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信服毛泽东的理由
给你一个信服毛泽东的理由(上)
不用讳言,我是毛泽东的崇拜者,算不上左派,我在乌有之乡发了几篇文章,都是个人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些认识,有些文章受到网友的好评,我认为这是对我的鼓励,有些文章得到网友的指正,我认为这是对我的鞭策。说句实话,毛泽东的书我还读得很少,系统地学习毛泽东思想还是从最近开始,从成为乌有之乡的投稿者开始。原来我只喜欢文学方面的文章,比如小说、诗词之类,对于纯理论文章我总是提不起兴趣来看,就连毛泽东的著作也不例外,但自从上了乌有之乡以后,我就感到有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必要了。如果我连毛泽东的著作都不愿读,我还拿什么去宣传毛泽东思想?如果是那样,我所宣传的毛泽东思想也不是真正的毛泽东思想,而是我想象中的毛泽东思想。因而,读毛泽东的著作如今成为我生活的必须。
我对毛泽东的认识没有经过一个反复的过程,意思就是说,从小我就非常热爱毛主席,成年后懂得一些历史社会知识了,我就对毛泽东转向了个人崇拜。我崇拜毛泽东,缘于这样几个方面:
其一,毛泽东的诗词。
前面说过,我喜欢文学,尤其是诗词。唐诗三百首曾经读过,能背诵的在二百七十首以上,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数据,是因为我曾经与一位堂兄打赌,他可是不信,于是我就从第一首开始,一直到最后一首,除了中间极少的背不完整,其他的都一次性通过。还有千家诗,也差不多能全背下来。
毛主席诗词最早接触的是《念奴娇。鸟儿问答》,当时念到“土豆烧熟了,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就笑了起来,当时读小学,大约是四年级。不知道诗还有这种写法,于是就喜欢,就找毛主席诗词来看。那时也不懂,就背下来。这样差不多有二三十首,包括反围剿系列、长征系列。
读毛主席的诗词,自然就能在胸中腾起浩然之气。
其二,毛泽东的书法。
我对书法的爱好在高中以后,以前只是叫做写字。我喜欢练字,因为毛笔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经常用钢笔对着毛笔字帖练。毛主席的字很大气,比较符合我的心理,学写毛体字也是平时少有的几种爱好之一。有一次在纸上写了毛主席的几首词,同事见了说,你的毛体字写得很好呀。我笑道,哪里哪里?只不过是胡乱涂抹罢了,哪里称得上是毛体字。
这不是过谦,这是事实,我的字与毛主席的字比起来,相差不可以道理计,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但爱毛主席的书法却是事实。有一回学校办黑板报,因为时间紧,我索性用大字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就写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来充数。
其三,毛泽东的文章。
毛泽东写过很多文章,有洋洋万言的,比如矛盾论、实践论等,也有短小精悍的,比如《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长征》、《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等。无论长篇的,还是短篇的,读起来都令人拍案叫绝,绝非一般人所能捉刀的。
其四,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这个题目说起就大了,话就长了。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军事;二,文化;三,经济;四,民族统一;五,农业;六,工业;七,国防;八,卫生;九,外交;十,教育。
这十个方面,总括起来,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乌有之乡的一位网友给我留言说,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理由让现在的年轻人信服毛泽东?旧房子毕竟拆的时间过得久了,新房子又没建得好,你让现在的年轻人一直想念拆旧房子的毛泽东,他们信吗?
