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天安门竖孔像”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羞辱

火烧 2011-01-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7
天安门竖孔像引发广泛讨论,外媒认为此举可能反映中国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强调儒家思想复兴与社会秩序重建,同时涉及国博馆改名与国际影响力扩展。

“天安门竖孔像”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羞辱

为什么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国博馆”要在计划于今年3月底重新开放前在北门广场搞一个“孔子”塑像落成仪式?大于在《国学·儒学·儒教——改扩建的“国博馆”是不是还没开张又想改名?》认为它也许是为了给3月底改扩建的“国博馆”开张造势。认为它不过是一些现代孔儒们想为“国博馆” 改名造势,它给人们传递的信息是,“国博馆”想提倡国学、要独尊儒学,或者是要光复儒教。

但是看了一些外媒的关于这个事的报道后,感到事情的影响比大于的认为要严重得多。如果说当局者迷傍观者清,那么这些傍观外媒的相关报道实在值得看一看。报道说——

  中国在「反孔」数十年后,于上周将高9.5米的孔子铜像安置在天安门以东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引发各国媒体 关注及解读。外国媒体多认为,在天安门这样的特殊场所竖立孔像, 是官方想透过儒家思想,重建中国社会秩序。

  加拿大《环球邮报》援引学者丹尼尔•贝尔的分析称,孔子思想在 中国复兴是因为当今中国社会有不少问题需要得到解答,「人们愈来愈呼唤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日益感觉到某种道德空白。」

  知名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长期研究 中国问题的专家也认为,中国已经意识到某种社会价值体系的缺失,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体系……,能够用来要求中国人言行更为适当、勿得势气盛,更不要倾向于暴力。」

  伊朗英语新闻台则报导,孔子在中国的复兴,除历史因素,也有其现实脉络。由于经济快速起飞,中国进入物质社会的速度过快,使得中国领导阶层们担心传统儒家价值观,诸如荣誉、尊严等,正被自利 、拜金等价值观所侵蚀。报导也分析,官方愿意重拾孔子思想的主因 在于,孔子强调「和谐」。

  英国《独立报》也道﹕「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 一次重要反思。」这座雕像标志着这位学者、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中 国的高调复兴。尽管孔子曾被批判为「封建思想者」,但是不能否认 ,孔子的哲学思想统治中国社会长达数十个世纪。

  也有外媒认为,孔子思想复兴有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背景。《环 球邮报》报道称,过去6年里,已有多达320个孔子学院在96个国家建 立起来,仅在加拿大就有9个。


        大于一直认为“天安门竖孔像”应该属于后面两条所说的情况,主要还是一些现代孔儒们已经以为可以坐大了的原因。对这种出格的搞法,一定会较快得到上面的纠正。如果真是按前面三条说的情况,那么“天安门竖孔像”这个事就非常严重了。

        说直一点,它简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羞辱。你看看,中国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了,道德空白了,诸如荣誉、尊严等被自利 、拜金等价值观所侵蚀了,社会秩序要重建了。而且这个重建没有其它办法,不得不要把了孔老夫子请出来收拾残局了。这还像话吗?

        堂堂的中国共产党,什么风雨没有经过?什么局面见过?文化大革命中两派斗得你死我活,枪来炮去打得热火朝天,批孔批得体无完肤,也不过是一时天下大乱,喊收随时就收住了。尽管一些当权派感到战战兢兢,老百姓可是平平安安。就说改革了的现在吧,虽然平时里问题多多,民怨沸沸,但是一遇到大灾大难,道德出来了,荣誉、尊严出来了,大公无私也出来了,众志成城度难关,哪一次的社会秩序都比资本主义国家同样的情况要好。可以说,困难再大,问题再多,只要共产党端正路线下定决心,再难的险关可以攻克,再烂的残局也不再话下。就是再没有办法,要请也会去请毛泽东,而不会糊涂到去请孔老夫子,何况毛泽东一直还写在党章上。

虽说当局者迷傍观者是老经验了,但是大于还是希望这次老经验不灵验,出现一个当局者清傍观者迷的新情况。因为大于认定,咱们的当局者再迷也不会迷到不怕羞辱愿意垮台的地步。因为大于还坚信,中国共产党不愿意也不会人亡政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