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论朱元璋

火烧 2011-05-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朱元璋反腐大革命,分析其杀贪官污吏、治吏固国平天下的举措,强调其民族英雄形象及洪武年间经济发展,突出其出身贫苦与反腐决心。

《论 朱 元 璋》  

   

作者:安徽省TL市GR税务师事务所BGH同学

时间: 2011年2月10日  (QQ:767072966)  

   

【引言】  

朱重八朱元璋:一位个性鲜明,特色凸显的中国古代帝王,在500多年前,亲自领导了我中华民族自开天辟地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干戈铁戟的、如泣如诉、气壮河山的那场“反腐大革命”。白驹过隙,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事过境迁,后者来对其一生功过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想说的是:  

   

【关键词】  

治吏,固国平天下,治心,民族英雄,惩制腐败,反腐大革命,无我。  

Management officials ,Govern the country ,Shape thought ,National hero ,System of punishing corruption,Anticorrosive revolution,Without my.  

【正文部分】  

 现在在放一部电视,叫做《朱元璋》,这部电视拍的蛮好的。  

 许多人说,朱重八(朱元璋)是个大坏蛋,和古往今来的帝王一样,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是我想说的是:你们目光短浅,眼光狭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未能透过复杂的社会存在看清其背后隐藏的阶级实质。  

朱老的的确确杀过许多人,元璋性格多疑,晚年大肆屠杀功臣,杀了蓝玉杀了胡惟庸,被屠之人可能在万人以上。  

但,你们有没有仔仔细细地想过:他老人家杀的都是些什么人??老百姓杀了吗?没有。他杀的全都是贪官污吏,地主恶霸,骄兵悍将,鹰蛇狼犬。  

洪武当政的31年中,中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人丁数量激增,国防、外交得以巩固,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都是铁的事实。  

元璋为什么要杀这些人?  

朱元璋出身贫穷(佃户出身,也就是雇农),处于社会最最之底层。其少年时,家乡安徽凤阳发生瘟疫,其父母兄长无一幸免。是用一床草席安葬的(就像<射雕英雄传>上的杨康一样),悲苦啊!  

元朝的黑暗统治激起了这位民族英雄对贪官污吏,地主恶霸的极端仇视,仇恨心理一生未消,不是越来越淡,而是越来越强。  

拨开历史的迷雾,事实证明,这种铁血做法是正确的: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众多昙花一现的朝代,下面,我捡重要的为大家数数:  

1、秦始皇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封建朝代:秦朝(仅仅存在1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2、东晋,西晋。  

3、隋朝(仅存在37年:公元581年—618年)  

4、元朝(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从1279年灭南宋算起,共89年)  

5、李闯王建立的大顺朝(在民族败类吴三桂与清兵分进合进严峻形势下匆忙登基,北京在位一天)  

6、中华民国(1912-1949,共37年)  

我想说的是:所谓政治,所谓治理国家,其最根本的,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最薄弱环节,就是治吏;固国平天下,其本质、其精神实质,实际上只用二个字来概括即足矣:“治心”。三界唯心,心生则万物生,心灭则万物灭(注:此处之‘心’,非哲学上所说的“唯心论”之‘心’。哲学上的唯心论,只承认心,不承认物,所谓“于心执有,于物执无”。“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妄心),以为真实者。” 此处之‘心’当理解为真心、自性、真如、客观存在、客观规律)。  

上述朝代为什么会迅速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政者,内部原因是其迅速灭亡最根本的原因。  

比如: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及太监赵高,大肆奴役天下人民,修葺阿房宫,繁重的徭役、沉重的税赋、严厉的法令迫使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起兵,秦遂亡。  

再来看看元朝:欧洲人最怕谁?蒙古人成吉思汗。蒙古骑兵,疾如飙风,动如雷震,所到之处,苍山为之动色,草木为之战栗,一片血山,一片火海,白骨堆积成山,血流成海,给欧洲造成了绵延至今的战争记忆,欧洲人直到现在,一想起来,还是不寒而栗,就像中国人想起日本鬼子一样。  

可是,这样猛的一个集团,当它1279年消灭南宋后,骄兵悍将开始争权夺利,养尊处优,战斗力有所下降,元朝这个政权开始腐败堕落了。《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被欧洲人视为珍品的胡椒,杭州人每天都要消耗 4740公斤 。”;杭州妓女“其数之多,未敢言也,不但在市场附近此辈例居之处见之,全城之中皆有。衣饰灿丽,香气逼人”——元朝官员如此腐败堕落,这个政权灭亡的根本原因具备了。  

外部原因:元朝统治者这个外民族,大肆迫害我汉族人民,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一开始是准备把汉族人全部杀光(就像日本鬼子当年的想法一样),但是后来想想还是不杀光的好,把汉族人变为自己的奴隶不是更好吗?———如此之奴役我中华民族,这个政权不完蛋才怪。  

有人说,蒙古族也是我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啊。是的,现在是,但在七百年前还不是。在那时,蒙古还未融入我中华民族,只是一个外民族而已(就像现在的小日本一样)。  

再来看看李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陕西人,在其未发迹和刚刚发迹之时和普通劳动群众一条心,紧贴心,心心相印。“均田免赋”等口号的提出,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当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众。  

可是,当所部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之后,他自己不知不觉地堕落了(目前:史学界对自成进京后是否不思进取,腐化堕落有二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他腐化堕落了,另一种则认为自成仍然艰苦朴素,与前无异),其手下众将士开始有了享受天下的想法和做法———政权根基未稳,就开始松懈了,腐败了(灭亡的根本原因)。  

