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习近平:领导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两则

火烧 2011-05-14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强调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同时结合毛泽东思想进行深入学习。

           习近平强调: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除官霸 淳民风 振民气

     习近平强调: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华网 2011年05月13日 18:21:03 

 

    5月13日,中央党校举行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典礼并讲话。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记者周英峰)中央党校13日举行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典礼并讲话。

习近平围绕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了阐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领导干部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必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是学习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卷帙浩繁,领导干部都集中较长一段时间进行脱产学习是有困难的,主要是靠自己挤时间学习,因此要突出重点,精选精学。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经出版发行,这两部文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权威性教材,领导干部可以精读其中的代表性篇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哲学是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判断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思想深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努力掌握贯穿经典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懂学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他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与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出席了开学典礼。

    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主持开学典礼。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党校负责人以及2011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和在校学员,共11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除官霸   淳民风   振民气

许博渊

新华网评 2011年05月13日 09:33:21  来源:新华网

早晨和一位从铁路局退下来的老人闲聊,他问我是否知道铁道部长的事情。他指的是刘志军。我说知道。他接着问我是否知道刘志军有个弟弟。我说不知道。他说这哥儿俩都霸道,他弟弟更厉害,在武汉是一霸,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还弄出人命,结果被判了个死缓。无独有偶,最近在报纸上看到山西有一个被媒体称作“官霸”的人。他是山西忻州市保德县住建局原副局长,贪污受贿2293万余元,而且横行当地多年,居然能逼走3任正局长。

在我原来的脑海中,贪官为了掩盖其贪污受贿的丑事,应该都比较低调谦逊。没有想到,在现实中,贪和霸居然连在一起了,既贪又霸。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霸而贪的官儿们一定认为,谁的屁股上没有屎呢,我怕什么,无需特别掩饰。

共产党内出了这样的干部,对党的形象,对社会主义事业,对社会道德和风气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在任何社会,官员都是一种表率。孟夫子的说法,官是风,民是草,风过草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要想淳民风、振民气,宣传教育只能起一部分作用,官员的德行表现也非常重要。如果贪官像叫花子身上的虱子,抓不胜抓,还霸气十足,老百姓即使天天学文件唱红歌也没用,好不容易鼓起来那点劲儿,经不起身边一个贪官坏榜样的负面刺激。

对此,人们可能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比如报道忻州“官霸”的那篇文字里提到,“忻州市委书记辛旭光指出,基层‘官霸’之所以为祸多年,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乏力是重要原因。”纪检、监察部门有责任,可是任命官霸的部门和上级领导有没有责任呢?他能如此嚣张,有什么人撑腰?难道上级任命了一个干部,就可以任其学坏,为非作歹了吗?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的说法。中国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大衰退的冲击,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的确了不起,的确令人鼓舞。但是,离模式还有一段距离。经济、政治和社会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中国经济要成为一种成功的模式,仅看GDP还不够,还要看经济和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社会能否和谐,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我国历史上不乏惨痛教训。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经过康熙和雍正两代的精心治理,乾隆朝达到了顶峰,经济繁荣,国富民强。乾隆在前期也还做了不少事情,但后期不行了。他穷奢极欲,六下江南,游山玩水,挥金如土,闹得国库空虚,民生艰难。他纵容佞臣和珅盘剥地方官,买官卖官,贪污腐化,吏治和社会风气一塌糊涂。但乾隆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太好了,总以为国家繁荣昌盛,他自己功劳巨大,自称十全老人,听不得任何批评。针对劳民伤财的下江南,纪晓岚委婉地劝谏说:“东南财力竭矣,上当思所以救之。”谁知乾隆大发雷霆,叱道:“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娼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继位的嘉庆也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妄人。嘉庆朝的吏治保持着走下坡路的姿态,官场乌七八糟。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洪亮吉上书要求整顿吏治,指出吏治太坏,苟且的,钻营的,遇事模棱两可不表态的,胆小怕事不敢负责任的比比皆是,而此辈“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他要求嘉庆:“士气必待上振作之,风节必待上奖成之。举一廉朴,则贪败者悔;进一退恬,则奔竞者改;拔一特立独行敦庄励节之士,则依附比周之风渐革。”这一建议被嘉庆斥之为狂妄,要杀他的头。幸有一位亲王说情,洪亮吉才免于一死,但仍被嘉庆“发往伊犁,交与将军宝宁严行管束”。结果是大清王朝“忽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嘉庆刚死,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庚子之变等灾变就接踵而至,大清王朝像一棵里头早就朽烂了的大树,轰然倒下了。

由此可见,吏治是否清明,是关系国运的事。我在上月的一个帖子里说过:“一段不算短的时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急于出成绩,在选拔干部的时候,有重才轻德的倾向。很有一些缺德的人掌握了权力,他们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做人方面却很糟糕,买官卖官、贪污受贿、生活腐败、作风邪门,有个别的甚至集古今中外一切腐朽文化于一身,与黑社会头子区别不大。他们起到了孟子所说的‘播其恶于众’的作用,其破坏性不可低估。”如今,听到刘志军和他弟弟的事,再加上山西官霸,我更体会到:用人之道,能不慎乎?

忧急之中,忽然听到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习近平同志日前在贵州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针对性极强的一个提法,如果能得到切实执行,必将大有利于淳民风,振民气。

                   http://control.blog.sina.com.cn/admin/article/article_edit.php?blog_id=5d55fe3e01017qd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