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锋应该有全球眼光,赴国际发展
最近两年,周森锋一直是新闻关注的焦点。最近,有传出并确认他赴异地任职,继续升官的消息。对于年轻有为的公职人员获得生前机会,我们当然应该在第一时间表示祝福和祝贺。但祝福和祝贺之余,我们应该思考:周森锋这样的人才,过早地在大陆基层锻炼和发展,对周本身和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笔者认为,周森锋应学习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的道路,在青年时代培养全球眼光,先赴国际发展,在国际上彰显中国人的竞争力,反过来促进湖北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一,周本人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他是同济大学学士和清华大学硕士,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际上完全能找到更好更大的平台,学以致用。纵观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真正对国家和民族有显著推动作用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对周来说,出国发展,更能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进一步充实和提升自我,因为学无止境,这对他本人来说是更好的事情。否则,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模式和道路在国内发展,虽然他现在很出色和优秀,虽然他现在不搞腐败,但谁能准确预测今后的发展轨迹能,很多后来因腐败落败的官员年轻时代也是清正廉洁、很有作为的。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在年轻时代,就满足于做一个地方中层官员,是不正常的。清华人应该有“厚德载物”的追求。
第二,周的出国发展,对其他的毕业生有利。道理很简单,他把 现有的位置让出来,就可以给其他人创造更多的就业甚至是仕途发展的机会。周是人才,人才只有在最适合的位置上才能把价值和能力完全体现出来。周到地方任职,与同僚们相比无疑有很大的优势,但始终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而且,周在一定成都上挤占了别人上升的机会和空间。因此,周的出国发展,应该会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支持。
第三,周的出国发展,对国家和民族有显著作用。21世纪的中国,正在扮演着全球经济引擎的角色,中国的企业和资本乃至人才,正在大规模地奔向国际舞台,以展示中国公民和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周这样的人才,更应该如此。国际舞台更大、更高但竞争也更加激烈,中国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来为国家和民族乃至世界做事情,而不是还局限于培养国内的地方官员和人才。从这个角度看,周至少应该有赴国外学习和历练的经历。
第四,世界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中国人,具备全球眼光,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国为人类创造价值。倘若周赴国际发展,若干年以后他再回来治理湖北的某个地方,相信当地在招商引资、对外投资和对方开放等工作上,甚至对整个地方运行机制等,都会有更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中华文化有兼济天下的情怀,周这样的人才,实在应该具备。
总之,对湖北省敢于大胆提拔和重用周这样的年轻人的举措,应该感到欣慰。对周本人获得提拔的机会,也应该表示祝贺。时光不能够倒流,周目前也没有机会在专职在国际上发展了,但在忙于地方政务之余,人们还是期待周戒骄戒躁,继续学习和进步,要具备全球思维和眼光,争取机会在国际上进行磨练。因为,是骡子是马,一定要拉到国际舞台上溜溜,有无国际经历是检验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