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流波强力推荐:是谁把哥伦布提拔为现代“农神”?

火烧 2010-02-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哥伦布并非英雄,反而因殖民导致美洲文明毁灭。印第安人及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源自中国,揭示美洲文明与中国古代的深厚联系。

是谁把哥伦布提拔为现代“农神”?

——谈美洲的玉米等均来自古代中国

宫 玉 海

内  容  提  要

                               1、500多年前,哥伦布到达美洲,当时那里有近亿人口;因此美洲绝不是“新大陆”。

                                   经过殖民掠夺、种族文化灭绝,土著人锐减到不足两千万人,文明遗迹严重毁灭。

                                   哥伦布非但无功,而且罪孽深重!

                                2、印第安人来自古代中国,许多农作物也随之而去;就算菸草是哥伦布从美洲带出来,

                                    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就没有菸草种植;更何况玉米、西红柿、马铃薯、向日葵、金鸡

                                    纳树等等,中国早已有之。

                                3、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中,自卑自贱、自我否定的顽固意识,一直阻挠着社会、人文

                                    学科的发展;长此下去,何谈文化振兴、民族复兴!

     最近一次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的问答题里,问:“有一种农作物,原产于美洲,是哥伦布发现后传到世界各地的?”答;“玉米”。像这样的“标准”答案,实在荒谬。第一、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已经有近亿人群生活在那里,因此美洲不是什么“新大陆”;第二、广大印第安人与中国人DNA相同,已证明他们来自古代中国;第三、老《词海》中说:“印第安人一到达美洲,就种植玉米、向日葵、马铃薯、西红柿、金鸡纳树”。说明这些作物是从古老的中国带去的种子,因而无选育、培植、优化等过程;第四、只有中国历史中才有“农神”的记载,如神农、柱、后稷,从艺五谷到播百谷,把农业生产发展到淋漓尽致的程度,玉米又怎么会从美洲带来?再说,哥伦布乃海盗行为,在美洲大搞掠夺黄金等财富,大搞种族灭绝,销毁原有文化,罪行累累,连西方学者和印第安人都反对纪念哥伦布;如今怎么可以把这种人尊为“农神”? 

一、关于菸草的传播

    原有一种说法,哥伦布到达中美洲时,当地土著人首领向他敬献一袋烟;可是哥伦布怕被毒死,不敢吸,让部下吸了。知道它的芳香气味后,带回种子,不敢种到欧洲,却种到多巴哥;多巴哥一词,就来自菸草。如果确有此事,说明:1、哥伦布根本不懂菸草的功用;2、当时欧洲还没有菸草;3、后来流传的是卷烟,而以前在中国早已有黄菸、烤菸等生产;在吸烟方式上已经多种多样,如旱烟、水烟、鼻烟等。

    更重要的是,菸草一词,早已出现在中国的词汇里,如《说文解字》:菸,嗅草也。而tobacco一词,也来源于中国。如蒙古语之塔蒙克,朝鲜语之塔木贝,新疆维吾尔语之哈玛克,吉林省的蛤玛头,都指菸草。再说,中国东北,自古产菸草,菸,就是於(yan)地之草。美国西部有肃慎族印第安人,很明显,他们来自古肃慎。看来不仅菸草是从中国带去,连“西洋参”也是中国货,本为种植而生,主人失地之后,被认为野生的了!

二、马铃薯原产于中国

中国人自古就以马铃薯为主副食,俗称土豆、地豆、山药(腰)蛋、苦麻菜等等。《诗·豳风·七月》中的“四月秀葽”,葽就是马铃薯。1、土豆原为肾状,肾,古称腰子,此为象形;其味苦,所以郑玄注曰:苦葽也。2、“四月秀葽”,是说它在农历四月,虽未开花,却已有块根生出来,所以说“不荣而实谓之秀”。有人认为葽是药草,如远志,既或开花早些,四月又何实之有!