外部因素:此时,敌人的有生力量、主力尚未动——民族败类吴三桂铁骑仍驻守山海关,虎视眈眈;清兵驻扎山海关外,居心叵测,对中原垂涎欲滴。自成的手下大将太贪,为了收刮封建地主的财富,得罪了吴三桂一家,统一战线工作失败,吴三桂反水,引狼入室,开门揖盗,大顺政权败亡,自成兵败身死。  

再来看看中国近代史,看看洪秀全:  

洪秀全,秀才出身,其一生轨迹:一开始精进,革命略有成功、定都金陵后,就开始放逸,逐步地、不知不觉地走向腐败,最后国破身死。  

下面再来看看中华民国:  

国民党在一开始,在孙中山那一辈手里,是真心为人民办事的。可是后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后来又是张勋复辟,军阀混战。蒋光头上台后,在中央,与大资本家相勾结,“四大家族”横行天下,敲骨吸髓;在地方,中央管不住地方,即使有好的利于民生的政策也没有办法贯彻执行,军阀各霸一方,拥兵自重,鱼肉人民。对内,野蛮镇压;对外束手,认贼作父———这样一个政权,吏治无比腐败,“重庆有官皆墨吏”,完全走向人民的对立面,“焦芽败种”,在外部条件的冲击下,最终败走台湾。  

   

【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无数次以血泪陈述了这样一个规律:治理国家治吏是关键,固国平天下唯“治心”。  

朱洪武杀掉了许多官僚悍将,换得的是明朝二百八十多年的基业:值。  

   

元璋的历史功绩、过人之处分析:  

一、与徐达,常遇春,刘伯温等一起推翻了元朝这一外民族的反动黑暗统治,恢复了我中华民族的历史尊严,是一位了不起的、古往今来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  

二、严肃吏治,惩制腐败,除奸除恶,披荆斩棘。为明朝二百八十年的基业奠定了比较牢固的政治基础。  

三、重八系佃户(雇农)出身,而能有如此之丰功伟绩,实为后来者积极向上,艰苦奋斗之动力源泉。  

四、朱元璋出色的军事指挥天才,为我中华民族的兵法将苑画卷又增添了恢宏浓重的一笔。  

五、元璋是我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自觉、不自觉地站在普通人民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封建帝王。重八出身贫苦,虽然后来贵为帝王,但阶级出身还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他一生的政治立场,所以,才有了我中华民族自开天辟地以来最为波澜壮阔的、干戈铁戟的、如泣如诉、气壮河山的那一场“反腐大革命”。  

六、元璋个性鲜明,特色凸显,静水深流,锋芒内藏,气宇轩昂,慷慨飞扬。凡是有个性的人,历史总是非常青睐于他,并为他们在人类社会长河滚滚东流之中划出一道永久的璀璨印迹。  

   

元璋的历史局限性分析:  

一、朱元璋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毕竟还是封建帝王,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二、朱元璋虽然发动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坚定的、最为波澜壮阔的抑制腐败的革命运动,但,其出发点与归宿还是为了维护其“家天下”的利益,是一种自私行为,还没有达到毛主席那种“无我”之最高境界。在重八骑鹤而去之500年后,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发动了比其还要猛烈,还要彻底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白驹过隙,斗换星移,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铁的事实面前,人们又不得不叹服毛主席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 一代名将王震在他临终前发出的“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五十年”的感叹,表达了许多曾经批评过毛主席的老一代革命家的一致心声。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参考文献及相关媒介】  

1、初中《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初中《中国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4、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国革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6、毛主席评秦始皇与朱元璋;  

7、2011年春节电视剧《朱元璋》  

8、《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五卷》  

   

一、毛主席评秦始皇: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历代政治家有成就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都是法家。这些人主张法治,犯了法就杀头,主张厚今薄古。儒家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是主张厚古薄今的。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  

二、毛主席评价朱元璋:  

毛主席在参观古观象台后,沿着城墙走了百余米.毛主席一边笑,一边走.他与警卫员聊起朱元璋当皇帝的故事来.毛泽东说,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他出身贫穷,为了谋求生机,出家为僧.朱家生了8个孩子,只活下6个,4男2女,朱元璋排行最小,小名叫重八.这一年遇上百年罕见的干旱和瘟灾,他的父母和兄长都被夺去了生命.当时年仅17岁的朱元璋埋葬了双亲,便开始了他的游荡生涯.  

     他为生活所迫,在安徽和河南之间往返了七八次,接触了社会,又经游历,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生涯.当时河南南阳和安徽淮南,是白莲教内两大教派活动的中心,出游期间他不可能不接触白莲教.出游返乡后,他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初为步卒,由于他作战勇敢,才智过人,很快被郭子兴收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把这支义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当时他采纳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在群雄中已无敌手,自己称了王.  

    朱元璋”缓称王”的做法,既避免了成为众矢之的,又赢得了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卓越的谋略和胆识才气.  

    朱元璋在平定江南的关键之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中,充分发挥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陈友谅拥兵60余万,楼船数百舨,他采取主动出兵,企图一举消灭朱元璋的策略.朱元璋仅20万人,又都是小船,朱元璋亲临前线,亲自督战,他临危不惧终于取得胜利.鄱阳湖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朱元璋在13年的统一战争中,屡败强敌,消灭割据势力,出军北上,建都南京.在执政的30年中,表现了他光辉的一生,真不愧为一代英豪.  

    他是个放牛娃,开创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上无惯例.他没有什么文化,完全靠他的聪明才智,是他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可以说他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成功的一个典范.他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接着,毛主席又分析了朱元璋不足的地方.毛主席对朱元璋做过精心的研究.他稍停了一下,继续对警卫员说:”我们后人要很好地研究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很好地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吸取他失败的教训.要研究中国悠久的历史,要好好学习历史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