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郭松民 | 咪蒙为什么能够野蛮生长

火烧 2019-02-2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咪蒙为何能野蛮生长,探讨其利用社会心理和Kitsch心理,引发共鸣与感伤,成为众多读者知音。

  01

  “咪蒙账号已自动注销”,这个消息仿佛引爆了一枚深水炸弹,令社交媒体一片哗然。

  咪蒙曾是高踞金字塔尖的自媒体人,2017年她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公众号已经为她带来了8位数的年收入。而这背后,则是1400万订阅其公众号的粉丝,以及单篇1470万的最高阅读量。

  说来惭愧,在咪蒙处于鼎盛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读过她泡制的那些流传甚广的鸡汤文,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人。待到咪蒙开始退出自媒体江湖的时候,我才产生了兴趣,搜索并阅读了不少她的公众号文章,包括那篇成为压倒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状元之死”。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咪蒙确有过人之处。

  02

  咪蒙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准确把握住社会心理,并用一种相当无耻的手法,不加掩饰地利用,令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进而产生自怜自怨、自我感伤的情绪,由此将咪蒙视为知音,形成难以割舍的依恋。

  这种容易产生自怜及感伤情绪的社会基础,在于原有的“单位制”社会/共同体社会解体之后,每个人基本上都是一种原子化的存在,“原子”与“原子”之间又存在着激烈竞争,这是产生焦虑、无助和不安全心理最适宜的土壤。

  咪蒙毫不犹豫地利用了这一点。且看“状元之死”当中的一段文字——

  “我再小一点的时候常常做梦,梦里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其实都是一口井。越到井底越幽暗恐怖,我们的前半生就是拼命在从井底往外爬。那时候我只能看到有的人爬得快,有的人爬得慢,有的人勤奋些,有的人怠惰些。”

  “状元之死”是伪文,但这段文字传递的情绪却是真实的。

  不能不说,这是对很多青年生存状态的准确描摹,那些北漂、路人甲等等,读到这一段文字时不可能不潸然泪下。而他们在将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和微信群时,就会收获更多的共鸣与感伤,于是很快进入米兰·昆德拉定义的“Kitsch”状态(大意是“自媚”,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

  1、自我感动及感伤;

  2、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

  3、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

  4、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

  5、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

  6、这种崇高是虚假的,其中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

  8、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9、这是最主要的,Kitsch是一种自我愚弄。

  Kitsch 心理,解释了咪蒙为何能够风靡一时,“感动”无数人。

  03

  咪蒙的过人之处我们说过了,那么,咪蒙的可恶之处在哪里呢?

  媒体称咪蒙“贩卖焦虑”,这是有道理的。咪蒙把绝望的情绪、沮丧的情绪传递给粉丝,还要向他们收费,天下还有比这更可恶的事情吗?

  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咪蒙放大了焦虑,散播了失败主义情绪、绝望情绪、助长了跳船心理。

  她看到了问题,但不提供任何积极的解决方案,不提任何建设性的意见,而是把“抛弃、放弃”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解决方案暗示给读者——这正是鼎盛时期的南方系媒体操纵社会情绪的主要手法。

  在一定意义上说,南方系借助咪蒙系的各公众号平台,在自媒体时代借尸还魂。

  在“状元之死”中,周有择是“我们班”唯一有操守的人,不肯帮助同学作弊、不肯加入传销、不肯做假账,但他却早早地死去了,更可悲的是,他的死没有唤醒任何人。

  有人做了一个表格,发现“死”是咪蒙文章中最高频的字。

  沮丧、绝望、自我怜悯,这就是咪蒙鸡汤的主要配料。

  04

  除了散播绝望情绪和失败主义情绪,咪蒙鸡汤文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可救药的媚外情绪,带有典型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的特征。

  在“状元之死”中,毕业前作者听了校长的演讲,由此度过了“最燃”的一天。

  校长讲了这样一段话——

  “我从不奢求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出现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但希望你们出现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上,出现在普利策的名单上,出现在拉科斯医学奖上,出现在联合国慈善奖上,甚至出现在人类突出贡献奖的名单上。”

  很奇怪,这居然是一位中国的中学校长的演讲。

  他不要求学生成为雷锋、钱学森、屠呦呦,不要求他们有一天能够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而是希望他们有一天去西方领一个奖。

  把获得西方的加持、摩顶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正是洋奴的主要心理特征。

  05

  咪蒙的野蛮生长,是令人恐惧的。

  老鼠为什么能够长得像大象一样庞大?因为它生活在一个没有天敌的环境中。

  剧作家汪海林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我赞同他的看法。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尽快营造出这种“理想的情况”,令“更有内涵更有节操更有趣味的公众号”大量涌现,并且允许他们畅所欲言,馨香祷祝!

  当然,最根本的、釜底抽薪的办法,还是要重建共同体社会。

  在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也要建设好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咪蒙贩卖焦虑的毒鸡汤,将不会再有市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