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大军:国企改革方向错误应纠正
国企改革方向错误应纠正
-----------------------------------------------------------------------------------------------------------------
当前中国改革中的问题及新的改革思路
----在中改院“十一五”规划研讨会上的发言摘要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2005年6月27日
一、当前改革最大的问题是经济与政治不配套,
当前的改革为什么出现孙立平讲的迟疑状态甚至反改革状态,关键是一些所谓的改革已经走向了错误的方向,譬如国企进行的MBO式的产权改革,过分强调了管理者的利益。种种现象表明,现在我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矛盾:即经济上进行了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可政治上没有进行配套改革,没有多种权利、多种利益能够进行公平博弈的机制和制度,也没建立起公平表达和公正表达这样的言论制度。资本的舞台充分建立起来了,而劳动的舞台完全缺失。如果是这样,那么在一个完全是利益争夺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分化和利益分配不公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都出现了。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肯定最终导致不均衡发展,穷的穷,富的富,不均衡问题就产生了。没有表达的机会,没有博弈抗衡的力量,经济平等如何进行下去?我认为这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是最根本的问题。
特别是由于政治改革落后,我国政府的官僚主义和强权主义越来越明显。政治改革的实质是对政府的改革,是对政府的约束和限制,但是,这些年来,我国进行了农业改革、企业改革,在经济领域里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在经济领域里进行了硬约束,但对政府部门始终网开一面,这就导致政府利益越来越庞大,权力部门问题越来越值得注意。政府已经成了改革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官民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权利不平衡。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
第二点,我认为我们国内的改革目前仍然思路不清楚,缺乏结合国际视角,大的外部环境搞不清楚。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世界市场,也就是说被纳入了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流向仍然呈现由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的特点。我们要清醒地认清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
当前国际资本的基本流动走向还是以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流动为主。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资本大量投资中国,但这些资本来中国是攫取利润的,是投资资本,目前我国有近600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但它们拿回的将是它的几倍。而中国的资本也在外流,但却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消费和移民。这么多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足100亿美元,而通过各种渠道流出的资金至少在五六千亿美元。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资本流动循环图景:资本总是更多地流向发达国家。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本质性的特点。象拉美、中国都呈现这种特点,而日本、韩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除外。
三、国企产权改革应放到大的国际环境中进行考虑
把大的国际资本流向的特点把握清楚了,再来看我国国企产权改革思路,如果一任自由主义的效率至上的私有化思路搞下去,最终的结局不过是中国的国有资本更多流入他国,流入私人和外人之手。这些资本是否再能为本国的人民大众做贡献就难说了。因此,在一个历史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们这种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不可动摇,更不能上当!
目前,国内一些官员和学者以为国企效率低下,就总是想对大型国企动手术,但这种目光短浅、缺乏战略观点的手术对我们国家带来的危害可能要大于好处。我们必须进行权衡,国有企业不管怎么样,肉还是烂在自己的锅里,还不至于流向外面。(迟福林插话:现在一些国企都到海外上市了。)
所以说我们要从这个视觉来考虑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些年国有资产被瓜分是非常严重的。就连被誉为为国企圈钱的资本市场,这十几年里也成了一个私有化的大市场。我最近有一篇分析股市的文章,大家可以上网看。如果没有这些宏观的思考,最终吃苦就是我国的老百姓,就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即最没有表达能力、最没有能够抗衡和博弈能力的工人农民。
四、中国的工人农民需要政府扶持,政府政策需要向农工倾斜,
中国的普通劳动力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廉价的打工仔。这些年来,我们的政策、体制和改革趋向,都是以最低的劳动力成本来为国际资本做贡献,这样一种低汇率、外商优惠、低劳动要素的政策,导致我国每年流出的上万亿人民币的国民财富,这是中国人向外国人让利!是我们的财富大量地外流。
中国流出的资本远远大于投资者带来的资本,之所以能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国过度地压低了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土地及空间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以这个为代价在为国际资本做贡献。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的工人农民需要政府扶持,政府政策需要向农工倾斜。
五、综合核算外资投资的效益和效应
外资进入中国可以起到活跃中国经济、促进经济繁荣的作用,但也请注意,如果我国不能正确地计算生态环境成本、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那么,多少年之后,外商投资得不偿失的后果将逐渐暴露出来。昨晚我跟石小敏聊天时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制造业都有繁荣和萧条时期,当我国今天这一波制造业兴旺之后,等20年过后,当这一行业进入降温阶段时,整个国家就会出现这种景象:剩下是大批污染的土地、水域、废旧的工厂、遗弃的工业垃圾。处理这种工业垃圾的成本有多大?治理污染的国土的成本有多大?我们计算过没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没有考虑国的。
因此,如何制定“十一五”规划,我们还要重新思考。我就说这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