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公信力已经尽失--卫生部的发言说没有阴滋病

火烧 2011-05-0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卫生部否认阴滋病病毒存在,称无传染风险,但患者群体质疑,钟南山院士表示非单纯精神因素。事件引发公众对公信力的质疑,类似非典时期瞒报问题再次浮现。

            卫生部的发言说没有阴滋病,而钟南山院士说非单纯精神因素所致 

钟南山本人昨日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怪病)不是单纯精神因素所致。」但具体内容则要到研讨会当天才能公布,他同时表达「感谢新快报所做的工作」
这一群「患者」认为自己感染了一种「未知病毒」,但临床报告却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他们怀疑自己已感染给周围亲朋好友,对感染途径却完全摸不着头脑。对疾病的恐惧、对亲朋好友的愧疚、对未来的绝望,让他们活得痛不欲生。
   自今年初接到他们的求助以来,新快报一直在关注,并以《他们,到底得了什么病?》为题报道了这个阳光下的「怪病」,独家披露出卫生部启动京粤等六省市调查,同时成为全国首个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三小时的媒体。
   与此同时,新快报的报道还引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强烈关注。3月25日晚上9时许,钟南山致电新快报记者表示对文中报道的「患者」遭受的痛苦和未来命运十分关切。请新快报代为招募「患者」,抽取血样进行检测研究。当晚,新快报记者即通过电话和QQ与多名「患者」联系,1小时左右已有多位「患者」有意参与此项研究。最终,新快报成功为「患者」及钟南山研究团队「搭桥」。 

  下面是卫生部门给的解释,两者根本不一样。这让我想起了非典时候,卫生部门同样无视人民生命,欺上瞒下,非得说没有非典,直到死了那么多人以后才不得不报。

卫生部称不存在所谓阴性艾滋病毒 公众无需恐慌

    中新网4月11日电 “没有所谓的‘阴滋病’的说法,也没有‘阴滋病’的病毒,公众不需要恐慌。”对于近期广受关注的“阴滋病”事件,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今日作出如上表述。

  卫生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防范细菌耐药有关工作情况。有记者问及中国内地有关“阴滋病”的状况,邓海华回应称,这个人群都没有感染艾滋病,也没有所谓的“阴滋病”的说法,也没有“阴滋病”的病毒,公众不需要恐慌。

  邓海华进一步解释说,这一人群所患的不是某种传染病,相互之间没有传染,而且人群是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走到一块儿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关系,密切接触者也没有被传染的情况,公众对这一点也不需要担心。

  对于媒体报道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病毒研究所一位科研人员发现了病毒,邓海华表示,这个情况正式通过官方渠道向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病毒研究所进行了解,当事人说从来没说过这个问题。媒体也说当事人从来没有公开过发现病毒一事。病毒所的正式答复是,这是媒体的误报。

  “如果这家病毒研究所真的发现了新病毒,与传染病和病人相关联,应该尽快地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部门联系,我们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可以主动地和这家研究机构取得联系,我们要为人民的健康负责。”邓海华强调。

  “我们非常理解这个人群目前的痛苦和压力,对于整个群体来说,我们解决了这不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但是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他们认为他们确实承担着心理上和身体上的某种病症,我们的意见,这个人群的每一个个体都要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我建议也包括可以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和精神科的医生,向他们寻求帮助。”他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吴尊友对此表示,2009年到2010年在全国调查了59个人,结果排除了艾滋病,也排除了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可能。今年2月份至3月份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中国疾控中心配合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广东等6个省市,对认为自己有不明原因传染病的上述人员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再次排除了艾滋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可能。

  吴尊友说,调查的40个人当中,有17人有其他疾病,比方说有抑郁症、结核病、荨麻疹等疾病,但都没有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有共同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因为传染性疾病都有一些特点,都有传染性,有家庭和场所的聚集性,所有的调查都排除了新的传染病的可能。这些人不排除有精神疾患和心理疾患的可能。

  “我们在调查过程当中有精神疾患的初筛量表,提示这些人焦虑情绪比较严重,人际交往方面猜疑、不信任、固执的特征比常人高,不排除精神疾患和心理疾患,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明确诊断。”他说。(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