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民主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火烧 2011-02-16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民主的起源与未来,分析古希腊城邦地理环境、社会变革与战争对民主形成的影响,结合历史与地理因素,揭示民主发展的深层逻辑。

民主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张亦民

1古人曰:天生地;地生人,“惟天地,万物父母”,“天生万物,惟人为万物之灵。”廖廖数语,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指出了人是大自然产物,人类文明又是通过人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生动表述。

孟德斯鸠认为: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节、耐劳、勇敢;土地肥沃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法国人博丁说:生活在寒节的民族躯体魁伟有精力,性格执着;生活在热带的民族体格矮小,热情而多智。这是地生人的描绘。

魏特夫说:“黄河的泛滥,必然导致专制主义的产生。”这又进一步谈到地理与政治的关系。话虽有些刺耳,被认为是“屁话”,却是“异质化研究”真谛,说明中国封建专制与大自然的联系。毛泽东在1964年8月一次谈话中讲到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时说:齐桓公(公元前685年)九合诸候,订立五项条约,其中一项是水利,行不通,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得通。这段话告诉我们,对专制这个贬词也要作具体分析。那民主呢?

2言民主必称希腊。民主一词,由民与主两字组成。民者,百姓、主者君也(或为官者也)。可见,民主是人民与权力的合成、矛盾对立体的组合。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古希腊,民主指人民(自由民)管理国家。民主产生在希腊,同样与希腊地理环境有关。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东临爱琴海,西临伊奥尼亚群岛,面积为13万多平方公里,倚山傍海,是著名的“城邦之国”,全境四分之三是山地,沿海平原狭小分散,随着人口增加和发展生产要求,早在公元前8-6世纪向地中海岛屿移民,建立起“子邦”(实为殖民地),与“母邦”同为独立地位。所谓“城邦”,就是一个城市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乡村区域,就是一个疆域很小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就形成三百多个城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最大。

民主产生在古希腊,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地理环境使然。古希腊的城邦就是独特自然环境造成的,城邦被阻隔在山海之间,各自为政,在当时条件下,形不成大一统的霸权势力,只有多中心;二是公元前8-6世纪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雅典地区平民发动了对贵族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打击了贵族的气焰,增长了平民的民主意识,使自由民获得抽签的民主办法,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三是通过希波战争(公元前492-449)战胜了强大的波斯帝国,成了战争史上小国弱国战胜大国强国的典型范例,极大地提高了贵族阶层的权威和影响,不仅保卫了全希腊的独立存在,还加速了奴隶制社会的形成,更催生了一个新生的欧洲。古希腊民主就是在生产发展、社会过渡、移民、战争动乱中产生的。

3民主从古希腊产生看到,民主是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平民(自由民)对贵族的反抗斗争的结果。尽管斗争取得胜利后,部分自由民取得了参与国家(城邦)管理的权力,实际上是贵族在过渡到奴隶制社会中的暂时妥协。以后,随着希波战争的胜利和权贵身份的提高,很快地“扫除了奴隶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加速了奴隶制的形成和奴隶经济的繁荣。此后,通过法律规定的“公职津贴”和抽签办法参加所谓“平等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办法,完全掌握在奴隶主手中,谈不上奴隶民主。

希波战争时期正是我国春秋战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并在春秋时已出现井田制,已萌芽着“为民作主”的思想,只是没有产生“民主”这个概念。从社会发展的轨迹看到,民主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型过程中平民(自由民)为伸张正义对贵族统治者的斗争与反抗的产物,绝不是统治者赐予。

4封建社会的民主,集中反映在“以民为本”代民作主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民惟邦本,本固邦定”,就是民本主义的表述。《尚书》中有“王司敬民,罔非无允”,意思是要君主敬重民众,他们无一不是上天后代。民主,在古代就君主,是为民作主的治民者。《孟子》有“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江山为重”,等等,都是以孔教儒家为主的思想家们教君主要善民、重民、尊民的思想,只是限于为统治者提出的一种伦理道德和治民办法,而不是为的民众对统治者提出应有的权利。孔儒倡导的是“君权神授”,民众百姓是不能过问的。所以,孔子把春秋时代“杀暴君、昏君”的争民主运动,看作是“礼坏乐崩”,是“犯上作乱”的“暴行”,因而提出“正名说”。所谓“正名”,就是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分行事,是典型的反民主之说。中国的封建制是人类历史上时间最长、制度最完备的一个国家,也是中华文明唯一不曾中断的人类文明,这既得益于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也有赖以维护封建制度的儒家文化因素起着保障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对上是劝君恩赐爱民,对下是蒙骗百姓,对外是屈辱强权的奴役文化。它对维护封建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统治是有功的,对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是反动的。正如墨子曰:“礼,利君也”一剑穿喉地指出孔子的“礼”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5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民主是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专制制度要人身自由的一个最响亮、最有号召力的革命口号,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但当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资产阶级民主所指的议会制度和公民在形式上享有选举权以及言论、出版等民主权利,实际上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方法。

谁都知道,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政治范畴,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世界上只有具体民主、没有抽象民主,由于资产阶级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掌握着国家政权,有剥削阶级的民主,就没有被剥削阶级的民主。尽管资产阶级民主在历史发展上是一大进步,但毕竟不是多数人的民主,“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确实,“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口号很具欺骗性。因为许多民众并没有看透维护私有制的法律本身就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反民主法制。如果说封建社会的民本主义是与“官本位”结合的恩赐民主,那么,资本主义民主就是以“资本”为核心的金钱民主。

