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并不是民主楷模
美国并不是民主楷模/俞金龙
 
人类走到今天,民主理论有几个大的特点﹕第一,没有把抽象的「民主」这两个字和民主作风区分开来。第二,这两者又没有跟民主政治制度区分开。民主可以表现为政治制度,也可以表现为决策制度,可以表现为很多方面。
现在,美国在世界各地推销它的所谓民主,我们很多人也把美国看作是民主的楷模。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事实。从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解密的一部分资料来看,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遇刺,遇刺之后达拉斯市警察局长马上就作调查。中午就有人来找他,说「局长先生,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停止调查作伪证,我们给你钱﹔另一个就是你继续调查,结果是总统先生什么结局你就是什么结局。」警察局长先生也很聪明,一想﹕他们连总统都敢宰,宰个我算什么呢﹖算了吧,还是做伪证吧。所以下午就不调查,开始作伪证。于是肯尼迪被杀当时就成了个谜。
民主制度下人权平等
我们把美国当作民主的楷模,须知金钱是一种权力,金钱几乎可以扭曲一切。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些地方连那种假民主都没有。
人类走到今天,民主理论有几个大的特点﹕第一,没有把抽象的「民主」这两个字和民主作风区分开来。第二,这两者又没有跟民主政治制度区分开。民主可以表现为政治制度,也可以表现为决策制度,可以表现为很多方面。
在此,我们可以大概谈一下,今天人类哪些方面需要民主,哪些方面不需要民主,需要什么样的民主。
在人权问题上,一定要有民主制度,没有民主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封建的,反动的。什么叫人权呢﹖比如你有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存权,我也有﹔你有找老婆找丈夫的权力,我也有﹔你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也有﹔你只要不违法,你有言论自由权,我也有﹔等等。这些东西表现为人权。如果有一个制度,说像笔者这样的可以娶800个老婆,说像其它某个人那样的就算了吧,就别娶了,这是什么﹖这就叫贱踏他人的人权。我有权力娶多少个老婆,那位也应该有权力娶多少个老婆,我跟他是一样的,尽管说知识水平,财富,或者人格可能有不同,但这跟人权没关系。人权就是这样,只要他是个人,他就有这个权力。在人权问题的决策上,每个人都有一票的决策权,而且每个人,不分男女,不分身份,不分种族,这一票起的作用是均等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话说得难听点,在追求上都是绝对的,制度上要实现,而且必须实现,如果不实现,那么这个制度就是反动的。
要区分大民主和民主
另一个,民主是表现在决策上,一到决策上,这个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民主制度它也是要解决一个决策问题的。在决策上,在我们这个社会,人权问题非常重要,但它就是有限的那么几个问题,一旦表决完了,法律确定完了,事情就那个样子了,即使我们大家再重新讨论,还是那几个问题,不会再有多少变化,过去要吃饭,现在也要吃,将来还是要吃饭。所以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太多探讨,而真正需要探讨的是决策民主。一谈到决策民主,这里马上就涉及它的目的是什么,现在西方和东方谁也没有把决策民主和人权民主分开,因此搞得一团糟,决策也民主,人权也民主,大家看到台湾现在就是这样,搞大民主,打个乱七八糟,所以我们说民主没那么简单。而民主一旦用于决策的时候,民主就成了一个双刃剑了,好处和坏处并存。大民主的决策,就是咱们所有人在决策问题上是均等的,大民主的决策导致什么呢﹖导致把最坏的结果滤掉,把最好的结果也抹杀。因为真理的发现永远是从少数人开始的。牛顿可以第一个总结出三大定律,其它的规律的发现也一样,不可能有一天全人类共同总结出来的。比如说,牛顿发现三大定律的时候,我们把三大定律的东西拿出来,不可能全世界的人来表决。大家想想,那表决会出现个什么结果,五花八门。所以说,民主在用于决策的时候,是要把大民主和民主做区分的。
大民主取到一个中间的决策水平,最好的和最坏的都滤掉了。我们都知道,在决策问题上,谁都希望把好的东西留下来,而把坏的东西抹杀掉,为什么要决策民主﹖不就是因为一个人拍脑袋,风险太大吗﹖因此,在决策民主问题上,我们就必需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就是说民主基础之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之下的民主,这样的来回反复,在反复次数无限大的情况下,那么决策的结果是趋于最高值,但是这是理论的东西,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一旦谈到民主决策,就不可能把最高的决策得到。专制的坏处是什么呢﹖可能是最坏的决策,但也可能是最好的结果。比如说,像毛泽东这样的领导,他的决策就是最高的,谁也不行。当然,一旦他犯错误,那也很糟糕。民主可以避免专制或者个人独裁独定可能带来的风险。但民主集中制总可以是中等偏上的,也有可能是最好的。所以,民主集中制是比大民主更进步的一种形式。
