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为美国人鼓掌为哪般?

火烧 2006-11-16 00:00:00 中华文化 1037
文章探讨为美国人取得的成就鼓掌是否合理,强调国家荣誉应归属国籍而非血缘,指出盲目自豪可能反映国力不足与自卑心态,倡导正视差距、团结奋进。

为美国人鼓掌为哪般?

          2006-5-29

今天在一家报纸上读到一篇名为《华裔刘洁成为女状元》的报道,说的是在美国西点军校2006年度毕业典礼上,该校学生刘洁(音译,美裔华人)因为成绩优良受到了总统布什的接见。该报道还刊登了硕大一幅接见时布什与刘洁握手的照片。同时,在报道文字中对刘洁充满了赞誉之意,似乎刘洁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就是中国人的荣誉。由此,我又想起了几年前一位华裔女子在美国政府中被任命为劳工部部长,当时许多媒体也极为自豪地宣扬了一番。

诚然,中国人能够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创造辉煌的业绩,确实值得庆贺和赞赏;诚然,作为一名中国人,能为自己同胞的成就而欣慰,体现了高度的民族认同感,确实应该值得肯定。但问题在于:一方面,我们不能把这种倾向泛滥化,不能把所有与中华民族有血缘关系的人都纳入到中国人的成就的视野。坦率地说,真正算得上中国人的成就的,只能是具有中国国籍身份的人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在为同胞在国外取得的成就而乐观的时候,要有正确的态度,特别是不能盲目地自吹自擂,不能在给他们的掌声中自欺欺人。

    纵然刘洁与那位女部长是纯中国血统,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只能证明有中国血统的人先天条件不差而已。除此以外,并不能为中国人说明什么。相反,一个人的成才,必定要有一定的客观环境作为条件。杨振宁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可能恰恰是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给他提供了保障。但是,杨振宁只是美国人,他的成就属于美利坚合众国。中国能引以为豪的,最多只是再一次说明了中国人的先天智力条件的优越。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杨振宁并没有为中国作出多少贡献。相反,钱学森虽然与诺贝尔奖无缘,但他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毅然回到国内,在艰苦的环境中支撑起中国的科技事业。因此,只需从为中华民族而奉献这一点来说,钱学森是伟大的,他必定会在中国的史册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此外,还可以再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杨振宁只有在美国才能获取诺贝尔奖,而在中国则不行。假如这样的说法成立的话,那么也就是说明了我们的制度还不够优越,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强盛。同样,那些把刘洁之类的人奉为我们的珍宝的人肯定也认识到了美国比中国强大,要不然为什么要以在美国取得荣誉为自豪呢?!但是,把杨振宁的成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把刘洁之类的人的荣誉作为中国人的荣誉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做法实质上流露出对祖国的自信心的底气不足,认为只有在美国取得成就才算是真正有本领的表现。换句话说,这种自豪感的实质是“己不如人”的自卑感。诚然,我们当前的国力确不如人。但是,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正视差距,团结一致,敢于拼搏,自强奋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就在于这种团结和拼搏的精神,就在于不畏艰难、勇于超越的豪迈气慨!我觉得,拿那些可以和中国沾点边的人的成就来炫耀,是一种装点门面的虚荣行为,这种行为正好表明炫耀者的虚弱和无能!事实上,他们根本就不是我们可以用以炫耀的资本——我敢保证,假如中美开战,那位刘洁小姐作为一名军人,一定是代表美国的利益。既然如此,给她点掌声也就罢了,犯不着把她们奉为我们的英雄。

自强才是真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盛,能且只能依靠自己的人民。只有全民族团结一致、自强不息,我们才能开创灿烂的未来!

评论本文请到: http://blog.sina.com.cn/u/118731286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