前元帅晚年回忆,在左倾中央的领导下,毛主席的建军思想被认为是错误的,没有传到鄂豫皖来。四方面军长征两年后,1934年秋,程子华受派遣从中央苏区到河南新县卡房,传达中央指示,介绍了由毛主席1928年1月亲手制定的三大纪律和之后形成的八项注意,即被程坦填入鄂豫皖的《土地革命歌》,成为平均16岁的红25军长征队伍中响亮的旋律,在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带领下,四支长征红军中这支唯一增员的少年队伍精神振奋,歌曲也很快传遍红军。这支歌的曲子,鄂豫皖群众用的是欧洲传入的北洋军阀用的德皇威廉练兵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队进场时,举办方奏起,人们方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旋律的最初来源。这支旋律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不亚于我军缴获的德国20响盒子炮和机关枪。

  政治建军,克服单纯军事观点,是从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其中,对旧军队的改造处于风口浪尖。如三湾改编后,不再实行兵饷制,在井冈山逐步成立士兵委员会,官兵平等民主。鄂豫皖苏区在张国焘到来之前就发展到两万红军,后来总结,之所以不像南昌、秋收起义,溃败、叛变现象少,主要是黄麻、商南、六霍三次农民起义,较少依靠旧军队。但是,改造旧军队的“免疫力”不强,也为张国焘到来后鼓吹“自下而上的自我批评,不再实行自上而下的自我批评”的专制提供了条件。

  1936年6月,长征刚一胜利,毛主席派善独立思考,能打仗的林彪任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长,大学领导刘伯承、罗瑞卿、刘亚楼等都是井冈山或中央苏区的干部,如同办黄埔军校,古田会议精神先后传达到其他红军中去。

  政治建军在林彪手中不断取得成就。1946年到48年,在战略反攻中,大批俘虏参加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三纵(40集团军前身)的基层干部,提出“谁养活谁”,开展挖苦根讨论,受到罗荣桓、林彪的重视。林彪说,我军军力不如国民党,但诉苦教育的政力可以弥补不足。

  发展为控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收到强大效果,毛主席高度肯定了基层创新,把三纵通过阶级教育激发战斗力的方法,以“新式整军”形式迅速推向全军,振奋了百万雄师。著名的案例有因在东北屡屡败绩被称为“六十熊”的国军六十军,在曾泽生率领起义后,成了用轻步兵消灭英国重坦克营,在汉江防守50天打不烂的五十军铁军。

  阶级教育,是我军无产阶级政治建军的军魂。由它产生的战斗力,既不同于敢于亮剑的西方骑士或男人的决斗,也不同于极端宗教的殉教牺牲,特别是能在遇挫的迷茫中,如在文家市和三湾改编时,或在极端艰难的艰苦环境中,如进入少数民族地区面对被宗教裹挟的敌对群众,依然一往无前,发挥出还魂丹作用。抗美援朝,表面上是轻步兵面对飞机大炮,指挥上是长征老兵和西点精英战役指挥意志的较量。阶级教育是共产党军队的独门绝器,蒋介石和美国联军学不会,不敢用。50军的巨变,让蒋介石在台湾惊诧,不解。

  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彪主持军委工作,把毛主席写给抗大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总结为三八作风,推向全军。1960年9月12日,林彪在中央军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政治工作领域中4个关系时,提出的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即:

  (1)在处理武器和人的关系时,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

  (2)在处理各种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时,要把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

  (3)在处理政治工作中事务性的工作和思想工作的关系时,要把思想工作放在第一位;

  (4)在处理思想工作中书本思想和活的思想关系时,要把活的思想放在第一位。

  毛主席对“四个第一”作出了高度评价:“四个第一好。我们以前也未想到什么四个第一,这是个创造。谁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发明创造?四个第一就是创造,这是个发明。”

  这些政治建军举措,用这一时期的我军战斗力可以看到效果。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的防空、工程等战绩,1969年珍宝岛战斗;开创中国及世界防空作战史首次导弹击落敌机先例,击落5架U2高空侦察机等;海军以弱胜强,取得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和西沙海战的胜利。一个辉煌接着另一个辉煌。

  从三八作风到四个第一,从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到林总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三三制”,是林彪向他的老师长期学习、动脑筋总结的结果。都是古田会议精神的发展。

  历史的辩证法是物极必反。

  1964年底,林彪提出:业务“不应冲击政治,相反,政治可以冲击其他”,这就为以后政治与军事、技术、业务两张皮的空头政治、形式主义留下伏笔,成为文革中一些人把阶级斗争标签化,一些人只抓革命,不促生产的左倾起源。文化大革命开始,林彪的这次是“整干部”运动的说法,实际上是对毛主席思想的极不理解,和其他战友不同的是,林是从另一个方向的不理解。林彪推波助澜,严重加剧了毛泽东同志对文革自我批评的错误。

