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专稿:中华民族又到了危急关头
冼岩专稿:中华民族又到了危急关头
在一强独大的后冷战时代,美国不再有堪与抗衡的敌人,但它不可能没有"潜在对手"。小布什政府在2000年上任之初,曾将中国界定为"头号潜在战略竞争对手",并着手进行围堵。9.11打乱了小布什的战略布署,迫使他不得不暂时将重点放在对美国安全构成迫在眉睫威胁的恐怖活动上。但是,恐怖组织始终只是藓疥之疾,无论从实力、影响和生存空间来看,都不可能成为对美国具有竞争性威胁的心腹大患。随着小布什在上一任期对阿富汗、伊拉克的系列战争行动,恐怖组织在其根本重地已经丧失了立足之地,不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恐怖活动对美国安全不再构成严重威胁,此时,种种迹象显示,小布什在本届任期之初,即已将战略重心重新对准中国;或者可以说,小布什政府从未放弃过此一目标,只不过当形势变化时,他们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态度。 
美国的这一轮"中国攻势",不再象以往那样遮遮掩掩、含含糊糊,而是目标明确,那就是要"搞垮中国",至少使其彻底丧失未来与美国竞争对抗的能力。在手段上,美国多线出击。首先,小布什在履任之初即发表了着名的"自由演讲",向"专制国家"宣战。如果说,在小布什发表就职演讲时人们还对其意图抱有怀疑、认为其发言空泛不着边际的话,那么在仅仅个多月后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再无疑义:小布什的就职演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头号潜在竞争对手"中国的宣战书。小布什挥舞起"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大棒,目的就是要用"软刀子"削弱中国的抵抗意志和抵抗能力,同时为自己将要进行的"搞垮中国"正名,争取国际支持。 
宣誓过后,美国就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行动。在外交上,通过拉拢日本、印度,围堵中国,同时向欧盟施加压力。美国不但破天荒默许了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而且还积极谋划将"台海冲突"纳入美日安保体系的范畴,彻底抛弃了建立在"二战共识"基础上的国际合作准则。美国自己在当代战事最频繁的中东、印巴等地区大卖军火、双向操纵,却坚决阻止欧盟对已经几十年未参与战事的中国解除"军售禁令";并运用"自由民主"、"人权"等意识形态武器,疏离中欧。美国还运用冷战手法,试图扶植印度成为遏制中国的工具。 
在舆论上,最近美国国内的"中国威胁论"又开始甚嚣尘上,甚至还出现诸如"中国每年偷窃美国知识产权二千亿美元"之类的荒唐说法,妖魔化中国层出不穷,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选举期间,这类无稽之谈还可以归结为选战需要,现在竞选的尘埃已定,如此妖魔化中国,其用心不问可知。 (
在军事上,不但"导弹拦截"计划直接针对中俄,就连小布什政府在2000年提出的,明言针对中国、后来又因忙于应付"反恐"而中止的发展小型航母和战术型核子武器计划也已经被重新激活,正式开始操作,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将高悬在中国人的头上。 (chinesenewsnet.com)
黑云压城城欲摧,但是,这还不是局势的最严重部份。美国最得意的手段应属在台湾问题上的出尔反尔。原来美国虽然一直在台湾问题上态度暧昧、首鼠两端,但其基本的支持"不独不武、不武不独"立场还是脉络清晰的。现在,借中国《反分裂法》出台之际,美国朝野纷纷呼应台独势力,对宣示"不独不武"立场的《反分裂法》大加挞伐,这不仅是表明美国已经实际改变了对台海问题的立场,而且是表明美国已经准备好了要对中国出手,于是开始找借口挑起争端了。 