过去的词书里说:“马铃薯原产于美洲,七十年前(当时指五、六十年代)传来中国。”远的不说,就是一百年前传来,当时中国各地广为种食的土豆,也无法推广的那么快吧!中国生产的薯类甚多,非外国可比;如红薯(红苕、地瓜)、凉薯、芋头、山药等。当春天到来,农夫缺粮,正值青黄不接,这时“四月秀葽”,从垅中挖出土豆来,“食我农夫”,因而被予以重视,在《七月》中写下一笔。美洲土地肥美,雨量充足,土豆才长成马铃状,于是成了新的品种。

三、西红柿的源头在四川

有的“著作”认为:西红柿原产于秘鲁深山之中,发现美洲后,传于各地。而在中国,早有西红柿种植。六十年代,在四川汉墓中发现了十几样种籽,其中就有西红柿的。为了保存,喷上了水,却发了芽;经过栽培,长出了果实,个头小,但质量好。这就是中国民间一直种植的品种。如果说几十年前,西红柿从美洲传来,岂不是笑话!西红柿原产于中国西部,因而得名。番茄的“番”,也指中国西部。美洲的西红柿不过是优化后的变种;也是印第安人种植的,后被迫逃亡到深山老林;当发现时被认为是野生的,当然是一种误会。

四、自古中国人以玉米为主食

玉米在中国有许多叫法,玉蜀黍是学名;而民间则有玉米、包米、包谷、玉茭、棒子等;由于各地方言不同、时期不同,记载的也不一样。如黍,古时作谷,有说是粘小米,而在一些记载中却是玉米。如“六谷”为稻、梁、谷、麦、黍、稷;梁是高粱,黍就是玉米。有的地方把稷和穄混同,认为稷是大黄米,可以作酒。古书中说的后稷是农神,称为后稷;稷为百谷之先,高粱最高,因此被称为“后”。可是稷又读秫,就是高粱,东北人把高粱叫秫米,把高粱楷叫秫楷。

五、金鸡纳树原产于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

印第安人到达美洲以后种植了金鸡纳树,用以治疗虐疾,这种认识当然是自神农氏开始的,《山海经·中次六经》:“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诸与;多苦辛,其状如橚,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虐。”《本草经》:“常山味苦辛,主温疟”。苏颂《图经》记载“常山,海州出者,叶似楸”。

金鸡纳树,原名几那树,其叶如橚(楸),其皮产奎宁quining植物碱,治疟疾。“几那”一词,源于China,说明它原产于中国;奎宁一词,又与苦辛相近,而且在西方的一些资料中,也认为金鸡纳树产于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一带;而海洲在今江苏北部,古时气温比现在稍高,产地也基本符合。起码可以说明中国人自古就知道苦辛治虐,这一点恐怕不会是哥伦布传播来的吧!

六、结论

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向日葵、马铃薯、西红柿、金鸡纳树,这些植物只能从中国带去。拿出哪一种来都无法说明在五百多年前才从美洲传来,更何况几十年前传来。本来过去只说菸草是哥伦布把它传播到欧洲的,这当然不能说明中国没有菸草。不知为何,后来又把马铃薯、西红柿在中国的种植归功于哥伦布。而现在,有人毫无根据地又把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老玉米,也算到哥伦布的功劳簿上,简直成了“农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只好向他顶礼膜拜,感激他的“活命”之恩了。真不知道哥伦布的崇拜者们的思想观念里,究竟是什么因素在作怪?难道是百年来殖民主义的侵略(包括文化侵略),造成了这种自卑自贱、自我否定的畸形思维方式还没有被清除吗!

美洲的原住民一直以玉米为主食,这和过去的中国人是一样的。玉米产量高、易种植、适应性强,从神农氏“艺五谷”开始就有了它;如果等哥伦布把它传来,岂不要使几亿人饿饭几千年,上下五千年这万年古老文明,又从何谈起呢!从中使我们深切感悟:在旧的成见和习惯势力面前,一个新的、正确的认知,站立起来又是何等的艰难哪!

                                                        2007年2月13日凌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