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超越性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火烧 2014-04-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社会主义超越性的重要性,指出需通过两次超越完成历史使命,分析当前超越意识不足对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以超越性指导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是人类超越性思维与追求的产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的超越性上。社会主义的超越性,一是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弊端的超越上,二是体现在对自身局限性的超越上。然而,许多人往往只知道和重视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而对社会主义的自我超越却不太注意与重视。由于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与对社会主义自身的超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超越社会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就很难超越资本主义的腐朽性。

  二、社会主义之所以需要两次超越,在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即第一次超越是感性直观的,采取的是绝对否定的态度即未能保留资本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从而导致社会主义因缺少个人与社会等多维两极张力,而无法彻底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因而需要第二次超越即对社会主义自身的超越。换言之,社会主义只有通过两次超越,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的过渡性使命。

  三、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超越性的思维、战略与精神,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所向披靡和大踏步前进;什么时候丢掉了超越性思维、战略与精神,社会主义事业就步履蹒跚和危机四伏。因此,能否认识、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的超越性质,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换句话说,社会主义的内在矛盾与运动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不超越资本主义就得不到亿万人民的拥护与支持,不超越自身就得不到亿万人民持续的拥护与支持。

  四、那么,是什么原因影响了社会主义的超越性发展呢?笔者认为,在对世界、历史和规律的认识上未能从客体的视角转为主体的视角,在实践上未能把握和处理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社会主义超越性发展的两大核心因素。正是这两大因素,使亿万人民迟迟未能从国家、社会的主人上升到社会主义实践主体的高度,未能充分发挥出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与首创精神,并使低水平重复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五、今天,超越意识与超越性追求的不足,不仅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面对的最大危险与隐患。以经济为例,从把西方经济学奉为圭臬,到简单照搬市场经济,这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思维与做法,不仅导致一些方面的改革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亿万人民的愿望越来越远,有的地方甚至还落后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这不能不引起党和人民的高度注意与警惕。应当看到,这里有经验不足的问题,但缺少超越的精神勇气,可能是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

  六、把超越性作为认识和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过渡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同时也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高境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高选择。

  坚持超越性的发展思想与发展道路,首先要加快推进哲学上的革命性变革,从世界观、历史观、规律观、价值观上为社会主义的超越性发展提供哲学基础。其次,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与运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抓紧创建社会主义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并从社会主义的角度去深入阐释自由、民主、人权等思想,从而确立属于我们自己的话语权。再次,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亿万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前提和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与创造,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蓬勃向上的朝气、活力与动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