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乐民影评:一谈《达芬奇密码》

火烧 2006-06-15 00:00:00 文艺新生 1027
乐民影评深入分析《达芬奇密码》故事、历史与主题,探讨其真实性与文艺复兴延续,涉及耶稣兄弟会、郇山隐修会等关键内容。

乐民影评:

故事、历史、主题

一谈《达芬奇密码》

在电影《达芬奇密码》上映以后,我简单翻阅了同名小说,发现结局和大致的脉络基本相同。所以,可以就电影内容对故事、小说和主题进行分析。

1、故事。

故事肯定是假的,依据就是牛顿的密码:苹果。小说认为牛顿对引出自己研究“万有引力”而遭到教廷迫害的苹果耿耿于怀,把守护玛利亚后裔的密码定为“苹果”。

这是现代人才有的想法。一个苹果引出了牛顿对“万有引力”的探索和烧开水引起了瓦特对蒸汽机的研究一样,是起于二十世纪的谣传。认为苹果是牛顿对教廷迫害的心结,正是作者治学不严谨的地方,同时也是留下了鉴定故事真伪的钥匙。

2、历史。

故事引出了关于耶酥、玛利亚、犹大、彼得、《旧约》的历史。我认为被叙述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所有的历史都是胜利者的历史,所有历史的真相都掩盖在编写历史者的谎言下面。只有历史的真相不触及胜利者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被允许披露。而在被篡改的历史中寻找事实的真相,便是一些执着者一生的追求。

耶酥是人而不是神,这是一个常识。被称为宗教神,只能证明是作为宗教偶像,也就是被宗教崇拜的偶像,不能根据宗教崇拜而认为有神的存在。

耶酥的“兄弟会”是一个民众的反抗组织。这一点可以从耶酥的被通缉、追杀和处死来证实耶酥是一个反政府组织的领袖,“兄弟会”就是这个反政府的组织。

玛利亚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犹大的情况很值得置疑:犹大不是出卖耶酥最大的利益获得者,而且下场悲惨。

最大的利益获得者是彼得,获得了道统,成为教主。如果不是以“兄弟会”为前身的基督教与统治者合流的话,这并不能成为怀疑的依据。而当反政府的组织在领袖被出卖后与统治者合流,那么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就很值得怀疑了。

所以我怀疑犹大并不是出卖耶酥的人,而只是与统治者合流的障碍,甚至有可能是除了犹大以外都是出卖耶酥的人。在这个基础上,被掩盖的玛利亚的存在,就具有了合理性。除了公认的已经死亡的领袖需要成为无害的神像以外,任何坚持已被叛变的领袖的路线的人都必须被清理,并且在历史上把他们掩盖——这就是这段历史真实性的依据。

至于郇山隐修会,其真实的存在与否已经不是历史真实的关键。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被叙述历史的是否具有真实性,而在于是否不具有真实性。也就是说,如果故事中的历史完全是杜撰;那么,领袖的死亡、领袖的妻子被流放、信徒被清理、道统被篡夺以后与强权的合流,又在影射什么?

3、主题。

假定被叙述历史的真实,则主题是文艺复兴的延续。

而假定被叙述历史的杜撰,则主题为影射的内容。

如果是前者,则反映了作者通过历史的事实对基督教神权的挑战。

基督教的宗教势力在欧洲历史上起到了极端反动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就是与反基督教、反神权斗争不可分开的。而资产阶级革命获得决定性胜利以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对付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接收了一切反动势力,结成同盟;基督教神权的势力梵帝冈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翻旧账的行为,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内部的进步力量在意识形态领域对资产阶级反动主流的挑战。

至于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2006年6月15日星期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