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常品味——献给国庆六十二周年

火烧 2011-10-0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国庆六十二周年,讲述作者在瞻仰毛主席遗容时的感怀,结合红歌与历史回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与对国家的热爱,情感真挚,引发共鸣。

                        

                                            常品味  

                                           ———— 献给国庆六十二周年 

 几个月来在多位同志的帮助和努力合作下,《常品味》这首歌曲作品今天终于传上博上,与朋友见面,与世人见面了,老伯我高兴啊!

 这是在火车上拾到的“金子”。

 今年四月中旬,我报名参加“乌有之乡”网站组织的赴朝旅游观光,为志愿军烈士扫墓的活动。老伯携老伴提早两天到北京,到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还给他老人家人民的心情,也还了我老伴要见毛主席的心愿。

 看到如潮的瞻仰人群,从毛主席遗容身旁走过的人们,很多老人面上留下长长的泪痕,我的心情澎湃与惆怅,百感交集!决定写篇文章,诉述自已的感怀。文章的格局腹稿打好了,就是找不到切合此情此景的文章标题,苦思数日,一直没有理想的标题。

 在朝鲜活动的日子里,红歌随伴了我们的旅程。在回程的列车上,大家高唱红歌,气氛非常热烈,一位学者教授说:“我有首歌词,念给大家听---老百姓的嘴,是哪无形的碑,白是白,黑是黑,评说千秋功罪!......”听到这里,我顿时我眼前一亮,哎!这不就是我要找的文章标题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急忙起坐过去,请求他把歌词给我抄写一份。我就以《老百姓的嘴,是无形的碑——瞻仰毛主席遗容述怀 》为题写了这篇博文,获得成功,点击万多人次,还有博友把这篇博文制作成音频文件发到了网上!

 我一遍又一遍读这歌词,忆起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这不是文字殿堂的纯金子吗?“好了歌”警酲世人,而传咏于世,常品味是警醒掌权人,也能世上流唱!我告诉教授要把首歌词找人谱曲传唱开去,他同意了,不过他要求歌词作者要匿名。

 歌词原来的词名叫《戳脊梁背》,我觉得词名不够贴题,建议改为《常品味》他同意了。

  回来我找诗社的作曲家范兰古老师帮忙谱曲,他看了歌词赞口称绝,好歌!好歌!他谱了曲,並帮找歌唱家朱跃明老师灌录成光碟,他把歌碟交给我时说,听到此歌词的人都说好歌词,加上朱跃明老师带着感情的歌唱,让我听后感到无比的振奋!许多老同志要把这首歌传唱开去,要在全国发行。发行歌曲要署名词曲作者名字,这让我犯难了,我承诺过教授匿名的,怎么办呢?我又想努力把这首歌传唱开去,经商量决定词作者名用“朱宝儒金”因为那个教授也是姓朱的,权且我朱老大伯沽名钓誉一回吧!

 我非常相信这首歌,如果传唱开去,将会流唱世上。今天我写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为这首歌的来历做个交待,立个旁注。

   希望朋友们共同努力,转载,把这首歌传唱开去,用歌声拷打掌权者的背梁,提醒他们书写好自已的人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4NjcyNjA4.html

友情链接:http://control.blog.sina.com.cn/myblog/htmlsource/article_preview.php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