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菜篮子”到底怎么啦?(经济聚焦等2则 “菜篮子”到底怎么啦?(经济聚焦)

火烧 2011-04-26 00:00:00 经济视点 1028
近期蔬菜价格暴跌,田头价低而零售价高,菜农损失严重。分析指出,蔬菜集中上市、流通环节过多、产销对接不畅是主要原因,政府已采取措施帮助菜农解决滞销问题。

 田头价贱无人问,批发行情持续跌,市区零售价却居高不下 

“菜篮子”到底怎么啦?(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张志峰  侯琳良  刘成友  余荣华

人民网 2011年04月26日00:00    来源:《人民日报》     

单位:元/公斤 
数据来源:中国寿光蔬菜网   
制图:蔡华伟
  1角钱1斤的芹菜,2分钱1斤的大白菜……最近,部分蔬菜价格暴跌,引发人们对菜农和菜价的热切关注。从最高10多元1斤的高价时代,到目前几分钱1斤都无人要的低价行情,不过短短几个月。那么,突然出现的蔬菜价格暴跌目前情况究竟如何?面对剧烈变动菜价,各地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证菜农利益?
  零售菜价不低,田头的卷心菜却只能糟蹋成肥料
  湖南长沙五一中路乔庄蔬菜市场人头攒动,家住附近的李女士刚买完30多元的菜,“没觉得菜价有多大变化,还是挺贵。”记者从摊位商贩了解到,卷心菜、芹菜都为每公斤4元,黄瓜每公斤5元,菜价并不算低。
  但在中南地区目前最大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长沙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行情与市区菜场却完全不同。“上个星期运过来的白菜,每公斤4角都没有人买,我们有一车白菜已经进场,还没卖完呢。”连夜从湖北钟祥运来满大货车白菜的金师傅正在排队等着进场,说起菜价,满脸无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多年来农民有种植卷心菜的传统。今年赶上了卷心菜烂市,1角钱1斤都少有人问津。据山东省商务厅监测,近期气温回升,露天蔬菜生长速度加快,上市量大幅增加,加之蔬菜保存期因气温上升缩短,批发价格已经连续七周回落。
  来自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最新数据显示,4月15日—4月21日,蔬菜上市量日平均为1453.99万公斤,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5.27%;蔬菜加权平均价为2.29元/公斤,和上周2.58元/公斤相比下降11.2%,同比去年2.63元/公斤,下降12.9%。本周监测的85个主要品种中,与上周相比有18个品种价格上涨,有40个品种价格下降,27个持平。
  在湖北,4月中旬以来,嘉鱼等多个县市卷心菜滞销,产地收购价最低每公斤不到0.1元。“北有寿光,南有嘉鱼。”嘉鱼是湖北蔬菜生产大县,该县潘家湾镇肖家洲村菜农鲁安家是种植大户,今年种卷心菜27亩。前期13亩卷心菜出售后,开始积压。他记得,去年卷心菜行情不错,每公斤能卖1元多,贩子的车开到地头收。今年贱到每公斤1角钱都没人要,每卖一亩卷心菜亏损六七百元。武汉周边一些菜农将卷心菜送到武汉白沙洲一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每公斤0.2元都没人要。有的菜农提出:只要有人出工上门砍卷心菜,宁愿白送,腾出地来种别的。实在没人要,只能旋耕当肥料了。
  季节性原因导致蔬菜集中上市,在当地造成积压和烂市
