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办公大楼闲置是谁之过
崭新的办公大楼门可罗雀,有的一放一两年;搬进新办公大楼没几天,又匆匆搬了出去……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仅今年以来就有江苏、广西、河南等多地出现新建办公大楼闲置现象。(新华网7月24日)
修建政府办公大楼,是要根据原办公房屋的好坏情况,确需新建时,报上级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但新建成的办公大楼却无人入住,甚至搬进又搬出,这到底是何原因呢?造成新建办公大楼的闲置又是谁之过呢?
笔者认为,一是借题发挥。新官到任,除了实行新政之外,还得为自己的队伍创造好的办公环境,都想为自己和他人修建一处高大而辉煌的施政场所。因此不论原办公条件咋样,就以建政务服务中心、群众活动中心等为民服务的场所为幌子大兴土木之工,为自己建舒适之地。二是树自身形象。有的领导新到一方任主要领导职务,总想让自己的形象在下属面前显得高大一些,就以原有办公房屋陈旧需改造、或现有办公房屋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名义哄骗上级,新建高大豪华的办公大楼。
无论是何借口和理由,新建的政府办公大楼大多是新占的良田,使用的是国家的财政资金。因为与当初建房的理由不一致,在“风声紧”的情况下,不敢搬入到新的办公场所,只得望楼兴叹。或为应对禁令,一些单位开始对刚建成的办公楼进行“再包装”,或对新落成的办公楼超标办公面积进行重新砌墙做隔断。这些多层次的浪费,会让老百姓对政府产生何种看法呢? 当违规办公楼被发现查处时,“集体决策”往往成了很多地方的一块挡箭牌。这能挡住中央反四风的决心和行动吗?
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发出的《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新建楼堂馆所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规定,坚持用制度进行管理,从审批环节就把违规行为挡住,而不是领导一句话就让所有环节开绿灯,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直接对‘一把手’问责,甚至是一票否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刹住这股不正之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精神才能彻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