  战场上干部的“跟我冲”和“给我冲”形成国共两军的根本区别。统帅政治建军者,要求以身作则,自我革命,继续革命,可惜林彪没能过这一关。

  1943年,斯大林拒绝了希特勒用被俘的斯大林儿子雅科夫交换德军元帅保卢斯的提议,随后,雅科夫死在监牢,一些西方政治家、历史学家抨击斯大林残忍。1950年毛主席送长子当了第一名志愿军战士,60年代,免去李纳总编职务,送往江西五七干校,70年代删去毛远新参加十大的资格,在1980年的重要会议上,一些高官神龙活现地描述毛泽东要让毛远新接班的秘闻,仿佛他们就在当时现场。

  对待子女,是对老革命的严峻考验,林彪最先经不起这个考验,纵、宠儿子登峰造极,开了太子党的先河,相当于自己质变堕入权贵。60年代毛主席告诫,不要总是中央红军,还有二、四方面军。这实际上是对林彪山头主义的批评。

  林彪自身生活简朴,纵子、拉小圈子似乎是常见问题,但林彪最大的问题是经不起权力的考验。

  1966年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林彪从之前的第6位上升到第2位,林彪关于文革是“整干部”的讲话推动了“打倒一切”和“全面内战”,4年以后,在庐山会议上,经过密谋,用天才论吹捧毛主席,极力主张设国家主席,图谋蒙蔽操纵九届二中全会,实现自己当主席的目标。受到毛主席“反潮流”,扭转了大会方向。对于林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做出“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教训极为深刻“等政治评价。

  不设国家主席,也是毛主席对林彪对待权力的观察,令毛主席不放弃原则的是,林彪要用唯心论的先验论即天才论取代唯物论的反映论,如果这是可以通过学习马列可以克服的经验主义倾向,但不能容忍的是,它成了私下拉小圈子搞阴谋诡计的手段,在党的全会上搞突然袭击。这就和林彪长期坚持的政治建军背道而驰,在政治上走了回头路。这个回头路走的不是一般的远,而是一下回到了古田会议之前,要枪指挥党,实现个人野心。这自然导致了毛主席对林彪的政治决裂,提出了著名的“三要三不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总结到,中国历史上有个规律,农民起义军造反时都批孔,因为孔夫子讲的君君臣臣,不批孔就不能造反,掌握政权后,为了维护统治,就改为尊孔,从刘邦的辱儒生郦食其,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宋太祖、成吉思汗、满清皇帝、太平天国洪秀全都是如此,造反时批孔,执政后尊孔。孔子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和古代的先贤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组成,都值得尊重,但孔子维护政治统治的一套理论,是唯心主义,是政治倒退,共产党不能接受。今天看,苏联解体,在融入西方中发生尖锐矛盾,是苏俄的历史文化环境;从批孔到尊孔,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执政的共产党面临政治倒退风险,却是共性的。

  毛主席正是从更深层次思考了他多年战友蜕变的原因。如果说,之前他面对的,是相信打天下坐天下,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战友,唤醒他们继续前进,对待林彪,则是挖掘了把政治建军蜕变为个人利益工具的思想根源。他们的共性,都是政治倒退,这些思想根源,或多或少,都与历代统治阶级梳妆打扮的孔家店有关。1974年,中共中央以1号文件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转发全国,开始了批林批孔运动。

  马克思曾说,“在对资本主义机制进行客观分析时,不能利用这个机制所具有的某些特别的污点作为借口,来排除理论上的困难。”即不能简单的揪住剥削为借口,放弃对资本两重性的分析。

  同理,历史唯物主义从不以一时一事评价一个人,而看重全部历史。对林彪,不能简单的仅以投敌叛国论之,在评价他辉煌战绩和罪责时,不能忽视他在全军贯彻古田会议精神,政治建军的历史阶段。他对于人民军队的建设提供了生动的正反两面教训。

  今天,在人民军队建军86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古田会议精神与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在坚持军魂中,时刻存在着矛盾斗争。无论是纠正上世纪部队经商乱象,还是对卖官鬻爵腐败的查处,坚持健康的人民军队政治生态,依然还是对旧军队遗迹死灰复燃的改造。从历史上到新时代,无论身居何种高位,无论多么功勋卓著,在不同的时代,都要接受不同时代特点的考验,归根结底,都回归到古田会议提出,在新式整军中,解放战士再提,在新时期反思的问题:“谁养活谁”?“为谁打仗”?由此延伸的“团结、教育绝大多数”,“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这个政治任务在今天,在未来,直至国家和阶级消灭前,恒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