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大将军施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火烧 2006-04-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本文分析《大将军施琅》引发争议的原因,指出其通过歪曲历史精神以迎合现实需求,导致思想混乱。文章强调历史剧应遵循历史与现实同一原则,避免曲解历史以服务当代议题。
《大将军施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胆小的蝙蝠] 于 2006-04-07 19:46:14上贴

《大将军施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本贴子认为,当前热播的《大将军施琅》是一枚炮弹。当然如果你问:你这样的说法,有没有证据呢?比如说某某人证或者什么物证?我只能说没有。但是我要说明的是,这部片子事实上起到了这样的坏作用。而目前论坛上关于这一问题的混战,正是该片子的破坏作用所在。

而这个时候,我就要分析该剧,看看该剧目为什么能够起到这样的破坏作用。把这部片子的错误之处揭示出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问题。

而关于这个问题,从什么地方入手分析呢?我认为可以从他的题材入手,很简单,本剧的题材是一部历史剧(狭义历史剧,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正说历史剧)而我就要分析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一个词组,其中的一个词是历史,另一个词则是剧。历史不用解释大家都明白,而关于这个剧字,大家就要注意,那就是这样的一个字表明了历史剧的现实性所在。其原因就在于他的公众娱乐性。换句话说,历史剧是要让大众而不是少数专家来看的。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作为历史剧来说,他本身包含了两种精神,其一我们可以称为他的历史精神,而其二我们则可称为他的现实精神。

而这个时候,我们又要注意他的历史精神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历史来说,他是和现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也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说,作为历史剧来说,他的历史精神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精神。

关于这个地方再说一遍啊,也就是说,作为历史剧来说,它本身既包含了历史精神,又包含了现实精神,而他的历史精神归根结蒂也是一种现实精神,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一部历史剧,它本身包括了两种现实精神,我把这叫做历史剧的二元性。

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到,一部电视剧包含了两种现实精神,如果这两种现实精神的关系处理不好,尤其是这两种现实精神相互打起架来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就好比说有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它本身既宣扬偷盗可耻,又宣扬偷盗光荣。如果收看了这样的电视剧,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对不对?

当然,作为一般的电视剧,由于其不具备历史性的一面,所以当其同时宣扬两种完全相反的现实精神的时候,就会产生很滑稽的效果,但是历史剧则不然,由于历史剧的两个现实精神中的一个,是作为历史精神的面目来出现的,而这个时候,如果他的以历史精神面目出现的那个现实精神,和他的另一个现实精神相冲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不会是滑稽了,但是正如我们上面的分析,他制造思想混乱的效果是丝毫不差的。

而正是由于历史剧这样的特点的存在,我们就必须对历史剧的创作提出要求,那就是,历史剧的历史精神,必须和他的现实精神相同一,我把这叫做历史剧的历史与现实同一原则,而对于不能够达到历史与现实同一的历史题材,不能对其进行艺术创作。

说到这里,我就要说明一点,那就是今天早上我想起了历史剧历史与现实同一的这样一个问题,我就上网搜索,其目的当然是想看一看,是不是关于历史剧的创作问题,早就提出了这样的原则,但是我搜索了半天,就是没有发现这样的说法。而联系到目前历史剧创作上的混乱现象,我就想到,可能在历史剧理论方面,确实还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原则。而我想到的另一层则是,创作原则多么的重要,自从80年代批倒了三突出的创作原则以后,我们的文艺事业一路下滑,这难道不是当初反对创作原则的恶果吗?

那么继续谈历史剧的历史与现实同一原则。关于这一个问题,需要注意两点,而这两点都是违背历史剧的历史与现实同一原则的。其中的第一点就是不能通过歪曲现实精神以曲就历史精神,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打着历史主义的旗号去进行历史剧创作,而丝毫不去理睬现实如何,比如说吧,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也曾经友好相处。但是在抗战时期,我们能不能够打着历史主义的旗号,来大拍特拍中日友好的历史剧呢?很显然这是不可以的,而当然,作为汪精卫来说,则是例外。

而另外的一点则是不能够以歪曲历史精神以曲就现实精神,《大将军施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的现实是什么呢?收复台湾吧?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大将军施琅》是体现了这一现实精神的,但是他的历史精神体现得如何,是不是为了体现收复台湾的现实精神而损害了他的历史精神呢?也就是说,作为电视剧来说,他是把施琅的收台作为正义行为来写的,但是历史的真实是不是这样呢?