决策者不是人人均等
由于决策民主它的目标是追求决策最优化,因此在决策不采取民主集中制而采取大民主的时候,决策就应该在人头上打系数,而不应该人人均等。如果牛顿先生当时和人们一起在力学问题上做决策的话,牛顿先生打的系数是8000,而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只能打个0.05,这个人举了手,乘上个0.05,而牛顿举了手,那就要乘上8000,只有用这样的一个手段来处理,决策民主才可能是高明的,否则还不如专制好。如果这个理解了,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毛泽东时代,人们大骂毛泽东,说毛泽东专制,说是秦始皇,怎么怎么样等等。毛泽东自己也说过,说我是马克思加秦始皇,可见这个家伙坏透了。我们说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毛泽东他在发挥集体智能的问题上,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伤透了脑筋。开始他被排挤的时候,共产党就要完蛋了,也算是他救了共产党,后来决策上又一直很高明,大家很服他,于是在决策问题上,几乎是他说什么,大家就愿意听什么。譬如说,到后来是什么样呢﹖1976年前后时,当中央政治局常委那么多,华国锋、叶剑英、张春桥、邓小平、周恩来等都是常委,但开会时往往是毛泽东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毛泽东说邓小平这事怎么办,那事怎么办,把事给办了就完了。大家可能会说,这还不说明毛泽东专制吗﹖不是这样的,我们要研究历史的积淀过程,那实在是没办法。建国时,按照毛泽东的一套打法,共产党很快建立了新中国。之后抗美援朝也胜利了,这个时候毛泽东的威望达到了高峰时期,然后呢不管开什么会,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每个人都有不同观点,毛泽东说这个是不是应该这样办啊,然后大家就一致通过,就这样办了。毛泽东一看,说这不行,全党智能怎么成了我一个人的智能。后来他采取了这样的办法﹕你们开会我出去,我到杭州去,不行我到长沙去,我去视察去。李锐在回忆当时中国与苏联是不是决定破裂关系的时候,毛泽东就出去办事了,让其它人讨论,然后邓小平主持会议讨论。讨论了三天,毛泽东回来了,说你们讨论的结果怎么样啊﹖大家说有几种观点,有什么什么看法,毛泽东这个时候就讲,我也有一个观点,讲了之后,大家恍然大悟,「噢,你这个对啊﹗」大家都觉得这个太高了,应该实施这个,所以是你没有办法,因为他确实太高了。
因此我们说,要想使民主有通常的结果,必须参与民主的人在实力上在能力上势均力敌,没有这个前提,民主就一定表现为变形,有的变成了假民主,有的仍然是真民主,但表现的形式是专制。所以,毛泽东不是说他要专制,是因为除了他之外的全党智能不如他一个人,你没有办法。在长征时打了几个胜仗,然后打得也比较高兴,然后下次战役一打,朱德他们就排兵布阵,说就这样打,毛泽东说不行,我坚决反对,然后有人说,你毛泽东打了几个胜仗,你也太骄傲了,说我们是按照你的一贯打法打的,毛泽东说那不行,既然你们让我做前敌总指挥,那就得听我的,我说怎么打就怎么打,要是不听我的,我就不干了。
民主集中制比大民主高明
朱德当时就急了,说﹕「润之,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是你们家,那不能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党是要集体决策的,你要服从大家。」毛泽东说得也很简单,「你们要是不服从我,我就不干了。」朱德说「不干就不干」,周围人呢也没说什么,然后就按照集体决策的来打,等到第二天的时候,等排兵布阵的时候,果然像毛泽东说的那样,敌人已经排好了,等着往口袋里钻呢,朱德等人才不得不服,说厉害啊,果然厉害啊﹗这是在开始的时候,后来呢,碰熟了,知道他们的脑袋加一起,也不如他一个人。其实我们说这个问题并不新鲜,也并不是他一个人脑袋有多聪明,而是积累的多了。大家想想,在半导体物理方面,我们几千个人加一起,恐怕也不会是黄昆的对手。不如就是不如,强有什么用啊﹖所以在这里边,我们说民主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总之,我们要知道,首先民主要分决策民主和人权民主,决策民主里边大民主不如民主集中制高明,如果要采取大民主的话,那就一定要打系数,但打系数也不好打,你给谁打高,给谁打低呢﹖也不能说科学家就一定能保证自己的东西对,只要觉得这个结果比较好就可以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