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澜涛:从《新大秦帝国》看商鞅变法与毛泽东革命

火烧 2011-03-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电视剧《新大秦帝国》探讨商鞅变法与毛泽东革命的异同,分析其革命性质、社会结构变革及文化影响,强调暴力革命与文化革命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从《新大秦帝国》看商鞅变法与毛泽东革命  

澜涛        

  

近来看了电视剧《新大秦帝国》,觉得不错,相传这部电视剧遭到禁播,不知是真是假,但是这部曾热播的电视剧确实在各个频道戛然消失,大家不知缘由,众说纷纭。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确实不错,有史诗一般的感觉,纵使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也不为过。怎奈我们的电视机上留给经典影视艺术的空间越来越少,以致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像《蜗居》、《新大秦帝国》这类好剧,在电视上都已经看不到了,不禁令人叹惋。  

《新大秦帝国》是根据小说内容拍摄的,并非是历史的真实描写,然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升华。只要有心,我们亦能从中汲取养分。看了这部电视剧,我还是思考了一些问题的,写出来,与诸君分享。  

(一)商鞅变法是一场革命  

判断商鞅变法的性质,首先应该明确三个概念,即:革命、改革和复辟。革命即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实现社会利益在各阶级和社会集团之间的重新分配,而这种革命由于打碎了以往陈旧的利益格局,必然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所以,革命的形式通常都是暴力的,而暴力革命也是最有效、最彻底、最快捷的革命方式。暴力革命可以抵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以净化整个社会,由于暴力革命是社会大众所积极参与的,所以,革命过后往往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一扫旧社会的贪婪腐朽变得积极向上。这样也与新建立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相适应,而在这种社会风气中,社会的文化结构也将逐渐形成。总之,革命是对旧社会最彻底的改造方式,它毫不留情的打碎了一切陈旧的瓶瓶罐罐,实现破旧立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结构上的改造,是社会的全方位解放。当然,革命通常伴随着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和形式有不同,过去历史中的大多情况是战场上的军事对抗,而在当下社会有可能是街头抗争、小规模的流血冲突或是法制内的政治暴力等形式。  

与之相对的是复辟,既得利益者被剥夺了特权和利益,当然就成了新社会结构的反对派,他们(就阶级而言,不是指个人)无时无刻不诅咒着新社会新秩序,希望重温旧梦,让社会重新回到当初他们享有特权的样子,他们是利益被剥夺的人,解放并不包括他们。即使革命已经将他们改造成新的阶级,他们也与这个阶级同床异梦。一旦他们的愿望实现,那社会的结构又重新回归老样子,这就是复辟。老子有言:和大怨必有余怨。在我看来,消灭复辟力量可能要经三代才能达成。而这必须依赖于文化革命的成功,只有成功的进行了文化革命,实现了对社会文化结构的彻底改造,使整个社会认同于这个新社会新结构,复辟力量的子孙才会皈依这种文化,而复辟力量在社会上成了无源之水,干涸则成必然。  

而改革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由于改革是政治体制之内的行为,它并没有与既得利益集团形成根本的对立,也并没有拿起手术刀,割掉社会毒瘤,它只是对社会利益格局进行微调,纵使和利益集团有冲突,也是小范围的,通常不会像革命那样造成社会的动荡。当然,这里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而不包括假改革之名,行复辟或革命之实的行为。一旦改革想要打破现有的社会结构和体制,流血与暴力也将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商鞅所从事的是一场革命,腐朽的奴隶制在商鞅手中逐步解体,从前卑微的的奴隶变成了“新国人”,而大秦帝国,也开始向封建国家一点一点迈进,开始了统一中华的征程。  

(二)革命带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  

但是,正如前文所言,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打碎旧的制度,改变社会的结构,这样必然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商鞅变法为例,商鞅打破了贵族、平民与奴隶的身份界限,施行按功授爵,奴隶们自然是得到了解放,并且还有机会加官进爵,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的一员。而贵族们不再只是单纯的凭借祖上遗留下来的恩泽便可以窃据高位,当然,老氏族在商鞅变法时期仍然是政坛上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秦国政坛已经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而这样所产生的新陈代谢正洗刷着秦国,老氏族的势力在逐渐萎缩。  

《新大秦帝国》中不止一次提到:老氏族是秦国的根基,但是商鞅变法确是实实在在的动摇了这个根基。那么秦国垮了吗?没有,秦国并没有垮,而是不再单纯依赖于老氏族这根陈旧的柱子,秦国为自己找到了新的支撑力量,扩大了统治基础。  

当然,革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引起既得利益者和在革命中失去利益人的反对,旧的奴隶主贵族不会甘心失去他们的利益,也不会甘心让平民和奴隶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爬到自己头上。由此,一场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三)旧贵族的复辟,民主与普世价值  

复辟者往往有着十分卑鄙龌龊的内心,他们不敢公开叫嚷变法不对,但是他们却善于打左灯向右转,打着红旗反红旗。假意支持变法,暗中破坏。他们寄希望于新君,希望新君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希望借新君之手除掉商鞅,果然,他们的阴谋得逞了,新君即位后,商鞅失去了秦孝公的支持,于是老氏族们开始了反攻倒算,他们纠合了老氏族们用所谓的民主进行逼宫,也就是“四千老氏族民主评议”。终于,力量薄弱的新君妥协了,而商鞅也被处以车裂之刑。  

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商鞅被处以车裂酷刑的时候,“新国人”这些翻身的奴隶们自发的来祭奠商鞅,歌颂商鞅的功绩,这也是对所谓的“四千老氏族民主评议”的最好的回答。由此可以想到一点,难道这些老氏族在商讨如何处刑商鞅的时候不是民主吗?没错,这是民主,那么这些自发的来祭奠商鞅歌颂商鞅,公开与老氏族们唱反调的“新国人”们不是民主吗?这也是民主,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民主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结果呢?可见,民主在不同的阶级则产生不同的结果,剥削阶级的民主就是大家都同意剥削,而劳动人民的民主则是反剥削。由此可以想到,某些整天叫喊“民主是普世价值”的人们,在社会存在阶级对立的情况下,民主能成为普世价值吗?或许说民主是普世价值,但是不同阶级的民主诉求是绝不一样的,甚至可以归结为,对立阶级的民主结果也必然是对立的。  

(四)复辟者的下场与毛泽东革命  

商鞅死了,电视剧到这里也结束了,但历史并没有终止,革命还在继续。电视剧虽然没有表现商鞅死后的秦国,但是在原作小说中却有描写。商鞅虽死,秦法犹存,于是老氏族们乘胜追击,妄图废除新法,恢复旧制。但这下可彻底激怒了国人,遂有“国人皆曰可杀”。于是新君顺应民意,把老氏族们全部缉拿,总共一千多人,全部斩首,为商鞅平反,最终老甘龙连同一千多老氏族在观刑的民众中的唾骂声中被斩首。剧情到此可谓大快人心,复辟终究不得人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空常常演绎着相同的事情。毛主席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虽然被全盘否定了,但是主席的人民尚在,中华热血未冷,历史的车轮终究是要向前进的,可喜的是觉悟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始终坚信这一点。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在各条战线上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首要任务当属启蒙。愿中国能迅速展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启蒙运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呵~前进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