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眼罩效应”论

火烧 2011-04-16 00:00:00 文艺新生 1031
文章通过眼罩治疗经历,引申出‘眼罩效应论’,探讨人们如何适应黑暗与光明的转变,揭示社会中个体在困境中的心理适应过程,以及适应光明时可能面临的困难。

“眼罩效应”论  

   

有一年我患了眼疾,住院治疗。医生给我戴上了一个眼罩,24小时不允许摘下。第一天不适应。第二天,第三天……就慢慢适应了。适应之后,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别扭了,也就对黑暗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了。治疗时,医生就过来牵着我的手说:“走,去暗室。”  

后来,我经过观察,发现类似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里普遍存在着。  

比如,一个工人下岗了,起初不适应。后来他找到了一个赖以糊口的地摊,也就慢慢地适应了,并不觉得这件事情于自己有什么不合理。  

比如,一个农民被骗进黑煤窑当苦力,起初他也不适应。但是,日复一日的劳作,使他渐渐地适应了,也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奴隶或者牛马了。  

比如,一个主持人被指定主持一个节目,让他天天忽悠观众。起初他也感觉不老自在的。可是,时间一长,他也就适应了,并不觉得忽悠观众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比如,一个教授被拉进一个写作班子,让他天天在报纸上说谎。起初他也觉得不对劲儿。时间长了,他也就适应了,并不觉得说谎有什么不对。  

把以上这些事情概括起来,不就是我的“眼罩效应”吗?哈哈,我也是教授啦,我创造出来一个“眼罩效应论”。  

最后,我想从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再絮叨几句:  

……若干天之后,当医生说我的眼疾好了,给我摘下眼罩的时候,我反而觉得别扭,反而对光明不适应了。这就是说:从光明到黑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黑暗到光明,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这后一个适应过程,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更加困难。就像《法门寺》里的奴才贾桂,因为站惯了,站久了,就不适应坐了。

选自【一个为穷人歌唱的文学博客】:http://qiongrenzhiyou.bokee.com/viewdiary.56431875.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