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毛泽东想起孔子
文章探讨毛泽东与孔子在历史长河中的思想影响,分析两人在不同文明阶段的意识形态奠基作用,强调其跨时空的对话与历史地位。
查阅关于毛主席的资料时,看到他1952年参观孔府、孔庙和孔林。
可能不少人认为,那只是一场普通的参观或考察,但仔细分析之后就会发现那其实是历史性的一幕,是一场巨人之间超越时空的碰撞。
通常意义上来说,把毛泽东和孔子联系在一起的文字并不多,原因主要有:
1、两人的人生实践偏差较大。毛泽东大部分实践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孔子大部分实践在周游列国和构建儒家学说。
2、很多人把毛泽东和孔子对立起来,认为孔子是维护传统,毛泽东领导革命是打破传统。
3、建国之后有段时间,舆论界对孔子持批判态度,比如“打倒孔家店”等等。
当然我这里也不想为了博眼球而发与众不同的观点。
这里我只想说其实毛泽东和孔子有很多差异;
但在宏观历史地位上,两者也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立体史观中大周期律中,孔子奠定了中国农耕文明阶段的意识形态,毛泽东奠定了中国工业文明周期的意识形态。
关于我写的这篇文章,由于牵涉到不少细节,我需要仔细梳理一下,明天发上来,作为《不被理解的毛泽东》系列文字的补充。
十年之前我在天涯论坛写《不被理解的毛泽东》,当时是出于兴趣爱好和满腔热血,试图通过历史巨人的事迹,用另一种方式描述一种历史画卷。
我在《不被理解的毛泽东》系列中并没有将历史巨人神化,而是精力描述他从一个普通人走向历史巨人的过程中面对的难题,包括但不限于:
人生选择之难
笔杆子之难
枪杆子之难
腰杆子之难
重整河山之难
历史设计师之难
很赞哦! (1025)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