纵观美国的系列"中国攻势",颇具明显的冷战特徵。自1990年代冷战终结后,国际舆论曾经普遍认为,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和平发展的崭新时代。按照经典政治学的理论,民主国家一般不会主动发起战争,它们只会以武装力量自卫。因此,由民主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将是凭经济竞争来解决强弱胜负的和平社会。中国领导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的判断,以及由此制订的内政外交方略,也是以此作为依据的。但是,冷战以来的国际关系史表明,善良的愿意替代不了冷酷的现实,所谓经典理论更只是漏洞百出的荒唐之言。事实证明,国际霸权为了保持和强化自己的霸主地位,可以不择手段。中国希望"和平崛起",奈何别人不给你这样的机会。当中国的经济增长似乎已经不可抑制时,将竞争引入"不和平"的轨道,就成了美国的既定谋略,因为只有这样,它才可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这一次美国发牌很多,但是真正致命的煞手只有两招。一是挥舞"自由民主"的大棒。在美国精心哄托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思想主流,甚至号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文化背景下,意识形态确实已成为与西方价值具有异质性的中国的软肋。美国在此处着力,不费一兵一弹,就可以削弱甚至瓦解"潜在对手"的抵抗意志和抵抗力量,而且为自己赢得冠冕堂皇的招牌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变强盗行径恶霸嘴脸为替天行道的济世情怀。 
美国的第二大煞手是台湾问题。台湾是套在中国脖子上的绞索,美国早已抓住了绳子的一端,一直不肯放手;另一端自有台独势力操控。因此,美国只需要轻轻一拉,中国就会疼痛难忍。现在,美国又要让日本参入这一拉绳游戏,中国的痛苦将更加频繁、深重。围绕着台湾问题的四方博弈,将最终决定中国的命运。这样一场实力悬殊的竞赛,胜负其实早已经没有疑问;唯一的悬念是:中国是否具有与敌偕亡的能力与勇气,是否能够迫使对手因此而收敛? 
美国集中力量对付"头号潜在竞争对手"中国,这对于美国的其它"潜在竞争对手"如俄罗斯、欧盟、日本来说,似乎是个好消息。至少,它们已不用再担心美国的枪口现在会对准自己;而且它们还有理由期待,为了"搞垮中国",美国需要它们的某种配合,也必然要支付一定代价。中美相争还为其它国家提供了"渔翁得利"的机会,至少它们在此段时间内可拥有更大的扩展空间。 
但是,与前苏联不同,中国并非是与美国势均力敌的对手。"搞垮中国"并不会消耗美国太多力量,也不能令其无心旁顾。为了防止新的"头号潜在战略竞争对手"诞生,美国会密切关注其它"潜在对手"的动向;一旦美国对付完中国,下一个目标就会出现在美国的枪口下--这就是战国时秦国远交近攻、递灭六国的历史轨迹。 
中美具有截然不同的战略目标。美国的目标是建立世界单极秩序,一切服从于美国利益,由美国说了算,它容不得任何具有潜在挑战能力的势力生长。在1980年代末冷战终结初见曙光时,美国即一反其在冷战期间一贯扶持日本的常态,开始打压日本,致使日本经济连续十多年萎靡不振。今天的美国已经一强独大,更加容不得任何"潜在对手"。所以,不管昔日冷战后期时的另一重要夥伴中国如何的委曲求全,美国"搞垮中国"的意志绝不动摇。 
中国的目标则不同,它甚至不同于前苏联。中国不是想要成为两极世界中的一极,而只是希望能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中国自知没有可能超越俄罗斯、欧盟而独力与美国抗衡,因此,多极世界是中国的努力方面。中国设想的是与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这些"有潜力"的国家共同成长,共同抑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因此,中国在根本利益和战略构思上与上述其它各国并不矛盾。对于美国的所有"潜在对手"来说,携手合作才有可能抑制美国的单极化扩张;如果其中之一倒在美国的枪口下,无疑只会使另一个又成为美国的目标。美国实现单极化所必须的唯一前提是:能够瓦解"潜在对手"的联手合作,一个一个地解决目标。 
因此,隔岸观火只是短视行为,唯有积极协调才是世界各大势力的根本利益所在。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外援是不可指望的;可以希望它有,但不能期望它必定会有。同样,对于美国的亡我之心也不可存有侥幸,可以希望它适可而止,但更应该对它的步步进逼做好充份准备。 
中华民族很可能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不同于七十年前的那一场腥风血雨,这一次的危机到现在似乎还无声无息。但是,山雨未来,风已满楼。如果中国人没有足够的远见和决断,危机就会变成危险,中国就会被骤然而来的洪流冲垮。 
危机中的中国需要亿众一心、众志成城!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