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该死的羊奸

火烧 2010-02-0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6
文章通过羊和鸭的群体行为,揭示模仿性与群体效应,引出‘该死的羊奸’的比喻,强调群体中个体的从众心理与行为模式。
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一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


    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了一只羊走,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无论走向屠场,没有一只羊肯离群众而另觅生路的。


    后来看见鸭也如此。赶鸭的人把数百只鸭放在河里,不须用绳子系住,群鸭自能互相追随,聚在一块。上岸的时候,赶鸭的人只要赶上一二只,其余的都会跟了上岸。无论在四通八达的港口,没有一只鸭肯离群众而走自己的路的。


    牧羊的和赶鸭的就利用它们这模仿性,以完成他们自己的事业。


    六

    一位开羊行的朋友为我谈羊的话。据说他们行里有一只不杀的老羊,为它颇有功劳。他们在乡下收罗了一群羊,要装进船里,运往上海去屠杀的时候,群羊往往不肯走上船去。

    他们便牵这老羊出来。老羊向群羊叫了几声,奋勇地走到河岸上,蹲身一跳,首先跳入船中。群羊看见老羊上船了,便大家模仿起来,争先恐后地跳进船里去。

等到一群羊全部上船之后,他们便把老羊牵上岸来,仍旧送回棚里。每次装羊,必须央这老羊引导。老羊因有这点功劳,得保全自己的性命。

    我想,这不杀的老羊,原来是该死的“羊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