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庆父死了以后——拉登不死

火烧 2011-05-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庆父与拉登的对比,反思击毙敌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强调精神与行动的重要性,批判空谈救国的无用,倡导实干精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乃是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彦语.既便是未曾读经的下里巴人也晓得庆父不是个好东西,把个文物昌明的鲁国折腾的一厥不振,从甲级公国跌入末流.而在深受名教浸*的读书人看来他确是乱世臣贼子的示范.是坏了这天地间正气的元恶.自古而今,凡文章史乘述及庆父,概莫例外.我并非庆父的死党,要为他正名,也不曾得了他什么好处,要为他粉饰.所以写下这篇题目,只是觉得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尚保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思想,乱给人扣庆父的帽子实在不可称的上明智。此外托古演今。诉说心中的三个疑问。

其一,庆父死了以后,鲁难就接迎刃而解,鲁国就转危为安了吗?当然不是。鲁国的国灭就是明证,虽说鲁国的灵光殿于诸侯的宗庙最晚倒台。而时至今日已为陈迹。庆父死了以后,不久又有季孙氏专权,闹出三桓之乱。中兴重光不过是史家的曲笔。鲁国非因庆父而失其鹿。也并非在此之后没有发愤图雄的机遇。可惜自己不能把握,别个大臣也不提醒。只是一个劲的叫嚷: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言下之意。庆父已死,鲁国可以高枕无忧矣。以为首恶之人一旦身死所有麻烦就能迎刃而解从来都不是问题的解决,也许恰恰是麻烦的开始。如今美国击毙了拉登。举国若狂。都言从此美国再无敌手。美国真正走出9.11阴霾。其蠢,尚不及两千多年以前的鲁国。他不知道有一种失败叫击毙,有一种胜利叫牺牲。美国人打死了拉登,还全世界的炫耀。其行为恰恰成就了拉登的烈士形象。拉登是怀有必死决心的殉难者,他的存在不在于赢得一场力的较量,而在于抗拒全然不能抗拒的失败。生死是一种形式。美国所依仗得不过是其部队精锐,战术科学,装备精良。试问,这些东西能杀死一种精神吗?除非他杀掉所有被压迫国家不愿做奴隶的人或者改变其全球的霸权。否者拉登不死。

其二,空谈“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能救国乎? 中国人,每遇不平或者国难.就会有一群人大展诅咒长才.给庆父设计几套骇人的死法或死于心诛,或死于天谴,或死于暗杀,或死于恶疾.执行的责任,或归于鬼神,或归于病毒,或归于义士.此外别无二手的准备.倭寇侵华日炽之时,远在重庆后方的文人学士,小脚太太们为表仇寇之心.常常**于广场,举着五颜六色上书反日标语的旗帜,在沿街墙上刷出反日救亡的口号.有发明家将"打倒矮倭"中的矮倭倒书,以为仅凭这般独一无二的创举便能拜日寇于千里之外。不免显出洋洋得意的神态,仿佛中国也就真的得救了。照例的呼一通口号,等到日中时分.人群就渐渐散去.广场上空余满地的废纸垃圾和几个善后的工人学生回学校上课.太太们聚集一处打麻将抽鸦片.而官员却可巧立名目大吃救国餐了.但徒托空中言究竟无补于时艰.胡适博士也不再倡导以德服人.似乎是因为既然以经表现出十足的恭顺.而日寇竟不能以平等之友邦待我.还要用炮来打.救国的方子只有实干,学生去学习,战士去战斗,医生医病,唯有姨太太小蜜无用,可以从良。

其三,庆父一定要死吗?或者是以何种方法去死,鲁国的大夫好些是希望.普通小老百姓因为是不读经的粗野无文,简直冷血的一群.未必思想觉悟能于士大夫等量齐观,故做沉默状.这沉默多半还因为庆父活着的时候天下大乱.其实天下何曾太平过.代代如是,庆父死了之后也未必不如是.老百姓只需安份守己.输捐纳税.举着兵戈来赴死.至于赴哪家的死?自己是做久鲠王师的叛兵,还是克定靖难的王师.百姓多不关心,后来一种声音就多起来了.简直覆盖掉所有异见和沉默.庆父成了全民公敌.子孙后代都要与之切割决裂.士之贤者,儒家二号人物孟子就大骂这位祖宗是乱臣贼子.以孝为纲的儒家却不以为意,反道赞他的忠,儒教随标榜其志在青山,不在庙堂,仅此一端便可粉碎几千年精心编制的谎言。老百姓表现出的憎恶甚至逸出一般士大夫.何以在庆父死后朝野舆论对于某人的评价达到罕见的一致性呢?这全拜了文字书本的功劳。中国人素来敬惜字纸。简直达到了迷信的程度。读书人自不必说,虽然也有不信书的,骂祖宗的孟子就是其中一位,还有把读书当做获取功名利禄颜如玉的敲门砖的。但大体是深信不疑,就是一般小老百姓也向来可欺,敬畏天命大人之言.“小人”什么都不信,所以是坏人。为圣人君子甚至他们的奴才所唾弃,是不足道哉的。西方人言中国没有全民信仰的宗教。看来不确切。中国人信仰文字传统。实为拜物教的极原始的一种。圣人立书在前,君子鼓吹在后。就由不得百姓不信。不信就是小人。要被驱逐出奴隶的行列。然而他们不知道历史也可以窜改.圣也可能是作假的高人.而且圣人作起假来仿真度更高,更不亦为一般人识破.所谓小盗窃玉,大盗窃国.其更高明者还可以窃史,窃人心哩.所以在没有任何图片或者视听资料直接有力证明的情况下紧凭奥巴马的几句话.很多人就相信拉登死了.因为在很多国人眼里是把奥巴马看作圣人的.正是看破了官修史乘的水分与维新。所以鲁迅先生号召那些希望窥见历史真相与在故纸堆里寻找救国道路的青年人不妨读读野史。本朝人记本朝事为最宜,作者与历史事件的发生相隔不宜太久。野史虽不及正史规范也略输文采,可却不失历史的原味。又因为年代相隔不久,大家的意见还尚未统一成一种权威假象。亲身涉世的人们多建在。更不易公开作假。

我们的有心人如今记录下种种疑问,并非要藏之名山,流布后世,确实希望几千以后我们的子孙不会众口一词的大放厥词曰:泽东不死,国难未已。我们清楚的知晓几千年以后我们的思想也许是“非主流”的。甚至被冠以保皇顽固的帽子。这个帽子现在已经压得有些同志喘不过起来,可是我们确信是在发出对于我们所属时代的最强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