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有必要再说一说GDP

火烧 2011-02-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本文深入剖析GDP的定义、统计方式及其弊端,探讨GDP与GNP、GNI的区别,揭示其在经济结构和社会公平方面的局限性。

有必要再说一说GDP  

   

GDP是现、当代西方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GDP内涵的规则和统计方式不仅包含有一些其它统计方式在所难免的数值纰漏和瑕疵,而且存有自身的诸多弊端。令人感到震惊和悲愤的是,当今一些经济学家故意回避经济结构、经济能力、社会公平等内在的核心问题,洋洋自得的醉心于GDP的数值。这不是在忽悠中华民族吗?本文在技术层面上剖析一下GDP,说一说它的毛病。  

   

一、GDP的概念定义和施用由来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于特定时间之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外国创造的利润收入就不应被计入本国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NP】即国民生产总值。也称本地居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在特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被计入本国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创造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被记入该国的GNP。  

   

【GNI】即国民总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工农业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工业和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并较为准确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价值总量。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 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MPS。其中工农业总产值是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1953年联合国发布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及其附表”以来,历经1968年、1993年两次大的修订,“SNA系统”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为流行的国民收入计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也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经济参数。在当代经济学中,常用GDP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国务院于1992年8月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我国实行“SNA”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也成了我国一个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然而,【工农业总产值】与【GDP】、【GNP】至少有二个重大区别:

1、前者只计算在本国管辖的领土范围内、本国人民所创造的工农业价值。而后二者或跨国民或跨国土计算生产价值。

2、前者的构成(坚持物质财富存量的原则)不含第三产业的产值;后二者的构成(追求市场价值流量的原则)均包含第三产业的产值。

   

   

二、不应迷信GDP  

   

一个国家施用了不妥当的经济统计方式并不是悲剧,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痴迷、追求载荷经济弊端、社会弊端的统计数值时,就会酿成民族灾难。  

   

1、GDP中含有虚列的经济成分  

GDP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于特定时间之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中国境内外企、外资、外商生产的经济价值,虽然可以计算为中国的GDP,但其物质财富所有权却在人家手里,人家能不拿走吗?人家给你创造的GDP数字,你有用吗?  

当着一个国家本土上外国经济力量变大时,GDP中真正的民族经济力量就会相应变小。对一个国家来说外企、外商、外资在其本土上生产的GDP,只是民族GDP外异己的并列部分,只是本国GDP中的虚列部分。  

面对我国“招商引资”的宏大规模,沾沾自喜于混淆着中、外经济数值的本土GDP的增长,这不是阿Q式的自娱自乐吗?  

   

2、GDP中含有荒谬的逻辑成分  

由于GDP只表现现实的市场价值,既排斥现实市场价值的实际经济意义;更排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力,因此不可避免的暴露经济逻辑的混乱和荒谬。例如:  

(1)放任、保护违法犯罪的经济活动要比打击、制裁违法犯罪的经济活动多创造GDP。  

(2)在环保问题上,先污染、后治理要比先防范、后投产多创造GDP。  

(3在资源问题上,掠夺式开发使用要比合理开发利用多创造GDP。  

(4在生产、建设项目上,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要比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多创造GDP。  

(5)因质量不合格,反复生产、反复施工要比保证质量、生产、施工不出废品多创造GDP。  

(6)不顾社会的实际需求盲目上马、重复建设、重复投产要比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科学决策、合理建设、合理投产多创造GDP。  

如此等等的荒唐!有时经济、社会实际的损失越大, GDP的数值反倒越高。  

   

3、GDP不等于社会物质财富  

同一单位时间内GDP的数值与社会物质财富的数值相距甚远!  

