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郭松民 | 寒日,有感!(三则)

火烧 2018-12-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7
文章回顾珍珠港事件,分析美国在侵华中的作用,强调中国抗战的自主性。探讨宣战意义及历史真相,突出中国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01

  今天,是日本偷袭珍珠港77周年!

  1941年12月7日清晨,从六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350余架日本海军航空兵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内的美军军舰和岸上目标发动了空袭,日军共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了188架飞机,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

  美国在日本的偷袭中蒙受巨大损失,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被打得踉跄大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对日本执行了长达数十年养寇自重政策所遭受的报应。

  自十九世纪后期开始,美国就一直纵容日本侵华,并希望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同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发生冲突,以便自己借机渔利。

  没有美国的纵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不会如此疯狂和肆无忌惮。而在日本坐大之后,美日之间的矛盾又变得不可调和了,这才是珍珠港事变的真正原因。

  今天,简单梳理一下珍珠港事件的前因后果,是想说明这样一个观点:

  一些自由派学者的历史叙述中那个义薄云天,只手把中国从日本的铁蹄下拯救出来的美国并不存在;历史中的美国从来都是“美国优先”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一直都是美国的筹码或牺牲品。

  中国人要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既不能靠美国拯救也不能靠美国怜悯,只能靠自己。

  02

  珍珠港的轰炸开始80分钟后,美国才接到了日本的宣战书。次日,美国对日宣战。

  美国对日宣战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蒋介石主导的中国国民政府终于对日宣战了。

  今天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正式对日宣战,而彼时担任“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一职的,正是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对日宣战,并不是毫无军事意义的政治姿态。

  首先,当时在东北白山黑水间同日军浴血奋战的许多抗日武装,就是服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这些抗日武装,很多后来发展成了鼎鼎大名的“抗联”;其次,1935年开始的长征/北上抗日,也是落实宣战声明的具体军事行动。

  从法律角度的看,宣战,意味着两个国家从和平状态进入到战争状态,两国断绝外交关系,此前签订的条约和协定一律归零。

  所以,宣战,等于国际关系的“格式化”和“重装”。

  蒋介石为什么在全面抗战爆发四年后还不敢对日宣战,甚至还要按照《辛丑条约》的规定继续对日本支付赔款?

  关键就在于蒋介石根本就没有胜利的信心,担心宣战反而会妨碍他在抗战中途投降,他迟迟不肯对日宣战,就是为对日妥协投降预留空间。

  既然已经宣战,蒋介石再想偷偷投降,困难就大大增加了——这是珍珠港事件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03

  今天是大雪,非常寒冷。

  这几天,有人通过各种方式告诉我:“郭老师,文章又不见了”,如是者三!

  我就觉得更冷,你们的眼光,是温暖的。

  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过了今夜,天气就会逐渐转暖了——虽然还会冷很长时间。

  我不在春天等你,我们携手走到春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