  山东禹城市大禹龙腾蔬菜合作社社长霍春亮拥有1200亩有机蔬菜基地。据他分析:近期菜价回落,个别菜价暴跌,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去年菜价高,菜农普遍增收。今年蔬菜种植面积猛增,菜农一拥而上,致使一些蔬菜种类供大于求,菜价暴跌,菜贱伤农。二是去年部分蔬菜有大量库存没有消化掉,与今年新菜冲突。三是今年北方春天气温较高,与南方一些蔬菜上市时间“碰头”。大量蔬菜集中上市,势必影响销路和价格。尤其是大叶蔬菜,不易保存和远销,在当地造成积压和烂市。
  “目前菜价下跌,属于季节性规律,因为本地蔬菜上市,货源充足,就导致价格走低。”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潘彤说,由于今年气温偏高,使得南北蔬菜一起上市,市场货源供应充足,同时运输成本偏高,特别是油价,以及制冷费、人工成本等,导致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滞销。
  湖北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分析:今年新疆、东北等地都扩大卷心菜面积,湖北卷心菜外销量受到挤压。前年卷心菜行情看好,每公斤价格超过1元,比先前平常翻了3倍。一些菜农尝到甜头,开始扩大卷心菜面积。2010年嘉鱼卷心菜面积发展到10万亩,较上年增加2万亩。其中迟熟品种共4万亩,前期上市均价0.25元/斤,部分晚熟品种收购价猛跌,出现销售困难。
  流通环节过多导致产销价格扭曲,需产销对接减少农民损失
  许多市民为何没有感受到菜价便宜?霍春亮认为,过多的流通环节导致菜价较高。汽柴油价格在涨,运输成本就高;即使是农超对接,也有很多费用,比如进场费、促销费、堆头费、条码费,还有其他莫名其妙的费用。这样的话,超市蔬菜价格也低不下来。
  由于农超没有对接,超市的蔬菜经过多道贩子,物流成本大大增加。即使田间卷心菜价格下跌,菜贩也不会轻易降价,为保本,他们宁可少收或者不收田间卷心菜。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毅敏认为,主要是流通环节出现了问题,由于从菜地到餐桌这一过程要经过收购商、二级批发商、批发市场和摊主等数个环节,每一次转手都是造成价格走高的原因。
  针对蔬菜滞销问题,湖南省农业厅表示,正在制定关于加强产销衔接、强化营销服务、发展加工储藏,以及科学合理安排后段蔬菜生产等方面的措施,积极引导菜农进行科学种植,以免造成跟风种植、走不出价高—扩大种植—价低的怪圈。
  在湖北,各级政府、经纪人和菜农等通过开辟新销路、增加收储量等渠道,促使嘉鱼等地卷心菜逐渐走出滞销阴影。4月15日嘉鱼县召开县委常委会,要千方百计帮助农民销售卷心菜,渡过难关。县内一些单位尽己所能采购、储存卷心菜,为菜农分忧。该县每天通过蔬菜经纪人向东北等地销售卷心菜2000多吨。县委书记刘海军四处为菜农“吆喝”。4月18日,潘家湾镇与武汉等地大型超市、农贸批发市场签订一批购销合同。经多方努力,目前,嘉鱼在田卷心菜基本销售完毕。
  山东省商务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市商务主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缓解蔬菜市场供求矛盾,帮助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还将协调食品加工企业与蔬菜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滞销蔬菜进行深加工,制成腌制蔬菜、脱水蔬菜、速冻蔬菜、净菜与保鲜蔬菜等,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尽可能减少农民损失。
   (责任编辑:苏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0rvmw.html
中国蔬菜价格高低“两重天” 产销模式亟待优化
 新华网  2011年04月26日 14:59:42  
中国蔬菜价格高低鈥溋街靥焘 <wbr>产销模式亟待优化
中国蔬菜价格高低鈥溋街靥焘 <wbr>产销模式亟待优化

