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真情内蕴 行者无疆——袁鹏飞水墨人物写生

火烧 2012-10-26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袁鹏飞以水墨人物写生展现长征精神,创作《吴起大捷》弘扬革命传统,融合写实与笔墨,体现现代水墨语言,关注少数民族人物画,传递人物精神与情感。

  

  马文瑞创办陇东中学

  袁鹏飞

 

  为传承长征精神,军旅画家袁鹏飞创作了《吴起大捷》,以众多军民欢庆胜利的宏大场面,重现了“吴起镇大捷”的壮观。创作的成功让他自信欣慰,但并没有使他忘乎所以。他说,他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从山村到部队,从业余创作到军艺深造,最后成为部队专业创作员,他每前进一步,心中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部队的恩泽,使他如愿以偿地参加了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的学习。在一年多的研习中,他逐渐获得一份清醒的自信。

  袁鹏飞是主张写实主义绘画的画家,以水墨人物见长。水墨写实人物的难点是如何把造型的写实和笔墨趣味结合起来,因为写实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笔墨的表现,这是当代写实主义画家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对西方造型方式的理解和笔墨传统的深厚功力,使他驾轻就熟地运用一种朴素、浓郁而含有充沛感性的笔墨语言,即以丰富的用线、用墨与皴擦相间的水墨样式建立起人物画的面貌。西画的素描造型理念不露痕迹地融入传统绘画的笔情墨趣之中,充分强调了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性,将自己的气质与秉赋在塑造的形象中流露出来,显示了鲜活的当代性。

  在中国国家画院水墨写生教学中,袁鹏飞来到福建惠安、四川彝族、甘南藏族等地区体验生活,画了大量的水墨人物写生。这些表现少数民族的人物写生,既是他有感而发的载体,又是他探索水墨语言的试验田。他以一种现代水墨语言的“修辞”方式,拉近自己与所画人物的距离。在与所画人物对话时,他保持了生活的原状态,找寻的是最能出落人物精神的技法。他强调“骨线”的书法用笔与人物形体结构相结合的表现性,突出了线条的节奏与韵律,又在泼墨和线条互为融合的水墨韵味中传达了对人物精神的种种感受。

 

  解放军报:国画《吴起大捷》

 

  

国画《吴起大捷》

  兰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员袁鹏飞创作的国画《吴起大捷》,已于2006年7月9日晚黄金时段在中央电视台3套节目的《毕业歌》晚会上作了介绍,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进行了精彩点评。

  袁鹏飞去年秋天深入陕北体验生活后,创作了《吴起大捷》这幅作品,并在今年总政举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美术创作班上进行了修改完善。该画反映了中央红军长征

  到达吴起镇取得“切尾巴”战役胜利后军民同庆的感人场面,整个画面人物生动,气氛活跃,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得到了不少名家的高度评价。(轩文)

相关文章

  • 我看袁腾飞现象
  • 相声小段  《有一说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