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美国统治下的“公平公正”世界一瞥:1位以色列士兵交换1027位巴勒斯坦人……

火烧 2011-10-2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美国主导下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以1名士兵换取1027名巴勒斯坦人,凸显所谓公平公正背后的不公。强调以色列长期关押巴勒斯坦人,引发对国际正义的质疑。
 日内瓦公约的第118条中规定:“俘虏在实际的敌对行为结束之后必须毫不迟延地予以解放,而且必须遣返。在结束了敌对行为的纠纷当事国之间缔结的协定中没有此项规定的情况下,或者没有这样协定的情况下,各扣留国应根据前项规定的原则,毫不迟延地自行制订出遣返的计划,并必须加以实施”。

美国西方及其追随者经常吹嘘它们的理念先进、制度优越,理应充当“世界警察”,保证“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人道公正……”。

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有关中东战争的一点事实和简单明了的数字吧!

2011年10月18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将5年前被俘的以色列士兵吉拉德·沙利特移交给埃及情报机构,巴以换俘协议开始执行。

  2006年6月25日,哈马斯下属3个武装派别突袭一处以军哨所,打死两名士兵并绑架了时年19岁的以士兵吉拉德·沙利特。巴武装派别借此向以方施压,要求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为营救沙利特,以军从6月28日开始对加沙地带展开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并一度抓捕了包括巴内阁部长和立法委员在内的60多名哈马斯官员。面对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巴武装派别坚称不会释放被俘士兵,而且借此向以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用沙利特换取被以关押的1000名巴勒斯坦人并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然而,以政府坚称不与恐怖分子谈判。在7月4日巴方设置的最后通牒到期后,以军大举进攻加沙地带,巴以冲突随之升级。此后,以军反复进占加沙地带,整个行动持续4个多月,共造成40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尽管巴以双方于同年11月25日达成停火协议,但以被俘士兵沙利特并没有因此而获得释放。

  军事行动解救被俘士兵失利后,以政府还一直试图通过换俘方式换回沙利特。在埃及和德国等多方的斡旋下,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就交换战俘问题进行了多次间接谈判。最后,经过艰苦的谈判,今年10月11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终于就释放战俘问题达成协议。10月12日,以内阁紧急会议以26票支持、3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这一换俘协议。

  根据协议,以色列将释放1027名关押在以监狱内的巴勒斯坦人,以换取被哈马斯俘获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交换战俘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以方释放477名巴战俘,其中包括27名女战俘,巴方释放沙利特;第二阶段,即以方在执行第一阶段释放行动后的两个月内再释放550名巴战俘。但是其中有许多人并不遣返回巴勒斯坦,而是被长期放逐到其他国家。

  据巴方统计数据,目前仍有6000多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关押,其中数十人已被关押超过25年。

——小计:以色列死亡2人    巴勒斯坦死亡400多人

                  以色列1人 交换巴勒斯坦1027人


1983年11月2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和以色列开始交换战俘,24日,双方完成战俘交换工作。在这次交换战俘中,以方释放了被关押在黎巴嫩南部安萨尔集中营和在以境内的约4500名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作为交换,巴方释放了6名以色列俘虏

1985年5月20日,巴以双方同时分别在日内瓦、加沙和纳布卢斯三个地点交换了战俘。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在国际红十字会代表的主持下,巴方在日内瓦国际机场释放了3名以色列战俘,以方在加沙和纳布卢斯释放了1000名巴勒斯坦人和153名黎巴嫩进步阵线战士。2004年3月在以色列“定点清除”中丧生的哈马斯创始人艾哈迈德·亚辛就是在这批交换战俘中出狱的。

——小计:以色列9人 交换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约5653人

——合计:以色列10人 交换了约6680人 


为什么中东问题60多年还解决不了,双方人数悬殊如此之大?因为在交战双方实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这本来就是一场强者对弱者的屠杀——像100多年前西方列强屠杀中国人一样;像今年美国北约对利比亚人的屠杀一样!更因为以色列有“公平公正”的“世界警察”黑老大美国罩着。现在美国还在不遗余力地阻挠巴勒斯坦正式加入联合国,而且这是它的一贯立场。请看:

新华网北京2009年1月9日电

    背景资料:近年来美国在联合国就中东问题行使表决权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王龙琴

    联合国安理会8日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在表决中,美国投了唯一的一张弃权票

    长期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由于对以色列的偏袒,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中东问题特别是巴以冲突问题进行表决时多次弃权,甚至不惜动用否决权。        

    2000年10月7日,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使用武力并造成人员伤亡,要求它立即停止暴力行动。表决时,美国投了弃权票,其余14个成员投了赞成票。

    2000年12月18日,安理会就关于向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派遣联合国保护部队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只有8票赞成。由于包括美国等7个安理会成员投了弃权票,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2001年3月27日,安理会就不结盟运动成员国提出的向巴勒斯坦派遣联合国观察员部队的提案进行表决。由于美国使用了否决权,提案未能获得通过。

    2001年12月15日,美国代表团不顾绝大多数安理会成员国以及埃及等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呼吁,以“巴以的双边问题不适合在安理会讨论”为由,行使否决权,使安理会未能就设立中东和平监督机制问题达成一致。

    2002年12月20日,由于美国反对,安理会未能通过一项谴责以色列军队杀害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决议。

    2003年9月16日,美国在安理会否决了由叙利亚和苏丹提交的要求以色列不要伤害或驱逐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提案。美国认为,这份提案仅仅要求以色列不要伤害或驱逐阿拉法特,是一份“不平衡的提案”。

    2004年3月25日,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安理会在当日进行的表决中未能通过一项谴责以色列暗杀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的提案。

    2004年10月5日,由于美国使用否决权,安理会在当日进行的表决中未能通过一项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从该地区撤军的决议案。

    2006年7月13日和11月11日,美国在安理会的表决中先后两次行使否决权,否决了由卡塔尔提交的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决议草案。


天山金推荐阅读:
  • (原创)西方的悖论2010-12-09 00:45:45
  • (原创)最没有资格说话的就是西方列强! 2011-10-23 05:19:15
  • (原创)利比亚人殒命千分之三,西方换马基本成功2011-10-21 11:47:16
  • (原创)屠杀印第安人、中国人、南联盟、利比亚……残 2011-10-07 12:29:58
  • (原创)巴勒斯坦入联是考验公平正义的试金石 2011-09-29 01:15:02
  • (汇编)双手沾满世界人民鲜血的“世界警察”原形毕露2011-09-26 15:23:37
  • (引文)“9.11”十周年,重温毛主席的《别了,司徒雷2011-09-13 14:33:44
  • (原创)奥巴马大放厥词,坚持强权政治、霸权主义2011-09-13 14:24:10
  • (汇编)受害国土耳其坚持原则,霸权主义以色列有恃无 2011-09-07 01:41:44
  • (原创)60多年的巴以争端——“恐怖”根源,美国噩梦 2011-05-21 01:33:28
  • (简评)美国是国家恐怖主义、侵略战争罪犯——看奥巴 2011-05-03 00:33:35
  • (简评)美国支持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2011-04-28 00:34: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