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同中国打一场贸易战吗?
本文详细解析SEO优化核心技巧,涵盖内容优化策略、关键词布局方法及网站结构优化等实用方案,提供长尾词挖掘技巧助力提升搜索引擎排名,帮助用户快速掌握SEO实战技巧。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近日的国情咨文演说中宣布成立一个新的部门——贸易执法单位。
这个新的部门将负责调查中国等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美国政府成立这一新机构,
矛头直指中国。奥巴马曾表示,执政三年来,他的政府针对中国提起的贸易救济案
是上届政府的两倍。美国部分国会议员与行业协会1月31日要求奥巴马政府限制从
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此外,美国政府正在审议是否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
件和风塔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在习近平副主席访美前夕,美国摆出了同中国大
打一场贸易战的姿态.中美之间真的会爆发大规模贸易冲突吗?
首先从美国经济来看,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新增需求乏力,复苏动力消失
的问题.
GDP 消费拉动 补库存拉动 非居民投资拉动
2009
三季度 1.7 1.66 0.21 -0.29
四季度 3.8 0.33 3.93 -0.33
2010
一季度 3.9 1.92 3.10 0.56
二季度 3.8 2.05 0.79 1.62
三季度 2.5 1.85 0.86 1.04
四季度 2.3 2.48 -1.79 0.82
2011
一季度 0.4 1.47 0.32 0.2
二季度 1.3 0.49 -0.28 0.98
三季度 1.8 1.24 -1.35 1.49
自美国经济本轮复苏以来,以消费和库存增加的贡献最大.从相关数据来看美国的库存
已经处于合理水平,见下图:
http://www2.census.gov/retail/releases/historical/mtis/img/mtisbrf.gif
很难对经济增长再有较大贡献.
非居民投资最近对经济拉动明显增强,但从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的设备利用率
只有77.8,虽然较09年的67.3和10年的75.8上升,但仍低于1972--2010的平均数80.4
也低于1990-1991的78.8.最近非居民投资的增加在年底投资减税政策到期后是否会
继续增长仍然值得继续观察.而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伴随消费
增长的是居民储蓄率不断下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可支配收入 0.1 0 0 0 0 0.3 -0.3 -0.4 -0.1 0.3 0
消费支出 0 0.4 0.2 -0.1 0 -0.1 0.4 -0.1 0.5 0.2 0.2
居民储蓄率 6.1 5.5 4.9 4.9 5.0 5.5 4.7 4.1 3.3 3.6 3.5
按照目前的下降速度明年美国居民储蓄率将跌到2左右.从美国的历史来看可能仅高于
2005年的1.5.
居民储蓄率 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不变价)
2010 5.3 1.8
2009 5.1 -2.3
2008 5.4 2.4
2007 2.4 2.4
2006 2.6 4.0
2005 1.5 1.4
2004 3.6 3.4
2003 3.5 2.5
2002 3.5 3.3
2001 2.7 2.4
2000 2.9 5.1
而过低的居民储蓄率可能引发银行坏账增加,从而收紧信贷,影响消费开支增长.美国
居民储蓄率在2005年下降到1.5以后,从2006年开始居民房产贷款和消费贷款违约率都开始
上升.(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chargeoff/delallsa.htm)
美国解决新增需求乏力的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向富人多增税,改变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
由于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向富人多增税无疑可以增加需求.虽然奥巴马总统已经
在国情咨文中提出此举,但被共和党人指责为煽动阶级斗争,要想获得国会通过仍然是
困难重重.虽然从大萧条时美国工人罢工被合法化的历史来看,美国终将迈过此关,但却
无法解决眼下的难题.二是向缺乏反击能力的对手发起贸易战,期望对方知难而退.如果
美国向旗鼓相当的对手发起贸易战必然引起对手反击,对本已失去复苏动力的美国经济
无异雪上加霜.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为1221.5亿美元,
出口为3244.9亿美元.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仅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无疑处于弱势.
但由于中美各自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的受益者通常
会是第三国企业,而中美本土企业反而因此受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
对来自中国的轮胎发起制裁使印度和墨西歌的相关企业喜出望外,而中美
相关企业却黯然神伤.这种情况绝非是个案,根据美国ZF部门的相关统计
201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为17019亿美元,从业人员1056.7万,人均创造增加
值16.1万美元,而根据上海市的统计年鉴计算,上海市第二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
约24万人民币,不到4万美元,全国第二产业平均数不到10万人民币,差距巨大.
