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纪念奥斯威辛解放的现实意义
这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内用德语和波兰语写的“止步”标示(2014年1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这是奥斯威辛集中营角落里的两个小十字架(2014年1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新华网柏林1月27日电(记者商婧)“我们一如既往地负有责任,让更多人知晓当时的残暴行径,让那一段记忆清晰地刻在人们心里。”——这是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前夕,德国总理默克尔面对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及数百名来自以色列、波兰和德国的青年的一段演讲。
奥斯威辛,波兰西南部小镇。二战期间,上百万鲜活生命在此终结,记录了纳粹德国的滔天罪行。累累白骨,是对法西斯野蛮侵略行径最严厉的控诉;警钟长鸣,是对捍卫鲜血换来的和平秩序最坚定的呼唤。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迎来70周年时,对“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日”的纪念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不忘“奥斯威辛”,是为镌刻那段不可忘却的记忆,让逝者安息。
70年前,苏联红军为这座黑暗血腥的“死亡工厂”带来曙光,而发动野蛮侵略战争的德意日法西斯正走向穷途末路。欧洲战场,苏联军民以坚毅的决心和数千万生命的巨大牺牲使法西斯侵略者节节败退;亚洲战场,四万万中国同胞奋起反抗击退日本侵略者,为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不忘“奥斯威辛”,是为坚决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让生者警醒。
法西斯的肆虐给全世界人民带来难以抹平的伤痛。经历过那场生灵涂炭、人类文明史上最残酷浩劫后,和平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日益成为国际共识。以史为鉴、避免重演是和平发展的前提。
二战后,以真诚和谦卑的姿态直面历史成为德国长年不懈的坚持。1971年,勃兰特黑衣肃容,在华沙犹太人遇害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地,让世界肃然起敬;2005年,施罗德“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世界人民原谅,令世界动容;2015年,默克尔对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福希迪说:“您说过,当年的记忆要让下一代铭记在心,好让他们避免重蹈覆辙。这是您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奥斯威辛,是法西斯反人类滔天罪行的代名词,是德国历史上最耻辱的记忆,也是时刻警醒世人正视历史、珍视和平的清醒剂。
承认、尊重、反思历史,忏悔罪行,真诚道歉,德国以实际行动弥补伤害。正因如此,曾有“血海深仇”的以色列与德国逐步建立牢固互信;曾兵戈相向的法国与德国如今共同成为欧洲发展中流砥柱;曾遭纳粹残暴蹂躏的波兰,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德国、为促进两国友好交流而努力。
“奥斯威辛式悲剧”也曾让中华民族经历刻骨铭心的伤痛。1937年12月,南京城陷,侵华日军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然而,日本的右翼势力至今仍抱着“不诚实”“不正视”“不忏悔”态度,抱着拒绝清算发动侵略战争的错误历史观,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背弃世界人民和平愿望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抵赖而消失。忘却历史是对数千万为捍卫和平而牺牲生命的遗忘和背叛。
奥斯威辛的警钟不止是响彻欧洲,在太平洋之西更有其现实意义。惟有铭记历史,方能警示未来。
相关新闻:
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多国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暨“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新华网北京1月28日电 1月27日,多国隆重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暨“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各界人士表示,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就“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发表致辞说,国际社会应当团结起来,加倍努力消除仇恨,建立一个包容且相互尊重的世界。
他说,当今世界仍然受到偏执的挑战,各种形式的冲突不断增多,世界各地的弱势群体依旧生活在对暴力的恐惧中。这些暴力和偏见提醒国际社会,在维护人权、防止大屠杀、保护全人类的道路上还需努力前行。
波兰政府27日在奥斯威辛举行纪念活动,约300名集中营幸存者和来自49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政要及代表参加了活动。
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在纪念活动上说,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对人类本性和尊严的极大摧残,集中营幸存者向全世界讲述的不仅是个人的不幸遭遇,也是所有遇难者的遭遇。
德国联邦议院27日举行活动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德国总统高克、总理默克尔、联邦议院议长拉默特及部分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出席了活动。
高克发表讲话说,70年前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为铭记集中营的惨痛教训,德国自1996年起设立“纳粹受害者纪念日”。高克引用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的话说,不纪念就无法战胜过去的罪恶,也无法面对未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在参观位于莫斯科的犹太人博物馆时说,像纳粹大屠杀这样的罪行永远不能被宽恕和忘记,“任何隐瞒这些事件、歪曲和篡改历史的做法都是不可接受和不道德的”。
普京说,历史事实不容辩驳,国际社会应防止纳粹大屠杀那样的罪行重演,“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毫不夸张地说,这也是国际社会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美国华盛顿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当天举行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纳粹迫害的近100名幸存者当天齐聚博物馆,共同缅怀逝者,祈福未来。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发表声明说,这个纪念日“提醒我们应继续致力于终结种族屠杀的事业”。
27日晚,大屠杀幸存者艺术作品展在耶路撒冷的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开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说,以色列将会尽一切可能捍卫犹太民族的安全。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最大集中营,至少有110万人在那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2005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