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息害处多多—兼谈央行的诚信和执政能力
当前加息害处多多
—兼谈央行的诚信和执政能力
熊德银
10月1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表示,今年内,中国不会加息。时隔7日的19日晚,中国央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次重新祭出加息利器距离2007年的最后一次加息,时隔两年又10个月。
8月份CPI3.5%,已连续多个月处于负利率。就一般情况来讲,既然CPI上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加息是再好不过的选择。然而,恰恰相反,此时加息,难以达到政策目标,且害处多多。
一、加息变相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符合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益,不利于外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在美联储推出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10月5日意外宣布调降利率的背景下,中国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屈从美国压力推动人民币升值。
二、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加息,会助推国际“热钱”进入中国。今年6月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9月,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1005亿美元,创今年以来最高单月增幅,而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为2895.65亿元人民币。10月,短短8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由9月30日的2655升至3026点。这,又不得不令人联想“热钱”是否重新来袭?因此,此时加息,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热钱”兑换为人民币会增加市场流动性,抵消加息所回收的流动性;(2)热钱”会助推国内股票、房屋等资产价格,并有利于国际“热钱”今后高位套现,
三、损害经济增长。加息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出口产口价格竞争力。如2007年沿海出口企业大量倒闭。
央行如果没有忘记,2007年,是上一轮货币泛滥的顶峰,多余的货币催生出资源、能源大牛市,进而带动股市飙升到6124点;房地产价格短期内翻一倍,进入一轮顶点;外汇储备由年初的11047亿美元升到年底的15282亿美元。随后,上证指数狂跌至2008年的1664点,仍有大量中国股民高位套牢,国际“热钱”赚得“盆满钵满”,高额的美元外汇储备被美国“绑架”。
其实,控制CPI、避免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办法多多。如:通过压缩政府开支和过度投资、公开市场操作、限制引进外资、打击地下“热钱”等控制流动性,市场资金少了,CPI就降下来了,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自然解决。
俗话说:不在同一个地点跌倒两次。央行是否太健忘?
朝令夕改、一错再错,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央行的诚信和执政能力。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