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德国学者:《零八宪章》是“颠覆纲领”

火烧 2011-01-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德国学者指出《零八宪章》是颠覆性政治纲领,主张废除中国宪法及现有体制,推行联邦制、分权制衡与全面私有化,挑战中国历史传统与社会稳定。

德国学者:《零八宪章》是“颠覆纲领”

塞巴斯迪安•卡伦斯 

   

    《零八宪章》与普通的人权呼吁有着本质区别,它既不是抗议信,也不是人权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一部全面的政治纲领。如同1977年捷克异议分子撰写《七七宪章》,呼吁推翻苏联政权一样,刘晓波及其追随者起草《零八宪章》的实质是要求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解散现有国家体制,而后完全按照西方标准重建政府。该文的要害有三:一是通过“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放弃中央集权制;二是通过“分权制衡”全盘西化;三是通过“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权利……开展新土地运动”推行全面私有化。它不仅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政策的全面否定,更是对中国政治传统的颠覆。
    颠覆核心理念。“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是中国人至今拥有共同民族情感的根本保障,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理念之一。对于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第三大领土面积、56个民族、众多方言的国家来说,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权力是不可想像的。即便是1911年建政的国民党政府也未敢打破这一传统,反而始终在极力将四分五裂多时的中国重归统一。刘晓波宣扬“在民主宪政的架构下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违反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必将导致社会离心和领土分崩。
    颠覆历史潮流。历史上,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在中国的尝试已经失败。刘不但回避了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遭遇失败,国民党政府转向独裁的惨痛教训;也回避了中国在全盘西化的尝试中成为外国势力弱肉强食洒牲品的残酷事实;更回避了30年内战后唯有共产党提出了切实拯救中华民族纲领的历史。刘刻意隐瞒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将政治民主化简化为改变“政府形式”的技术问题,是对中国历史潮流的反动,无疑会引发中国社会的动荡,方便西方侵入。
    颠覆民族产业。刘全面私有化的主张同样极端。尽管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己经使私营企业成为中国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且法律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也进行了明确界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刘仍提出所谓“确立和保护私有财产权利,实行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合法有序地展开产权改革”,其背后指向明显针对国有企业和外国资本。因为外国资本一直对进入中国国有的关键性工业、基础设施和通信行业蠢蠢欲动,刘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开放的主张显然符合西方大财团的利益,它们的最终愿望就是对中国经济全面控制,在中国市场自由进出,保持中国产业技能低下。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保持政治和经济稳定,同时维护领土完整,即便是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对此也无异议。刘利用西方那套理论,完全颠覆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在中国根本得不到支持。
    (《环球视野》摘自2010年12月10日德国《青年世界报》)

    201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挪威诺委会为挽回颜面精心设计的。一个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异见者”,一个曾为中国“民主”和“人权”奋斗的服刑犯,一个在西方眼里压制民意的政治体制,符合西方眼中和平奖得主的“完美形象”。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美国的“帮助”。就像英国历史学家弗兰西斯•斯托纳•桑德斯1999年著书揭露的那样,1963年,正是由于美国中情局的强力干预,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虽呼声最高,终因共产党员的身份而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直至1971年才实至名归。
    今年,因中国政府成功地获得19个国家的支持,西方大为震动。为避免媒体话语权受到动摇,以德国为主的西方媒体随之迅速将中国丑化为“德国纳粹”。因为1935年,德国纳粹政府曾拒绝揭露德军整军备战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卡尔•冯•奥西茨基前往奥斯陆领奖。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今年12月12日,德国将把卡尔•冯•奥西茨基人权奖授予揭露以色列秘密核设施的以色列核技术人员莫迪凯•瓦努努,以政府禁止瓦努努出国领奖,西方各主流媒体对此却全部襟声。
    (《环球视野》第341期,摘自2010年12月10日德国外交政策网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