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资本市场经济才有绝对的斗争哲学

火烧 2011-04-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资本市场中的斗争哲学,指出其本质为零和游戏,个体自由导致绝对竞争,反映离散社会特征,强调资本市场的无原则利益追求。

   

跟田嘉力网友聊聊:其实资本市场经济才有绝对的斗争哲学

   

   

资本的市场经济干嘛来?基本都是自顾自地各自逐利。只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般不管洪水滔天。用句古话形容一下,也就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市场经济根本带有自私性,那就必然制造离散型的社会。

   

尽管资本的市场经济,经常也有名目繁多的联合体,但每个人自成一个小社会,基本都是松散型的暂时联合,而且肯定是以即期利益或者预见利益为纽带,只要利益关系突然消失,联合也就不复存在了,人们重归于离散型的生存方式。即使资本市场早已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是如此,甚至有着“以邻为壑”的内在逻辑,所以寻求个体性的不可侵犯。这大致就是资本化市场经济的人文特征。

   

个体自由绝对化的资本文明,正是一场永无休止地追逐利益的零和运动。或者按照主流派的惯用说法,也就叫做“零和游戏”。“零和游戏”的数学特征,实际就是减法原理。减法原理比较浅显地告诉人们,参与“零和游戏”的那种离散型的自由个体,或者也叫绝对自由的“个体社会”,本质上算是一种绝对化的相互排斥现象,也就是绝对化的竞争现象,带有你有我无的运动规律,因此隐含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

   

通俗地讲,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也叫“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且大鱼与大鱼之间,小鱼与小鱼之间,同样存在竞争生存的丛林法则。尽管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在资本化的市场中,往往通过偶尔激化才能表现出来,但这种机理却是永存的。所以,追求资本化的市场共赢目标,往往只是富于幻想的一种长期追求罢了,而且经常显得不切实际,这是不可否论的个体社会的存在形态。

   

离散型的个体社会,反映到文化需求和政治诉求上,同样也有绝对的多元特征,即不以他人为参照,因此只能寄希望于制度维持。但绝对多元的文化需求和政治诉求,必然反映为思想观念的互不融合。这种互不融合,更要命的是排斥讲联系的辩证法,于是就以离散的孤立的绝对的思想交锋为特征,哪有真正意义的稳固联合?

   

田嘉力网友为无法联合而悲哀,正是因为没有深究本源问题。我个人坚定认为,不必为此感到丝毫奇怪,这一切正是资本的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尽管资本的市场经济,表面上也是假惺惺地文绉绉地反对共产党的斗争哲学,但在本质上走得更远、走到极端、走向谬误了,更有一种内在的无原则、无立场、无方向、无善恶、无是非、无理性的只讲利益的绝对化斗争哲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