这种情况决定了中美之间谁能发现更多制裁对方而能使本土企业受益的产品,
那么该国在被对手制裁时所损失的工作岗位,就能从制裁对手所获收益中获得
弥补,谁就能在中美贸易战中拥有更强的抗压力,无疑中方在此方面拥有美国所
不能比拟的优势.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十大商品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347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十大商品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346
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前十大商品中除了电信设备和电脑外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是无论如何不会生产的.而反观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前十大商品除了铜以外
都是中国努力想生产的.一旦中国对相关的美国产品发起制裁,极有可能使本土
企业受益.由于中国本土企业享有的本土优势和成本优势,一旦成长壮大后,即便
制裁解除,市场竞争格局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相关企业重返中国市场将会更加
困难,美国人遭受的潜在损失将远大于在遭受制裁期间销售下降所带来的损失,
美国人信奉的不是比较优势理论而是新新贸易理论,对此中利害,知之甚深.(克鲁格曼
在兜售繁荣的历史偶然性决定派经济学一章中对新新贸易理论有非常通俗的介绍)
由此看来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一方无疑比美国拥有大得多的抗压力,这也是美国对
中国的贸易制裁往往是高高举起而最终却又不得不轻轻放下的原因.
此外,中美之间的直接投资差距也很大,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00亿美元,而中方
对美国投资不到此金额的十分之一.如果按资产负债率50%,总资产周转率为1计算,
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200亿美元(笔者未能查到相关数据,实际可能更高),
相当于中国对美顺差的60%.德国学者的研究显示凡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会见达赖后,
那个国家的对华出口会减少,平均是12.5%,呈现所谓“达赖效应”.如果中美之间爆发
激烈的贸易战,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经营可能会受到相似的影响.(顺便提一下在奥巴马
总统高调剑指中国时,笔者对相关报道之少感到...疑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尽管中国对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如果爆发贸易战中国并非毫无
还手之力,中美双方虽不能说是旗鼓相当,但也是实力比较接近的对手,美国方面并不享有
绝对优势.
笔者认为美国明知在贸易问题上不能同中国硬碰硬,但却故做高调的目的
在于以此为砝码,向中国换取更多金融支持.未来两三年内美国为了维持经济
增长财政大幅赤字将不可避免,谁来购买美国国债将是美国政府最为关心的
问题.如果由美联储来购买,将会出现资金外流,美元贬值,利率走高的局面.
(参见笔者文章一张图告诉你美联储为什么不会再搞QE3
http://bbs.jjxj.org/thread-1087952-1-1.html)
对美国脆弱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无疑将会是一场灾难.来看一下美国住房贷款
违约率的变化.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2009 9.65 10.41
2010 11.23 11.25 10.83 10.04
2011 10.36 10.65 10.23
虽然美国经济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复苏但房贷违约率依然居高不下,意味
着会有持续不断的断供房走进拍卖市场,对房价形成压力.美国经济学家
GARY SHILLING认为美国房价还将下跌20%,笔者也不清楚美国房价究竟
还会下跌多少,但从美国住房违约率的历史来看正常水平在3以下.
显然美国房价还将会有一个艰难的寻底过程.虽然现在由于欧债危机,美元
指数较前期大幅上升,美国利率也处于历史性低位,但如果在5月以后
欧元区债务问题获得妥善解决,目前流入美国的大量资金将会回流,引发美元
指数下跌,国债利率走高,美国再大发国债必然是雪上加霜.美国经济短期内将
可能陷入一个经济低迷---->政府大发国债---->利率走高----->经济再低迷---->
政府继续大发国债----->利率继续走高的恶性循环.对美国来讲如何尽力从中国
日本,阿盟等国获取金融支持是头等大事.但笔者认为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
欧元区不再发生大的危机,美元指数下跌,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将不可避免.中国
应该尽快减持美国国债特别是长期国债,由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巨大,
一旦欧元区稳定后中国再减持必然引发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在当前中美有
大量利益交汇的情况下.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并不符合中国利益,留给中国
顺利减持美国国债的时间不多了,中国购买的美债将不可避免地遭遇贬值风险.
最后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美国在冷战时期之所以能够战胜前苏联其原因
在于成功的践行了离岸平衡战略,联合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对抗前苏联,后由于
苏联的战略失误致使中国最终加入了美方阵营,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而冷战
结束后,美国放弃了传统的离岸平衡战略,奉行单边主义.八方点火,四面树敌.
由于美国的标普等金融机构不断对欧债危机火上加油,与欧元区的传统盟友
国家已形同水火,而俄罗斯对美国仇恨甚深,对中国频频拉拢而又不见成效,
其战略处境与前苏联十分相似,以至于奥巴马总统的顾问布热津斯基等
战略老手深感忧愁,并毫不客气地对小布什总统给出F的评级.回想1985年
当美国经济同样深陷危机时,西方七国财长发表了共同声明接受美元贬值
以支撑美国经济,反观今日美国与欧元区国家却在相互拆台,差距之大令人
感叹.笔者认为只要中国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美国必不敢对中国有过
分之举.
