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战争启动前的态势

火烧 2024-02-2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战争前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现象,探讨对外侵略与对内战争的逻辑,结合三国灭亡原因,揭示财政危机与战争的关系,强调战争作为最后手段的无奈与后果。

  近期研究《中国货币史》,比较有意思。

  发现只要是发生战争,就会发生货币贬值,通货恶性膨胀。

  为了发动战争,也会先来一波货币贬值,改铸一批货币,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印钞。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战争,会消灭人口和物质。会影响生产。既消灭存量,又减少增量,所以导致物质总量快速减少,引发物价飞涨。

  那为什么还要进行战争呢?

  战争分为对外和对内两大类。

  先说对外战争。

  对外战争有两种:

  一种是反抗侵略,是被动的,不得不进行的反击。

  另一种是侵略战争,是对外侵占和掠夺,或者维持秩序。

  对内战争也有两种:

  一种是被剥夺者活不下去了,主动要起来战斗。

  另一种是压迫者要维持秩序,镇压其他群体或者民族的求生运动。

  为什么会有侵略?总是想不劳而获,以武力得到别人的东西。对内对外的侵略,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常常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因为往往是对内已经掠夺殆尽,再深一步,则必然引发内战了。

  所以,那些发动对外战争的国家,往往是已经虚弱不堪了,已经支撑不住原有的体系了。逼迫他们,不得不向外扩张,掠夺原材料和市场。

  如果对外掠夺失败,甚至迟滞,都会激发内部矛盾。从而引发内战。

  于是一般规律是对外战争往往是亡国的前奏。

  因为战争往往是最后的手段,也是最无奈的手段,更是最无能的手段,也必然是最容易失效的手段。

  就像安全管理领域,首先是需要宣传,教育,培训,预防。到了立法立规警示阶段,说明前面的手段已经失效。再到处罚,说明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已经发生了。

  三国里面,吴蜀为什么最后被灭国?

  有人说他们国小。魏有9州,吴有3州,蜀有1州。

  但你既然小,别人没有主动进攻您的话,你应该抓紧搞生产,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积蓄力量才对嘛。为什么还要主动进攻呢?

  就是因为他们在内部已经收不到更多的税了。如果再多收税,马上就要发生内战了。

  那他们为何不裁军以削减财政开支呢?修养生息,安心生产不行吗?

  因为他们如果裁军的话,对内镇压不住,对外抵抗不住。

  所以被迫不得不增兵对外发动战争。

  三国时期如此,一战二战如此,现代美国的逻辑也如此。

  不对内则必然对外,对外如果不引发外部抵抗导致失败,或者不引发内战,则对外战争绝不会终止。

  于是,大家会发现,对外战争一旦启动,很难停止下来。除非有力量逼使它停下来。

  要维持庞大的常备军队,一旦生产减速或者停滞不前,财政税收不断下降,就必然无法维持现状,裁撤公务人员或者军队,精兵简政?即便如此,如果还不能解决收支缺口呢?

  印钞票,发国债,发动对外战争,就成了未来的必由之路了。

  对外战争的临界点在哪里?就在内卷到了内战爆发的前夕。在这之前,一定会不断通货膨胀下去。这是货币史的一个历史经验总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