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孔老二走了,能否带走百姓心中的纠结?

火烧 2011-04-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孔老二从广场失踪引发热议,民众质疑其被挪至国博,认为是封建思想的残留。文章反映当前社会问题,如反腐不力、食品安全隐患及民众生活困境,呼吁改革与反思。
    今日,在一个QQ群里偶然得知孔老二从广场上失踪了,心里一惊:不会吧?随后急忙问群里的管理员,管理员发来一篇文章,阅后得知孔老二确实在广场不见了,但去向不明。国博管理员说去修缮了,可能还回来。当时,我猜想,这个孔老二自从到了广场就没有得到一天的消停,耳朵都快被骂出茧子了吧?而今突然去向不明,一则可能是惊动了朝廷,有人发话让他悄悄走了;再则可能是被正义人士破坏了,砸是砸不动,青铜的,大概喷漆了?活该。猛然想起旗帜网上那个“ 拆”的图片,不免觉得一阵好笑。

    可是,下午打开乌有之乡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孔老二被挪窝了,弄到国博西侧南北庭院的一个什么文化名人雕塑园了。北京晚报大概借助内部人事的话解释说,当初把孔老二放在国博门外小广场是“暂安放”,就是“寄存”的意思。那么,既然是“暂安放”、是“寄存”,为啥当初还搞了一个小型落成仪式呢?为啥还弄了挺大一个官讲话呢?显然是自欺欺人、难圆其说嘛。孔老二走了,我看就是被网友们骂跑了,一个2000多年的封建亡灵跑到中国文化、政治的中心广场来“站岗”,不仅大煞风景,而且遭惹了那么多是非,这个馊主意是谁想出来的呢?这回丢人了。

    其实,一个孔老二算不了啥,问题是可能有人企图借尸还魂,用孔老二的那套什么“忠君”、“仁义”的思想来维持自己。百姓们这些年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屈辱,改革砸了铁饭碗,产业化掏空了口袋,拆迁逼人自焚,信访遭遇堵截,一日三餐无毒不在,几乎每天生活在贪官污吏的欺压和盘剥中,连一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今天一个“被喝茶”,明天一个“被跳楼”,后天一个“被精神病”,听说那个改开的前沿连说点过头话都要“被维稳”,还有他妈的活路么?就在百姓们大气都不敢喘的当口,还嫌不够,把个死了2000多年的封建亡灵又抬出来,百姓岂能不就结?

    近期,心情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感觉“左灯”似乎越来越亮,央视也热衷于唱红了,很多小道消息披露出上层有“左转”的迹象。特别是重庆那个地方好像愈加热闹,肯定的口气也日渐居多,与当初打黑除恶时的那份寂寞和孤单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重庆模式难道真能引领未来中国?忧的是,“左灯”虽然亮起来了,对重庆虽然说三道四的少了,但“左转”的实效依然甚微,特别是所谓“产业化”的呼声还是不见偃旗息鼓,而且剑指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关于民众最关切的反腐,虽然伴着刘志军的落马和年初姜人杰的死刑令又重新唤起百姓的期待,可是,依然不见贪官污吏们有所收敛,中石化“天价酒”更是令人乍舌。看来,反腐难如蜀道啊。对于食品安全来说,近期也是问题多多,从“毒奶粉”到“毒疫苗”,从“地沟油”到“瘦肉精”,从“牛肉膏”到“色馒头”,百姓每天吃的啥?还能健康活下去么?连一向温文尔雅的总理都看不下去了,发怒了吧?

    刚听到孔老二失踪的消息,的确是惊喜了片刻。可是,联想到只见“左灯”越来越亮而不见“左转”实效的现实,和春节以后在强国论坛上有些说话困难的烦恼,以及想起银屏上一张张贪婪无耻的嘴脸,那片刻的惊喜就散去了,又回到令人纠结的心绪中。孔老二真的走了,走的悄悄然,似乎不愿惊动善良的百姓们。可是,这个千年封建亡灵的走,真能带走百姓心中的纠结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