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应建一支敢打必胜的人民军队

火烧 2010-02-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中国需建立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敢打必胜现代化人民军队,批判当前现代化概念中掩盖剥削制度的倾向,主张以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军队战斗力与人民利益。

中国应建一支敢打必胜的人民军队  

田忠国  

这些年,人们一直不提敢打必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了,而是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到现代化上。国防现代化,本来就不是个问题,因为在毛泽东时代就明确提出来了。因为,在现代战争中,精神只有同现代化的武器合二而一,现代化的武器才能发挥到极致。但是,看看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现代化概念,我们发现,同样是现代化三个字,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之间,却发生了质的蜕变。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一文中称,如果从19世纪40年代算起,中国现代化已经走过了160多年历程,经历了现代化起步、局部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的三个阶段。  

由此可知,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把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定位在19世纪40年代。而这个中国现代化起点的定位意义在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剥削压迫制度,是中国“现代化”的主体。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先生们可能说,他们不是那个意思,而是中国的现代化。其实,在中国主流精英中,这种仅用程序逻辑而抽掉价值逻辑的研究中国政治经济的方法毕毕皆是,其目的就是掩盖他们真实的目标:  

消灭社会主义,恢复剥削压迫制度。  

如果中国以恢复剥削压迫制度为目标,又如何建立一支敢打必胜、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呢?所以,要建立一支敢打必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离开科学社会主义是绝对没门的。或许有人寄希望发生奇迹,从制度上把当兵的爹娘关在当奴隶的笼子里,当兵的为捍卫奴隶笼子敢打必胜。  

如果在七十年前,或许这种希望还有点希望,虽然这希望非常微小,但毕竟有儒家文化的影响,尚有一点点希望,但对于经历了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的中国人民来说,特别是经过文革文化洗礼的中国人民来说,当兵的为捍卫奴隶笼子,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有人可能批评我说,美对台搞大规模的军售了,想起中国军队了,早干嘛来。想叫老百姓为资本家当炮灰,没门。  

在此需要向批评解释的是,我说的是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敢打必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而不是建立在建立剥削压迫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化人民军队。如果是后者,就必然没有敢打必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如果按照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说法,中国现代化的起点是160年前,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现代化原来是西方大炮加鸦片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剥削压迫制度。但从194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结束了中国西方大炮加鸦片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剥削压迫“现代化”历程。  

之后是1978年代,又接续上了被打断的“现代化”历史,使中国重新走了由大炮+人权组合拳下的经济殖民化的“现代化”历程。汉大赋先生在“假如美国人打进中国”一文中,对美国人权、民主和中国精英有一段精妙绝伦描绘:“假如美国人打入中国,他们会立即肢解中国,让中国成为六个国家,并让这六个国家之间互相斗争,而他会在这个斗争的硝烟里面做几件事情:斡旋、捐款、审判、镇压。而我们的有些精英一定会感动得留下激动的泪水,恨不得用自己的泪水洗去自己的肤色和黄种人的基因,说出:多么伟大的美国,多么伟大的普世,多么伟大的人性光芒。”话虽不多,却道尽了美国人权、民主和中国精英的精神本质。当然,汉大赋先生只是“假如”,但是,现实有时候往往对假如给出答案。  

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袁鹏 先生的观点:“从今以后,美国对台售武时就会认真考虑这一轮中国的反应,长远而言,它得调整对台军售的方式方法内容。”  

反复研究 袁 先生的观点(因为 袁 先生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我等草民不能不认真研究),我们发现 袁 先生的意思有这么几层:  

一、中美两国没有本质上的矛盾(这也说明中国国家性质的改变,同时证明中国生产、美国享受的经济循环机制的客观存在),只有相互调适。  

二、调适的范围在“对台军售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说,美国对台军售,在方式方法上只要调适到给中国面子,不激起民众的愤怒就行了。  

三、如果再进一步说,美国对台军售时,把导弹换成炮杖,给足中国面子,民众又不知就里,炮杖就炮杖吧。中美皆大欢喜。  

这样看来,中国要建一支敢打必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还任重道远。  

但是,毛主席早就说了,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虽然任重道远,但还是要建立、必须建立的。  

 2010-2-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