这个新的部门将负责调查中国等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美国政府成立这一新机构,
矛头直指中国。奥巴马曾表示,执政三年来,他的政府针对中国提起的贸易救济案
是上届政府的两倍。美国部分国会议员与行业协会1月31日要求奥巴马政府限制从
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此外,美国政府正在审议是否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及组
件和风塔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在习近平副主席访美前夕,美国摆出了同中国大
打一场贸易战的姿态.中美之间真的会爆发大规模贸易冲突吗?
首先从美国经济来看,美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新增需求乏力,复苏动力消失
的问题.
GDP 消费拉动 补库存拉动 非居民投资拉动
2009
三季度 1.7 1.66 0.21 -0.29
四季度 3.8 0.33 3.93 -0.33
2010
一季度 3.9 1.92 3.10 0.56
二季度 3.8 2.05 0.79 1.62
三季度 2.5 1.85 0.86 1.04
四季度 2.3 2.48 -1.79 0.82
2011
一季度 0.4 1.47 0.32 0.2
二季度 1.3 0.49 -0.28 0.98
三季度 1.8 1.24 -1.35 1.49
自美国经济本轮复苏以来,以消费和库存增加的贡献最大.从相关数据来看美国的库存
已经处于合理水平,见下图:
http://www2.census.gov/retail/releases/historical/mtis/img/mtisbrf.gif
很难对经济增长再有较大贡献.
非居民投资最近对经济拉动明显增强,但从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的设备利用率
只有77.8,虽然较09年的67.3和10年的75.8上升,但仍低于1972--2010的平均数80.4
也低于1990-1991的78.8.最近非居民投资的增加在年底投资减税政策到期后是否会
继续增长仍然值得继续观察.而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伴随消费
增长的是居民储蓄率不断下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可支配收入 0.1 0 0 0 0 0.3 -0.3 -0.4 -0.1 0.3 0
消费支出 0 0.4 0.2 -0.1 0 -0.1 0.4 -0.1 0.5 0.2 0.2
居民储蓄率 6.1 5.5 4.9 4.9 5.0 5.5 4.7 4.1 3.3 3.6 3.5
按照目前的下降速度明年美国居民储蓄率将跌到2左右.从美国的历史来看可能仅高于
2005年的1.5.
居民储蓄率 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不变价)
2010 5.3 1.8
2009 5.1 -2.3
2008 5.4 2.4
2007 2.4 2.4
2006 2.6 4.0
2005 1.5 1.4
2004 3.6 3.4
2003 3.5 2.5
2002 3.5 3.3
2001 2.7 2.4
2000 2.9 5.1
而过低的居民储蓄率可能引发银行坏账增加,从而收紧信贷,影响消费开支增长.美国
居民储蓄率在2005年下降到1.5以后,从2006年开始居民房产贷款和消费贷款违约率都开始
上升.(http://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chargeoff/delallsa.htm)
美国解决新增需求乏力的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向富人多增税,改变贫富差距过大的现状.
由于富人的消费倾向低于穷人,向富人多增税无疑可以增加需求.虽然奥巴马总统已经
在国情咨文中提出此举,但被共和党人指责为煽动阶级斗争,要想获得国会通过仍然是
困难重重.虽然从大萧条时美国工人罢工被合法化的历史来看,美国终将迈过此关,但却
无法解决眼下的难题.二是向缺乏反击能力的对手发起贸易战,期望对方知难而退.如果
美国向旗鼓相当的对手发起贸易战必然引起对手反击,对本已失去复苏动力的美国经济
无异雪上加霜.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为1221.5亿美元,
出口为3244.9亿美元.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仅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无疑处于弱势.
但由于中美各自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的受益者通常
会是第三国企业,而中美本土企业反而因此受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
对来自中国的轮胎发起制裁使印度和墨西歌的相关企业喜出望外,而中美
相关企业却黯然神伤.这种情况绝非是个案,根据美国ZF部门的相关统计
201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为17019亿美元,从业人员1056.7万,人均创造增加
值16.1万美元,而根据上海市的统计年鉴计算,上海市第二产业人均创造增加值
约24万人民币,不到4万美元,全国第二产业平均数不到10万人民币,差距巨大.