这位网友说的很好,毛泽东拆旧房子的确已经过去时间较长了,现在的年轻人对那种旧房子没什么印象,也就没什么感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也只是听说,没有亲眼见到,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无忌也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传说”,何况现在还有人对“美军强奸北大女学生”的历史事实还提出异议呵,让年轻人信服毛泽东找一个最简单的理由,这事儿挺不容易的,但我还是想试一下,如果有一丁点儿成效,那么也算是我对网友的一个交代了。
刚才列举了毛泽东的十大历史成就,没有作详细说明,可能年轻的网友们认为太概括了,太过简略便让人不能相信的。下面将详细说明之。
在说明之前,我还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相信毛泽东的人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其一,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那么他就不会信服毛泽东,也无需信服毛泽东的。
其二,具有献身精神。毛泽东的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有献身精神,没有献身精神,是不可能为人民服务的,也就不可能理解毛泽东思想,更不能信服毛泽东。
有了这两点,我大约可以举出一些理由来,让这个年轻人信服毛泽东了。
一,军事功绩。
毛泽东不是军校出身,但他天生就是一个军事家。他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但他行军打仗无不暗合孙子兵法。无论是小规模战斗,还是大兵团作战,无论是早期的游击战、运动战,还是后来的阵地战、攻坚战,他都运用得得心应手,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即使少数有打败仗的时候,他也总能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他和他的同志们的。举一个小例子,红军长征时期,经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但他出山后的第一仗——土城战役却吃了败仗,由于不了解敌情,红军损失较大,但这次败仗没让他心灰意冷,感到江郎才尽,而是总结教训,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四渡赤水”这一军事史上的奇迹。
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军队与蒋介石打过,与日本人打过,与美国打过,与苏联人打过,凡是这个世界称得上强大的军事力量集团,他都碰过,并且碰过之后,不是他服了别人,而是别人服了他。就拿美国来说吧,中国两次——一次在朝鲜,一次在越南——与其碰过,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将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边赶到了“三八线”,然后在那里,美国人宣布不打了,谈判吧。越南战争,毛泽东说,你不要过十七度线,你要过我就要派兵了,最终,美国人也真的没过北纬十七度线。欺软怕硬是美帝国主义虚弱的本质的体现,但也证明了毛泽东在军事上胜敌一筹。
说句难听一点的话,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只有在毛泽东的手上才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在别人手上也是熊胞一个,X年X月X日,中国的军用飞机居然让别人的侦察飞机撞落天空,不是耻辱是什么?毛泽东时代用高射炮就打落过敌人的无数架飞机,更不用说用飞机击落敌机的数量了。敌人打到面前了还不还击这叫什么军队?这样的军队能保卫国家保卫人民吗?耻辱呵耻辱!
二,文化功绩。
毛泽东奠定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的基础,如果说井冈山时期是其萌芽,那么瑞金时期、延安时期就是其生根、发芽,建国后就是其开花结果的时期了。文化,一种普遍的含义就是对历史的继承,对未来的拓展。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非常厚重的一笔遗产,毛泽东批判地将其继承了下来,并加进了新的内容,使之成为了社会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公。这是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私对立的。私的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在毛泽东时代大体上宣告结束,但在改开时代又死灰复燃。然而,人们有理由相信,毛泽东的“公”文化最终会战胜“私”文化的。
“公”文化强调集体至上,只有“公”然后才有“私”,也就是说,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私”文化强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有“私”而没有“公”,也就是说,只要个人富裕了就行,哪管别人的死活。
看上去没多大差别,但实质上却完全不同。人类之所以结成社会组织,就是一种协作,就是人多力量大。如果说人类片面强调个体作用,那么也还可能处于动物世界。任何一种动物都没有人类的协作精神强——哪怕是最强的狼群。
一个人能组成一支军队吗?不能!
一个人能建一座工厂吗?不能!
一个人能组成一个家庭吗?不能!
一个人能组成一个国家吗?不能!
还能有很多例子,但有这四条就够了,足以说明人是社会动物,相互协作是最为重要的。协作当然是平等的。
三,经济功绩。
说到毛泽东的经济功绩,可能有些人要说,毛泽东不懂经济,要不有人怎么说,文革时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呢?要知道邓小平可是毛泽东的战友呵。
说的有道理,道理就在于毛泽东的战友也说毛泽东不懂经济,看来,毛泽东是真的不懂经济了。
但,我却要说,毛泽东就是一代经济大师,不仅是学问上的大师,而且是实践上的大师。
关于毛泽东对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可以用这样几个事例说明:第一,井冈山时期,井冈山地区以山区为主,物产十分有限,当毛泽东朱德等红军在此建立根据地时,供给自然十然困难,但朱毛红军不仅没有饿死冻死,而且还发展壮大,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对井冈山根据地的进剿。如果不搞经济建设,他们能生存么?第二,瑞金时期,红军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达到前所未有的三十万人的规模,而此时瑞金地区的群众充其量不过五六百万人,红军如果完全靠老百姓支撑,老百姓能支撑得起么?第三,延安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第四,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工业上以重工业——钢铁生产为主,农业上成立合作社——含高级社、低级社。有些人一直拿大练钢铁说事儿,全民大练钢铁固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有的代价,全国人民都急于改变中国的现状的心情难道不可以理解吗?现在也有一些地方砍树甚至于烧树的,他们可不是为了练钢铁,而是将满山的树一把火烧光为资本家腾出一片空山来。有江西、湖北等地的“练山”为证。
文革时期,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吗?