美国是当今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大国,也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它拿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向世界兜售,就在于他能利用其霸权,野蛮也是最不民主的手段,从世界各地掠夺得占全球近百分之三十的财富作资本,养活着他们只占世界百分之五的人口,使那些贫困的公民能通过福利、慈善、救济等措施获得较好的生活保障,从而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所以,资本主义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穷人被剥削者是骗局、陷阱。资产阶级民主的“两面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民主的规律所在。当今一些人想以阶级融合论取代阶级斗争理论,这是典型的修正主义。在斗争规律面前是不存在中庸之道的。

6社会主义民主亦称无产阶级民主,是同资产阶级民主相反的人民民主。它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这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经过革命斗争,推翻了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公开宣称:以民主对人民,以专政对敌人。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同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根本区别。在组织领导原则上,在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的统一。

民主的本质要看党所制订的政策是否符合占绝大多数广大民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工农劳动大众当家作主的主人公地位,而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满足于形式上的选举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两种民主在本质与形式上的根本区别。西方民主更注重于形式上的法治,中国更注重于人的德治(这一点从孔夫子到毛泽东均如此,只是内容不同)。

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因为在消灭阶级剥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掌权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问题。毛泽东在建国后发动一次一次的政治运动,其出发点就在于将社会建成与社会主义民主相适应的人文精神体系,能建立起以“公”字当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划清同资本主义以“私”字挂帅,用丛林法则推动社会发展的区别。最后告别“官国”,废除特权,实现“民主治国”的理念。

7从民主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看到,民主本属劳动者天然所拥有,但被统治阶级接过后,一直成了用来欺骗人民群众的工具。无论是爱民、亲民、惠民的人本主义思想也好,还是资本家的慈善福利民主也好,无不例外的是虚假的民主。因此,阶级社会的民主实际上是极端专制的代名词。唯有社会主义民主,公开提出要通过民主与专政的历史时期,才能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全民民主。共产主义将是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但就民主形态而言,毛泽东设计的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民主。对此,西方那些具有良知的学者,随着所谓“普世价值”的破产,关注着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创新是别具意义的。这是人类社会自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之后,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是集古今中西之大成的,在理论上最完备、行动上最坚决彻底,实践上已取得丰富的经验教训,为世人留下最宝贵的财富。

8阶级民主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民主斗争就是阶级斗争。社会因阶级斗争而有制度演变,因民主斗争而有朝代更迭。

古希腊因民主而兴,也因民主而衰。事实是古希腊取得希波战争胜利后,一方面发展了奴隶经济,确立了奴隶社会,并在地中海拓展了殖民地,建立起海上霸权,奠定了海洋文明为特色的西方文明基础,另一方面,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间从反侵略战争陷入争权夺势的非正义之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终于被溶为更为强大的古罗马文明的一部分。罗马帝国第一次实现了欧洲的大一统,建立起跨越欧亚非的空前大帝国。

也许是上天就决定了欧洲地域并不适宜大一统的王朝统治,古罗帝国经过几个世纪的强势统治,终于在公元五世纪解体,再也不曾出现过大一统的欧洲,并陷入“千年黑暗”的欧洲时代。直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分裂成几十个国家的欧洲,举起古希腊的殖民和霸权旗帜,在新的大陆获得新生的机会,并为新生的美国创造了条件。

9战争是残酷的,但也为传播文明作出了贡献。美国经过世界性移民和反殖民战争获得独立,又通过南北战争而强大。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结束,美国登上世界巅峰,开始与新生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立而存在。民主就成了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武器。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与连续发表五篇评论美国白皮书的文章,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假民主,奠定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基础,大张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志气,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欢呼与拥护。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承认,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在人权问题上处于攻势的主动地位。正是这种政治上的主动,不论贫富强弱的大小国家的首领与政要,纷纷前来中国向毛泽东晋见讨教。只是随着“文革”被否定,中国在民主人权问题上急转直下,变主动为被动。加上苏联解体,美国更加登峰造极唯我独尊。

10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物极必反。美国式的民主必将随着政治、经济的衰退而走到尽头。奥巴马说,美国决不当第二。但事物的发展不是以美国总统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美国走向“老二”之后,当年罗马帝国崩溃的前景,就会降临美国大地。

同样,当今正在崛起的中国,如果按照某些“精英”走上美国式的民主道路。那么,等着中国的前途也将是古罗马的前途和经过百年殖民统治后获得独立的印度前景(指独立后同巴基斯坦、孟加拉、克什米尔的分裂)或20年前苏联自我解体的悲剧。从而为李登辉们所设想的中国将分裂成七八十来块的美梦所言中。

别信“同舟共济”的“中美国”能够强中国、救世界。经济与物质的东西从来不是强国强军的唯一标准。只有将它转化为人民的经济、人民的物质,为人民所掌握使用,才是具有决定性的。这是毛泽东敢于同强势斗争的原因所在,是他的自信所在,是他能强中国、救世界的“神灵”所在。

一山不存二虎,主仆配不成对。美国早在“二战”中就封中国为“G4”之一,封蒋介石为四强首脑之一,抗战胜利后照样丧土辱国,由人摆弄。

11 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孔儒文化只能维护封建制度,救不了现代中国;美国式的民主,更是肢解中国的麻醉剂,亡党灭族的糖衣炮弹。只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才能唤醒人民起来监督政府,避免“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同时也只有毛泽东的民主思想才具有普世价值,是解放人类的思想武器。最终达到“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目的。

2011年1月28日初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