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乘车所想

火烧 2006-03-03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通过乘车经历,反映大学生在学习、考试、求职中的艰辛与坚持,展现他们的奋斗与成长,传递对青春与梦想的思考。

       乘车所想

                               天边明月

为了到东郊的一个游泳馆里去游泳,我每周都要几次乘坐公交车。这路车直通三所大学,乘车人大都是正在大学求学的学生。车少人多,每次乘车都很拥挤,特别是我乘车的这个时段,乘车人特别多。

不知是因为我的长相偏老还是确实比他们年龄大的缘故,我第一次乘车就有学生为我让座。我对同学说:“您坐,您坐。”但同学一定让我落座。我又说:“如果您一定要让座,等我七十岁以后再说,我现在站着比坐着舒服。”然而,这位同学身体很壮,身高足有一米七以上,他把手搭在我的肩上,非让我坐下不可。他的力气比我大,我拗不过他,实在无法推辞,只好坐下。

车子不紧不慢地前行着。坐着和站着有着迥然不同的感觉:刚才还左摇右晃前倾后仰地有一种失衡的危机感,而现在可以舒适而平稳地观看眼前的景色了。

然而,我的心里并不平静。不知是眼前人头攒动的大学生,还是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城市景观,在一瞬间组成了一幅幅牵动心弦的画面:

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揹着书包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夜以继日,孜孜以求,一次次如过鬼门关般地去迎合那种别蹩的测试和考验……

课堂上的聚精会神,课后自读的苦苦求索,身在异乡的亲人牵挂,为节约每一分钱的刻苦自律,考场上的紧张不安,毕业论文的反复推敲,求职之路的漫长和茫然……

高考是一关,考研又是一关。在一个极普通的教室里,站在讲台上看看那些考试前的学子吧!只能看到他们一双双充满思索充满期待的眼晴。眼睛以下便是悄然崛起的书山。学子们在这座山上不遗余力地罄其身心地慢慢地爬行、攀登。他们必须把这座山啃掉咽到肚子里,用他们熬红了的双眼、疲惫的心力……

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更是一大难关。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子们,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朝思慕想、精心设计自己的简历;即便因家贫无钱买不起好的服饰,也要把自己打扮得象模象样一点去迎接面试;他们的苦处他们自知,但依然要把苦难压在心头也要向招聘者作出可掬的笑脸……

那些身居贫困山区、家景十分拮据的父母们,罄其家资供养出一个学子后,家贫如洗了,生活无着了,老人累垮了,欲哭无泪了。有的学生把自己的身心拼得疲惫不堪,甚至患上重症走进了病房。有的学生在有了第一次收入后想好好报答一下父母,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他的父母却筋疲力尽,甚至驾鹤西去了……

媒体又传来新数字:今年将有750多万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求职无门、工作无着……

这时,乘车的感觉不再那么舒适,如坐针毯一般。

后来的日子,我再去游泳时,就先步行两站路去乘另一路车。这路车乘客较少,可以避免大学生们再为我让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