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重塑政府公信力,建人民满意“公仆”队伍

火烧 2014-05-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如何通过提升政府透明度与公众参与,重塑政府公信力,建立人民满意的公仆队伍,强调政府需回应公众需求,实现人民意志。

  5月10日上午,杭州市余杭区中泰及附近地区人员因反对垃圾焚烧项目选址,发生规模性群众聚集,截至11日零时许,现场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5月12日 中国网)

  近年来,随着公众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人民对政府的要求也在提高。虽然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但与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仍相去甚远。应该说,是政府变革的速度跟不上公众意识觉醒的速度,导致政府公信力呈现下降趋势。

  一旦发生关乎环境的事件,公众心理易暴紧张,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能变成角逐对抗。此次杭州垃圾焚烧项目选址从最初的呼吁演变成一种盲目的冲动,透露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警惕、不信任,源于政府行为对公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单方面忽视,政府行为的公开性变得虚无缥缈,如果公众无法对政府行为决策做到知悉明了,那么决策的便民性、服务型怎能得以体现?此时重塑政府公信力,建立一支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公仆”队伍尤为重要。

  作为政府,该如何重塑公信力呢?笔者认为,首要要了解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现代文明的政治和行政伦理。现代政府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应当如何,政府权力来源自哪里,应当如何行使权力,都应以人民需求和现代政治要求在理念和伦理上加以明确。

  其次要将理念和伦理制度化。例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公开透明并全程接受人民监督。

  理念和制度的建立,是政府对公众的公开承诺。取信于民,重塑和提升政府公信力,要防止纸上理念、制度虚置,说到要做到,承诺要兑现,不能以漂亮的理念和公开的制度程序弄虚作假、蒙骗公众。

  人民满意不满意,是判断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因此,重塑和提升政府公信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人民意志,人民赋予政府权力,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监督。

  全方位重塑政府公信力,归根到底是要塑造人民作主的政府、人民满意的政府、经得起人民问责的政府。

  作者:蜀中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