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铺张浪费是公权私化的特殊表现

火烧 2011-04-1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铺张浪费是公权私化的特殊表现,分析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出国等现象,强调其对财政资源的浪费及腐败问题,呼吁加强监管与整治。

铺张浪费是公权私化的特殊表现  

                                          蜀 道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再次重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之所以讲是重申,是因为同样的强调讲话不知是讲了多少回、同样的中央文件不知发了多少次。同时,之所需要在人代会这样全国最高规格的会议上重申,说明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在全国至少在某些局部地区仍然相当严重。为了集中笔力,以尽可能把问题说得清楚一点,笔者拟就铺张浪费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笔者认为,铺张浪费,绝非人们习惯认为的仅仅是行政支出超标这样简单,而是一种“隐形化”的腐败,是公权私有的特殊表现。  

铺张浪费—钱从何来?  

据权威期刊《学习时报》报导,我国官员一年公款吃喝达2000亿元、公车消费达4000亿元、公费出国耗费3000亿元,这几项公款消费加在一起将近9000亿。如果按财政收入30000亿元计算,全国的公款消费将近财政收入的30%。9000亿是什么概念,也就是每名普通中国人每年花800元左右供我们自己的公仆们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和享用公车。可以修建512大地震灾难中5000万灾民所有的住房,可以在西部贫穷山区修建好万公里的公路,更不用说可以帮助多少至今上不起学的孩子,治不起病的主人。9000亿!不能说不是天文数字。然而,可怕的还不仅在于这个数字本身,而在这个数字可能继续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来,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业已成为各级公务接待的所谓的“时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光是宴中之酒就有许多“讲究”,不管来者会不会喝,都得把酒瓶打开,假如接待不上酒,似乎就不热情,不算招待,甚至有的人还认为是一种歧视,接待喝酒已成了一条潜规则。因为如此,来得都是客,客来必上酒,酒瓶一开,热情的气氛自然来,你来我往,无所不谈,称兄道弟,一瓶酒一般得上百元,好的上千元,喝了一瓶又一瓶,接待标准早就丢到了九宵云外,一桌下来“吃掉一头猪”、“吃掉一头牛”比比皆是……再有,当下“以会招商”、“以演招商”、“以友招商”等各种招商引资的活动可谓争先恐后、花样百出。你请地方级演员,我就请国家级大腕;你请国家级大腕,我就请港台级天后。似乎不把明星请来嚎上两句,就不算有招商引资之诚意。一个小小的穷县城,聚光灯直指九天云外,男女天后东倒西歪、乌烟瘴气。其浮华滥俗之气令人呕吐、铺张浪费之实令人咋舌。  

铺张也好,浪费也罢,没有“老人头”行吗?当然不行。天下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一个三流歌星,伸手也得一二十万,没有钱行吗!然而,钱从何来?俗话讲:吃别人的心不疼,拿别人的手不软。我们的各级官员之所以敢在宴桌上喝得五湖四海、喝得天马行空、喝得忘乎所以;之所以敢不惜耗资千万去请明星大腕、天皇天后,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些个吃的钱、用的全然不是自己掏腰包。究竟是为这些铺张浪费买单?当然是我们的纳税人。政府的公益性决定了它的非生产性,无论是资本主义的政府还是社会主义的政府,概不例外。既然政府是非生产性组织,也就决定它不可能创造出能供自己消费的资金,它最多只能印制资金流通的符号—也就是货币。它的一切支出都只能来自纳税人上交的税收以及公民购买公共服务所交付的资金。  

铺张浪费—谁予你权?  

如上所述,既然政府的一切支出都是由纳税人来买单。那么,该不该支、该支多少,理所当然就应该由纳税人说了算,政府只不过是纳税人公议的具体执行者。这就好比一个东家请一个人代理购置物品,在这个具体的行动上,代理人的购买行为只能是委托人计划的外化,而绝不能是代理人自己的计划。所以,政府财政之所以叫做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性质的公权界定。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政府都要向人代会提交财政预算报告的原因。说到这里,我们就有一个疑问:既然政府支出行为只是纳税人公议的具体执行,那么,政府官员肆意铺张浪费是谁给予你的权力?是纳税人吗?当然不可能!既然不是纳税人,那就只能是政府或政府官员自己。既然是政府或政府官员自己对财政资金可以如斯使用,那就是典型的公权私化,就是典型的腐败行为。  

然而可笑的是,某省一政府官员面对全国9000亿巨额的公款消费,却抛出以下雷人之语: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和公车大多时候其实是政府的必要开支,舆论不应吹毛求疵。为高级官员安排公车和司机是必要的,毕竟中国官员(即使是高级官员)的薪金不高,很难买得起轿车,而轿车恰恰是在接见外宾、参加国家高层会议时所需,因为搭乘出租车不够体面,而出租车往往也不能进入到重要政府机构和部门的范围里,改革开放需要学习考察外国人先进东西,所以一年9000亿公款消费是必要开支;同时担心“三公”消费的新闻若“炒得过火”,可能影响政府部门在人民心目的地位提升。天下竟有如此恬不知耻之人,可谓一大创举。问题不在于这位官员有多么雷人,关键在于这位官员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法律常识,他的这些“阐述”是否在人代会上经人民代表举手表决。既然没有,也就是人民没有给你这个权力,  

那么,请问:你何以可以铺张浪费?
铺张浪费—此风当禁  

晚唐诗人李商隐曾由衷慨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无数事实反复证明:艰苦奋斗必得善果,骄奢淫逸必遭祸端。秦穆公因信奉“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俭治国,借以而称霸诸侯;汉文帝以崇尚节俭,力戒奢侈,遂有“文景之治”。而商纣王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很快便断送了商汤的江山。隋炀帝奢侈腐化,大兴土木、广建园林,最终国破人亡。唐玄宗沉溺酒色,迷恋玩乐,荒淫无度,招致了“安史之乱”,致使唐朝盛世一去不返。所以,铺张浪费不仅关乎一个官员道德之底线,法律之意识,更关乎一党政权之巩固乃至一国天下之稳定。时下铺张浪费之风不禁,小则损政府官员之公仆形象,大则损我党执政之民心基础。是然此风当禁,不仅要禁,而且要以大力气、强手段、硬措施雷厉风行以禁之。  

如何禁?依笔者拙见,非几个“严禁”文件可以制住,亦非查几个官员可以禁绝。当以严立财政支出之法律为禁止之根本,走依法行政之道路。如若斯是,则各级官员纵使可以行铺张浪费之事,却不能有支铺张浪费之资,何以不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