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道幼儿园的童趣题掀一掀改革的门帘子
看官笑俺:童趣题和改革风马牛不相及,纯属天方夜谭。且慢莫急,乘着今晚酷夏这少有的习习凉风,俺就姑妄谈之,您就姑妄听之,说得不对,呵呵,您大可一笑了之。
这道幼儿园的童趣题是:一个农民带着一群狼、一群羊、一大堆蔬菜,要过一条河。河上只有一条不大不小的船,这船一次只能载农民和他带的一样东西。这样问题就来了:把狼和羊留在岸上,狼要吃掉羊;留羊和蔬菜,当然羊要吃蔬菜;而狼是不吃蔬菜的。问题是农民应该如何安排才能使自己和三样东西都安全过河。
正确答案不难得出,为说明问题,俺就写出来仅供参考:
第一步:先把羊群载过去,留下狼和蔬菜;
第二步:再把狼载过去,返回时捎上羊;
第三步:放下羊把蔬菜载过去;
第四步:最后把羊载过去。
大致用农民代表国家权利,羊群代表人民利益,狼群代表既得利益买办精蝇集团,蔬菜代表羊群和狼群的共同利益,估计有点不当,只是想就此作个类比,说明问题。
为什么要过河?自然是发现了更适合这个集体生存的绿洲,这就是改革的需要。改革就是从包产到户调动羊群的积极性开始,符合正确过河的第一步。问题就出在第二步,把狼载过去,返回时没有捎上羊。等完成这个过河的任务后,发现羊群的数量骤减,听着瘦骨嶙峋的羊群的控诉,望着养得膘肥体壮的狼群,农民抽着烟袋锅,陷入了沉思。这个就叫集体反思改革。
反思的结果就是,又发现了一处更大的绿洲,所以还要过河,这个就叫坚持改革不动摇。一个可怕的问题出现了,农民突然发现狼群已不满足吃羊的乐趣,对自己开始虎视眈眈起来,这个就叫西山会议惊暴狼子野心。最早发现这个秘密得是羊群,他们开始向农民发出警报,需不需要羊群的帮助,取决于农民。静悄悄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会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吗?羊群只能竖起耳朵默默吃草。
接下来无论会发生什么,这个过河的童趣题必然始终存在于改革之中,只是衷心希望不要再犯过河中第二步的错误,永远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下次返回时千万不要忘了捎上羊!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