没有!
一九七四年,周恩来总理在五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在本世纪末(2000年前)实现四个现代化呢,如果真的是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敬爱的周总理还提出这样的口号,那不是胡说八道吗?这也足以证明那些人说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的说的是假话!
有人说,那时中国凡商品都要凭票供应,不是穷是什么?
穷,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富相对应的。没有富,就没有穷;反过来说,没有穷也没有富。
说那个时候穷的人,多半是与现在比较的,比如说,现在有肉吃,那个时候没有或者很少,不能天天吃,现在可以天天吃,时时吃;现在有互联网,有电话,有电脑,那个时候没有,最多象赵本山说的那样,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一支手电筒。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个时候中国的确是穷了一点,但这是历史条件的局限。因为中国从百年战乱中走来,根本就没有条件搞建设,建国二十几年,中国就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并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这不是成绩是什么?
四,民族统一。
中国有五十多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矛盾一直是战争的起源。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各民族之间没有爆发大的冲突,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无疑是毛泽东关于民族政策所起的作用。然而现在,藏独、疆独两大分裂国家势力闹得多欢!
一旦藏独、疆独阴谋得逞,中国又将陷入战乱之中。
只有回归毛泽东的思想路线,才有可能将民族统一问题解决得好。
五,农业功绩。
可能有人说,毛泽东毁了中国农业,为啥子呢?因为农民吃不饱。
回顾一下历史,中国人在哪个时候才能吃得饱一点呢?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看待农业问题,不能近距离看,而要将视角放得远一些,在毛泽东时代以前,中国农业是小农经济,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不能抗天灾,遇上洪水,遇上旱灾,基本都是灾难,也不能抗人祸,一旦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整个家庭便陷入困顿。在毛泽东以后,所谓的包产到户年代,有人说,一包就灵,增产了,人们吃饭有保障了。这不过是个笑话,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未能解决的问题,一到某人手里就解决了?那是什么让这个问题隐形了呢?是毛泽东时代对农业的投入!
“水利是农业的根本命脉”,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也号召他的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短短二十几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修了八万多座水库!还有改良土壤、旱地与水浇田的改造,等等。改开年代,粮食之所以能够保障供应,一是增加了进口,而此前中国粮食是出口,国家“备战备荒”库存量也较大;二是八万座水库起了很大作用;三是将低产田改造成了水浇田,实际上也增加了粮食产量;四是化肥的大量应用;五是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并广泛种植。
当毛泽东时代的老本啃完后,灾难就降临了,今年西南地区所谓的百年一遇的天灾不过是人祸就是明证。在中国的土地上,西南地区是最不缺水的地区之一,尽管如此,在毛泽东时代,西南人民还是修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以备不时之需。然而改开之后,这些水库也大多遭毁弃了,年久失修成了危险品,许多水库徒有其表,居然不能蓄水,成了摆设。所以西南地区今年一遇上干旱,立马打回旧石器时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毛泽东比他的同志们早看了五十年!是以无人出毛泽东右者。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然而粮食不能自给,这是个极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早一天解决,中国就少一份担忧,迟迟如果得不到解决,必将影响中国的稳定。
现在有人鼓吹转基因来解决粮食问题,不过据居多方面的情况显示,推广转基因主粮不过是灭亡中华民族的手段罢了。这里不去展开论述,有关转基因的危害的文章网上也很多了,读者随便一搜即是。
(待续)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