总的说社会物质财富是由第一产业即农业、第二产业即工业这两大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创造的,在商品交换中不管其价值量如何变化,不能生成新的社会物质财富。  

GDP囊括第三产业的经济数值。第三产业绝大多数部门的最终产品和劳务虽然能创造市场价值,但不是在创造新的社会物质财富。比如:金融服务、交通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医疗服务、家庭服务、商业消费等虽然能创造GDP,但并未创造出新的社会物质财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由于先天机制的原因,GDP对社会财富的反映只能是曲折的模糊的并包含失真因素的表现形态。GDP中即使对映一、二产业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数值,也“合法”的包容着虚列成分和消蚀真实经济总量的因素。(详见下述)  

GDP不是构成国家富强的基础,社会物质、精神财富才是构成国家富强的基础。  

   

4、GDP不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力  

GDP数值不能真切的反映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GDP表现的不过是当时“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不能代表其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更不能说明其国民经济的结构布局,并不是国民经济能力。实施短期行为依靠畸形的经济结构、粗劣的经济运行质量、乃至靠出卖资源、环境都可以迅速增大GDP。然而在经济上能够支撑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的本质因素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力。这种能力基于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良好的经济运行质量。  

在当今的时代,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必须生成持续发展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必须建立能持续发展的民族生产能力、战斗能力的经济机制。构建独立自主、系统完备、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国民经济体系;强化事关国计、民生、军需的重要产业;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少追求短期的产值、利润,多放眼民族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贪欢、把玩GDP,就是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有资料表明,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国的GDP要比英国本土的GDP大得多;就是满清衰落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时候,中国的GDP还是比日本大得多。为什么中国还要受英、日等八国联军的欺辱?固然其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原因很多。但从GDP构成的原因上看,中国清朝时的GDP是茶叶、丝绸、瓷器,而同时期欧、美、日的GDP构成是工业机器、铁甲舰、大炮。清朝具有的是缺乏持续生产能力和持续战斗能力的肥大GDP;欧、美、日具有的是可持续发展生产力、战斗力的经济能力的强大GDP。二者碰撞,胜负立见。  

现在我国的GDP占世界第二,但这个第二主要是房地产、汽车、出售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纺织品、玩具、烟酒构成的。当代美国、日本的GDP是由信息产业,航天产业,航空产业,航海产业,大型机械制造业,军事装备产业、生物产业和现代农业这些现代产业构成的。依赖该GDP结构:平时可以以经济优势取得暴利、赚取世界的钱;战时可以迅速转为国家的军事实力、打世界的仗。  

我们有什么理由继续痴迷GDP 的数值?  

   

5、“毁元”的GDP  

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延续的物质前提,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然基础。而以透支性的出卖资源、掠夺性的滥采资源、污染环境、毁损生态为代价去换取经济成果,就是在毁坏当代和子孙万代持续生存、发展之“元”。此种GDP越多,对人类延续的危害就越大。  

   

6、“有罪”的GDP  

当黑、黄、毒、赌、假、冒、伪、劣的违法犯罪经济以合法的经济形式出现的时候,同样创造着GDP。类似【三鹿奶粉】一边创造GDP,一边坑害消费者的事例屡见不鲜。  

   

7、“带血”的GDP  

一些黑心的企业主无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野蛮生产、野蛮劳动,用透支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途径牟取暴利。致使生产伤亡事故累累发生。还有为了谋取利润最大化雇佣打手使用暴力看守员工、限制员工自由、强迫员工劳动的案例。甚至有奴役童工劳动生产、奴役痴呆人劳动生产的案例。各地类似【富士康13跳血案】的事例时有发生、、、、、、  

用劳动者生命、鲜血、尊严换取的带血的GDP,是丧尽天良的数值。  

   

8、“赔本”的GDP  

由于(坚持廉价资源、环境、劳动力原因造成的)“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压值低价出口,加之对生产要素的超值高价进口,便创造出赔本的GDP.  

   

9、无效的GDP  

没有实际经济意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就是无效的GDP。如虽已竣工但由于盲目上马而无法投产或交付使用的生产、建设项目、面子工程、逃废债务等。  

   

10、消失的GDP  

由天灾人祸造成的社会物质财富毁损。如由自然灾害造成的房倒屋塌及物质资料的损失;由人祸造成的(“楼歪歪、道酥酥、桥脆脆等”)生产、建设项目的损失。  

   

在技术层面上,上述的某些弊端于GDP中必然存在;某些弊端于GDP中可能存在。就是西方的经济专家、学者也不乏其人揭示GDP概念和形成中的问题,要求修订GDP的价值判断。同时不乏其人提出了“绿色GDP”、“GDP有效积累”的概念。  

在社会层面上,GDP的发展和增大,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能代替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  

而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环境中,“人均GDP”数值越高社会动荡的风险就越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