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紫虬:社会主义如何导向?——对拟百人榜征求意见的回复

火烧 2018-11-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拟百人榜改革导向,提出公有制主体责任、改革主体观念及农村改革主线等建议,强调华为创新与农民工作用,呼吁关注社会主义实践与政策导向。

1.webp (14).jpg

  人民日报登载了“根据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以下简称拟百人榜)”。通过这个拟百人榜,我们系统了解一批英模人物,深感到杰出人物在改革开放巨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将对深化改革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应当审慎对待,本文响应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的号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本文认为首先要明确几个观念。

  1,公有制主体的责任观念。工作重心转移后,公认的改革方向是,公有制人人有份,却人人都不负责。四十年来,在这方面基层企业创新成果丰硕,但宏观管理落后于基层。在18届、19届党中央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后,公有制主体、按劳分配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依然于己无关,在拟百人榜中,反映了这个倾向。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采用的数据说明,传统公有制至少在数量比例上已不占主体,违背了改革初心,宏观理论政策和总体指导中有值得检讨的地方。另一方面在企业生存壮大的运行中,适应大生产规律而萌发的社会主义元素,包括对公有制形式的创新,总结不够。

  如果不检讨、不表彰,公有制主体依然体现不出有人负责,我们表彰的目的何在?这是拟百人榜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之一。在私有化、造不如买方面,围绕厉以宁先生、柳传志先生充满了争议和批评,拟百人榜能否公允稳妥,将争议人物暂时搁置?

  华为在企业发展中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逆私有化道路,创造了企业发展奇迹,令国人扬眉吐气,令美国政府百般排斥。华为不仅是生产力创新的典范,也是客户、员工、供应链的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实践创始者,从而也是共有共享,公有制创新,生产关系创新的典范,在后者意义上,华为团队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教科书创新提供了案例,在这样一个杰出的、动态的企业家集体中,任正非是杰出代表,应当当之无愧的入榜。多年来华为再低调,也是美国打击的对象,无论树大招风还是谦虚,不应当成为任正非不入榜的理由。

  2,改革主体观念。四十年来,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农民工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新鲜成分。工人阶级以技术创新的活劳动奉献,构成了中国生产力飞速发展惠及全球的主要因素,也构成了动态的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不能因为今天实际上按资分配主体而湮灭工人阶级的作用,拟百人榜中只有寥寥几位技术革新代表,代表性不足,不成比例。

  3,导向观念。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什么?我们多年来称赞小岗村,是因为小岗村领导班子难于胜任最初的集体经济,为解决农民绝对贫困而暂时采取的灵活方式。但多年来,有倾向将其政治旗帜化,将权宜之计夸大为政治模式,各种褒扬脱离了实际情况,得不到小岗村自身及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支持。事实证明,大寨自力更生精神才是根本脱贫武器,华西、南街、大寨兴起的第二第三等新兴产业才是农业产业升级、改造小生产的正确道路。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上榜,反映拟百人榜观念僵化,没有注意到导向后果。

  4,改革开放的系统设计观念。改革开放要有系统设计,把四项基本原则深化细化到改革开放各个门类的主配套中去,不能盲目实践,照搬西方。今天,除了西化派的极端,这一原则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实践证明了系统工程学科创始人钱学森一再强调的这一点。他的思想对于未来的深化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钱学森为何不能上榜?

  5,唯有创新才是企业家的观念。刘鹤副总理多次提倡熊彼特的企业家精神。熊彼特可取处之一是,创新才算企业家,和企业的领导职务并无直接联系,这是一个动态概念。我们不能因为受资本媒体商业炒作影响,或者官僚主义的等级制积习影响,把企业领导职务和企业家混同起来。相对于上榜荣誉,更是鼓励创新导向。这就是张瑞敏先生适合,柳传志先生不适合入榜的原因。一些工商界人士未必符合这个原则,他们的功绩应当换个场合表彰,他们所占的名额应当转给工人和科技人员代表。

  拟百人榜正在征求意见,时间仓促,本文草就也很匆忙,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2018年11月27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