这种情况决定了中美之间谁能发现更多制裁对方而能使本土企业受益的产品,
那么该国在被对手制裁时所损失的工作岗位,就能从制裁对手所获收益中获得
弥补,谁就能在中美贸易战中拥有更强的抗压力,无疑中方在此方面拥有美国所
不能比拟的优势.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十大商品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347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十大商品http://www.forbeschina.com/list/1346
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前十大商品中除了电信设备和电脑外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是无论如何不会生产的.而反观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前十大商品除了铜以外
都是中国努力想生产的.一旦中国对相关的美国产品发起制裁,极有可能使本土
企业受益.由于中国本土企业享有的本土优势和成本优势,一旦成长壮大后,即便
制裁解除,市场竞争格局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相关企业重返中国市场将会更加
困难,美国人遭受的潜在损失将远大于在遭受制裁期间销售下降所带来的损失,
美国人信奉的不是比较优势理论而是新新贸易理论,对此中利害,知之甚深.(克鲁格曼
在兜售繁荣的历史偶然性决定派经济学一章中对新新贸易理论有非常通俗的介绍)
由此看来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一方无疑比美国拥有大得多的抗压力,这也是美国对
中国的贸易制裁往往是高高举起而最终却又不得不轻轻放下的原因.
此外,中美之间的直接投资差距也很大,美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累计超过600亿美元,而中方
对美国投资不到此金额的十分之一.如果按资产负债率50%,总资产周转率为1计算,
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200亿美元(笔者未能查到相关数据,实际可能更高),
相当于中国对美顺差的60%.德国学者的研究显示凡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会见达赖后,
那个国家的对华出口会减少,平均是12.5%,呈现所谓“达赖效应”.如果中美之间爆发
激烈的贸易战,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经营可能会受到相似的影响.(顺便提一下在奥巴马
总统高调剑指中国时,笔者对相关报道之少感到...疑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尽管中国对美国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如果爆发贸易战中国并非毫无
还手之力,中美双方虽不能说是旗鼓相当,但也是实力比较接近的对手,美国方面并不享有
绝对优势.
笔者认为美国明知在贸易问题上不能同中国硬碰硬,但却故做高调的目的
在于以此为砝码,向中国换取更多金融支持.未来两三年内美国为了维持经济
增长财政大幅赤字将不可避免,谁来购买美国国债将是美国政府最为关心的
问题.如果由美联储来购买,将会出现资金外流,美元贬值,利率走高的局面.
(参见笔者文章一张图告诉你美联储为什么不会再搞QE3
http://bbs.jjxj.org/thread-1087952-1-1.html)
对美国脆弱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无疑将会是一场灾难.来看一下美国住房贷款
违约率的变化.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2009 9.65 10.41
2010 11.23 11.25 10.83 10.04
2011 10.36 10.65 10.23
虽然美国经济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复苏但房贷违约率依然居高不下,意味
着会有持续不断的断供房走进拍卖市场,对房价形成压力.美国经济学家
GARY SHILLING认为美国房价还将下跌20%,笔者也不清楚美国房价究竟
还会下跌多少,但从美国住房违约率的历史来看正常水平在3以下.
显然美国房价还将会有一个艰难的寻底过程.虽然现在由于欧债危机,美元
指数较前期大幅上升,美国利率也处于历史性低位,但如果在5月以后
欧元区债务问题获得妥善解决,目前流入美国的大量资金将会回流,引发美元
指数下跌,国债利率走高,美国再大发国债必然是雪上加霜.美国经济短期内将
可能陷入一个经济低迷---->政府大发国债---->利率走高----->经济再低迷---->
政府继续大发国债----->利率继续走高的恶性循环.对美国来讲如何尽力从中国
日本,阿盟等国获取金融支持是头等大事.但笔者认为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如果
欧元区不再发生大的危机,美元指数下跌,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将不可避免.中国
应该尽快减持美国国债特别是长期国债,由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巨大,
一旦欧元区稳定后中国再减持必然引发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在当前中美有
大量利益交汇的情况下.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并不符合中国利益,留给中国
顺利减持美国国债的时间不多了,中国购买的美债将不可避免地遭遇贬值风险.
最后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美国在冷战时期之所以能够战胜前苏联其原因
在于成功的践行了离岸平衡战略,联合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对抗前苏联,后由于
苏联的战略失误致使中国最终加入了美方阵营,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而冷战
结束后,美国放弃了传统的离岸平衡战略,奉行单边主义.八方点火,四面树敌.
由于美国的标普等金融机构不断对欧债危机火上加油,与欧元区的传统盟友
国家已形同水火,而俄罗斯对美国仇恨甚深,对中国频频拉拢而又不见成效,
其战略处境与前苏联十分相似,以至于奥巴马总统的顾问布热津斯基等
战略老手深感忧愁,并毫不客气地对小布什总统给出F的评级.回想1985年
当美国经济同样深陷危机时,西方七国财长发表了共同声明接受美元贬值
以支撑美国经济,反观今日美国与欧元区国家却在相互拆台,差距之大令人
感叹.笔者认为只要中国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美国必不敢对中国有过
分之举.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