而关于这一个问题,我就要首先批评一种民族主义历史观,也就是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大汉族主义或者大满族主义的立场出发,来分析论证的。而我是不同意这样的分析方法的。当然,我对于这一问题的结论,则是和大汉族主义者们的结论相同的。

关于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首先确定矛盾双方,那就是满清政权和郑氏政权。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分析,到底是满清政权,还是郑氏政权代表了先进阶级呢?其结论就是,郑氏政权代表了先进阶级。其原因就在于郑氏政权是一个纯正的地主阶级政权,而满清政权则是带有奴隶制残余的地主阶级政权。而相对于奴隶主来说,地主就代表了先进阶级。

而当然,有人会问,当年的满清不是已经向内地学习,成功的转变成为了一个封建政权吗?这一点确实不假,但是我们也应该同时看到,满清政权为了避免满族人被彻底同化,还是保留了不少奴隶制残余的。而这也就是其落后于郑氏政权的原因所在。而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对汉文化认同最高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些政权以外,那就是清朝的先祖金朝了。但是金朝在几乎全盘接受汉文化以后,丧失了剽悍的马上民族的传统,结果被蒙元所灭,这就导致了满清政权对汉文化的戒心,而事实上满清的汉化程度是远远比不上金朝的。

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清楚了。《大将军施琅》这部片子的错误就在于,以歪曲历史精神以曲就现实精神,所以其引发人们的思想混乱,是必然的效果。

[本文最后的阶级分析法一个叫Ai修的家伙不同意,故待再研究,但施琅的行为并不代表正义,则是明确的]
*****************************************


文人误国,科技兴邦


回复关系:
  1. 《大将军施琅》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胆小的蝙蝠: 2006-04-07 19:46:14)4998 Bytes(2/1568/17)
    • 影片意义不应在人物评价,在统一国土之大业。(银川骑: 2006-04-07 21:48:24)0 Bytes(0/62/0)
    • 我真纳闷啊,当年的康熙这个地方就争议极大,过了几年不想变本加厉。又拍施琅了。(强坛怪杰: 2006-04-07 21:12:34)0 Bytes(0/66/0)
    • 我觉得还是不提这个问题,技术性沉下去比较好。拍这个电视多余,如同那些多余的电影人(看戏也不错: 2006-04-07 20:55:52)0 Bytes(0/66/0)
    • 在这篇文章里,您手握真理! (扬子尖: 2006-03-28 22:42:44)0B(疯僧的GG: 2006-04-07 20:51:59)0 Bytes(0/65/0)
    • 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历史剧受众理解的多义性。造成这种多义性在目前情势下是不很合适的。(银蛇蜡象: 2006-04-07 20:43:16)0 Bytes(0/65/0)
    • 本文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啊,自己推荐,并热烈欢迎大家批评!!呵呵呵呵~~~~~(胆小的蝙蝠: 2006-04-07 20:28:35)0 Bytes(0/70/0)
    •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清朝强盛时期的行政效率要高于明朝”(王兵: 2006-04-07 20:15:28)672 Bytes(0/117/10)
      • 观点符合实际。(银川骑: 2006-04-07 21:44:58)0 Bytes(0/57/0)
      • 应该说清朝吸取了农民起义的教训,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农民起义的功劳。这就好比工人罢工以后待遇提高(胆小的蝙蝠: 2006-04-07 21:01:24)102 Bytes(0/99/7)
        • 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赞扬清朝入关时保护古都北京和明皇宫。(王兵: 2006-04-07 21:11:47)64 Bytes(0/96/6)
          • 当然要保护了,呵呵,还要保护故宫里的珍宝呢!(津门笑歌: 2006-04-07 21:32:55)0 Bytes(0/62/0)
          • 精明的强盗是不会乱毁财物的(淳朴: 2006-04-07 21:30:36)0 Bytes(0/61/0)
          • 日本人在东北建了很多工厂、矿山是不是也要赞扬呢?侵略者的行为能用“赞扬”二字吗?(红山河: 2006-04-07 21:30:22)0 Bytes(0/61/0)
          • 其实文化也不只是古建筑,作为一个文明来说,他的标志有两个,一个是文字,一个是服装(胆小的蝙蝠: 2006-04-07 21:30:20)20 Bytes(0/97/2)
            • 我是汉族,但我不喜欢汉服。——————————(王兵: 2006-04-07 21:40:58)110 Bytes(0/95/1)
              • 你喜欢辫子(淳朴: 2006-04-07 21:45:37)0 Bytes(0/62/0)
      • 事实证明清朝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大停滞时期!(击鼓骂曹: 2006-04-07 20:46:58)96 Bytes(0/94/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