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李树泉:党内通信之六

火烧 2005-12-27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展开,强调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分析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劳动力私有的关系,探讨劳动者权益及社会基本矛盾,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共存的独特社会形态。

关于深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汇报提纲

——党内通信之六

__________老师:

为了使您能简明扼要了解我的观点,特列汇报提纲如下:

一.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十五大报告中用九个“是”描述该阶段就是证明。

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唯一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论。

三.要完整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决定一切的偏颇之见中解放出来,这种见解导致了前20年一大、二公、三纯,割资本主义尾巴“左”的错误和当前深化改革中的误区------以股份制改造公有制企业,推行雇佣劳动制,只要能控股,就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右的倾向。“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最隐蔽的基础”(资本论第三卷P891—892),去把握生产关系。因为历史的决定因素是直接现实生活的生产即物质生活资料及其工具的生产和劳动力的生产。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社会已经到来,教育能生产人的劳动能力,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再把劳动力的生产仅仅理解为“种的繁衍”、“人口问题”显然落后于时代了。

四.不同社会形态质的区别是不同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公有和劳动力私有,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基础关系,自主联合劳动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

五.劳动者有权占有有自己劳动力耗费其中的自己的劳动产品,不同劳动者交换他们的劳动有权要求等价交换,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必然是市场经济形态的内因。

六.社会产品被个别劳动者所占有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

1.劳动者有失业之忧。企业有一定程度无政府状态。

2.大量的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

3.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变,工人阶级主人公地位不丢的条件下,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但在一定范围内依然长期存在,核心是政权问题,三大差别依然长期存在。

七.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语),它是从左边区别高级阶段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从右边区别资本主义又与之共处的相对独立而又独特的社会形态。

只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容易从左边划清与会主义的界限,扬弃资本主义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不能用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代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语)。

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98年3月11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