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国博馆每年四月下旬维修孔子像应该会成为惯例

火烧 2011-04-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6
国博馆孔子像每年四月下旬维修或成惯例,与五四运动纪念日相关,体现政治意义。类似毛主席纪念堂定期整修,反映对重要纪念日的重视与维护。
据网上消息,国博馆前的“子孔像”,昨天晚上被搬走了。据工作人员说,是搬去“维修”了。寒江春梦网友就写贴说《天安门广场孔子像的“来无影,去无踪”》,发出疑问“才站立百日的孔子像就需要维修,那也岂不是太“豆腐渣”了?”,认为可能不是拿去维修了。

本网友认为,对于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建筑物或塑像,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维修工程,更重要的是释放出的政治信息。

例如,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那是当年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决议进行修建的,肯定不可能是“豆腐渣”工程。但是,从某某某某年开始,每年的二月底或三月初,毛主席纪念堂就要对外关闭,进行“内部整修”,然后等到三月底或四月初再重新开放。而且,这已经成为了年度惯例,每年的这个时间段,毛主席纪念堂都要对外关闭进行内部整修。这显然不是因为毛主席纪念堂这座建筑物本身的质量有啥问题,主要是考虑到毛主席纪念堂的政治意义,所以必须特别慎重地对待。三月上旬到中旬是“两会”召开期间,这期间若是仍然每天有几万人去毛主席纪念堂参拜毛主席,释放出来的政治信息就不和谐了。

国博馆前的这个“子孔像”,其实也是如此,到了四月下旬,就应该搬走维修,五月中旬再搬回来,无论是否真的出现了必须维护的质量问题。

“子孔像”为什么一定要四月下旬搬走维修?再过十几天就是五四青年节了,同时又是“五四运动”若干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是什么?相关资料介绍:“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按照目前的主流说法,孔子像代表了我国两千年的文化传统。我国两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什么?当然封建社会的封建文化传统,这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当然,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孔子代表的封建文化传统也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但是,就算封建文化传统确有不少可取之处,无论如何,那也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是五四运动要反对的东西。五四那天,中央领导们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大会堂里召开纪念“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的会议,中央政府组织群众活动纪念“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而天安门广场旁边的国博馆门前却立着一座代表封建文化传统的孔子像,释放出的政治信息就不和谐了。

因此,国博馆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维修孔子像应该会成为年度惯例,只要每年还要纪念“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这就像毛主席纪念堂每年二月底或三月初对外关闭进行内部整修一样,只要“两会”仍然是每年三月召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