    

    

    资料图片:2月5日,一位顾客在武汉市水果湖菜场买菜。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

    新华网济南4月26日电(记者刘宝森、袁军宝、吴书光、娄辰)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蔬菜品种产地价格暴跌,销路不畅,然而在到达销售终端后,这些蔬菜价格却让消费者普遍感觉依然“坚挺”。专家分析认为,两端价格“两重天”凸显中国蔬菜产销模式亟待优化。

    对蔬菜价格大幅下跌的最早关注源自菜农韩进自杀身亡事件。4月16日,山东济南39岁菜农韩进在家中自缢身亡。社会普遍推测,诱发韩进之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种的6亩卷心菜卖价出乎意料大幅下跌。韩进之妻韩立霞告诉记者,韩进自杀时每斤卷心菜只能卖8分钱,而按照成本计算,至少每斤0.5元才能保本。

    山东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副处长郭宏伟说,近期卷心菜、大白菜两种叶类菜价格明显偏低,另外有些菜价格有一定下降。

    在中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做大白菜生意20多年的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宋家村菜农王光荣正守着一车白菜发愁。他说:“现在白菜在寿光当地根本无人问津。”

    事实上,叶类菜自春节之后就开始下跌,截至目前已近“谷底”。一些菜农因叶类菜价格过低不得不铲菜换种其他品种。寿光纪台镇吕家村吕祥友去年秋天种了5亩地的菠菜,过了春节就全拔了,没卖一分钱。

    郭宏伟说,当前叶菜价格过低,主要是由于前期北方低温天气造成蔬菜收获期延长20天,大棚菜和南方蔬菜上市时间重叠。此外,去年库存集中出库也是原因之一。

    然而,在超市和集贸市场,蔬菜的零售价给消费者的感觉却大不一样。

    记者在济南山东省体育中心附近一个菜市场上了解到,大白菜和卷心菜均为0.5元/斤、黄瓜1.3元/斤、西红柿2.5元/斤。摊主修长亭告诉记者,这两天市场上的菜价是跌多涨少,但变化幅度并没有特别明显。

    郭宏伟说,与以往同期相比,山东当前蔬菜价格的总体批发价格不算低,根据监测,现在所有蔬菜的平均价格每公斤2.9元,去年同期由于雪灾原因每公斤达到3.5元,具有可比性的前年价格在2.5元-2.6元。

    修长亭说,由于从买到卖要去掉损耗,加上塑料袋等,每天下来很辛苦也没有太多利润。

    同样这些蔬菜,在超市里的价格更高。济南某超市营运部经理赵女士说,超市事先要检测农药残余量等指标,并且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去泥去坏叶等清理,每天都会及时下架没有销售完的蔬菜,这使蔬菜的质量总体要高于菜市场中的蔬菜。此外,超市里进行包装的保鲜膜、塑料袋、标签等都会增加成本。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分析认为,“卖菜贱、买菜贵”现象主要归结于三点原因:一,现阶段各品种蔬菜集中上市,造成市面上蔬菜供应增加,蔬菜收购价格下降;二,从菜农到消费者之间包括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到过桥过路费、油费、各种税费、批发费、零售费、摊位费、管理费等层层加价;第三,产地与消费地的距离较远,燃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终端市场菜价下降有限。

    “中国农业生产模式就是一家一户,没有这么多环节,蔬菜的产销对接不到一起,必然形成蔬菜从产地到市场的加价。”郭宏伟说,从济南拉一车卷心菜到天津,来的时候空车交通费170元,油钱80元,拉回去,按照绿色通道的优惠省去交通费,油钱多一些,收购价格每斤0.16元,卖价每斤0.3元,一斤菜赚不到0.15元。

    郭宏伟认为,整个蔬菜流通环节总体上盈利水平都不高,不可能存在暴利,因为搞经营的都是个体工商户,进入行业的门槛非常低,竞争是公开的,不存在暴利产生的条件,不是垄断行业。

    对于不少农户将菜铲在地里,放弃销售,山东省商务厅调查农户发现,基本上每斤0.1元以下的菜,农民就不愿收了,因为收菜需要成本。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蔺栋华认为,价格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价格上涨将由消费者消化。中间商的利润率可通过价格的调节来保证基本固定,从而菜价虽然在菜农手中大幅下降,但到了消费者手中时由于固定的成本上升,消费的感受要小得多。

    周思然建议,首先,针对终端市场菜价高的情形,精简中间环节,减少蔬菜产销之间的环节,由产地直通零售;其次,及时发布蔬菜市场供求信息,打破信息不对称机制,健全菜农保险机制,增加农民在种菜成本方面的补助,建立救助机制;第三,严厉打击炒作行为,细心指导菜农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力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专家还认为,当前中国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亟待改变。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王淑芬说,中国蔬菜种植还是以散户为主,组织化程度太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应倡议多成立一些合作组织,一是提高议价能力,二是可以科学安排种植,提高种菜技术含量。

    郭宏伟说,一家一户的生产很难与大市场的对接,比如超市做蔬菜销售需要一定的销售规模,不可能直接到农户家直接收菜,这也导致蔬菜产销衍生出了很多环节。如果真正实现工厂化,庄园式生产,达到农贸市场的销量需求,田地里的菜就可以直接进入市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0rvmg.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