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火烧 2010-06-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从戊戌变法失败到辛亥革命爆发,揭示清政府改革与革命的必然性。分析民族危机、改革失败原因及革命兴起背景,强调历史与现实的相似性,警示当下的社会问题。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  

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遭到了惨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民族危机空前。在此情形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知识分子向光绪皇帝进言变法维新图强。可惜的是,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由于必然触及封建权贵们的利益而遭到当权者的极力阻扰,最后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诛杀“六君子”的惨痛结局而失败。这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仅仅经过了60多天。但它对民众的影响不可低估,它的失败使人们认清了这个腐朽没落的封建政权,是不可以拯救的,要想改变中国的命运,富国强兵,那只有一条路可走,革命。通俗地讲就是造反,推翻清政府。从《大清律》法制的这个角度讲,孙中山先生、黄兴先生就是一个不法之徒。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民主、自由、平等、富国强兵的思想已广布民间,深入人心,人心思变,神州大地干柴遍地。1911年10初,武昌城内的几个革命党造炸弹失手,首领个个外逃,当局将组织名册等收走,然后准备就按名册进行大搜捕,大镇压。几个不甘心被砍头的革命党的新军下级官佐,于是抱着一拼的思路,开始行动。没想到,振臂一呼竟然应者云集,一场革命由此燎原。  

一个偶然的事件导致大清由此玩完,北京城换了主人。  

最可笑的是,大清玩完之后,曾权倾天下的慈禧太后的坟墓都没有保住,被人连轰带炸,掏了个一干二净,还顺带了乾隆皇帝的坟墓被挖,赤身裸体暴尸荒野,真可谓报应。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是民众和历史没有给大清机会,而是大清看不透时局,不能顺应民意,于是就被民众和历史所抛弃。  

当今时代,积弊甚深,官民对立,已近沸腾。此情此景,相较而言何其相似。慎之,慎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