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她被日本右翼迫害而死,今天是她的生日 乌有之乡网站特别附录: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2023年3月)

火烧 2023-03-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今天是张纯如生日,回顾她因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遭日本右翼迫害最终自杀的悲剧。她1997年出版书籍,还原历史,引发关注,成为历史真相的重要见证。

  她的名字叫张纯如,今天3月28日是她的生日,如果她活到现在,是55岁。

  但是,在2004年11月9日,时年36岁的张纯如开枪自杀。

  她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她向全世界深刻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被日本右翼分子疯狂骚扰和报复,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这一切,源于她1997年出版的一本书: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

  她为什么会写这本书?

  这本书为何会引来日本右翼的迫害?

  这些问题,要从她的人生经历中找到答案。

  01

  1968年,张纯如出生在美国。

  她是华人后代,父母是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她的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后曾为台湾《中华日报》的总主笔。

  家人给她取名“纯如”,是出自《论语》中的“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绎如也,以成。”希望她能够纯正和谐。

  出身在书香门第,高知家庭,骨子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张纯如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滋养。

  图中最右的女孩是少年时期的张纯如

  这让她从小便对中国、对中国文化,有着莫名的亲近感。

  张纯如不会忘记,父母时常跟她说的一句话:

  “我们是被迫离开中国的。”

  一开始,她还不很理解,但随着年岁渐长,她从父辈口中,得到了答案。

  答案是一串数字:

  19371213。

  这串数字,是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子。

  看似冰冷无感的数字,背后,却是血淋淋的沉痛历史。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城,大肆凌辱、虐待、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同胞因此丧命。日军行径,禽兽不如,惨无人道,灭绝人性。

  为了躲避战乱,张纯如的父辈们,便漂洋过海,去往美国生活。

  多年以后,张纯如接受采访时,她说:

  “当我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大学城长大的时候,(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是我的父母一点一滴传达给我的。南京大屠杀是非常残酷的,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

  听完父辈们的讲述,对于南京大屠杀,张纯如想进一步深入了解。

  为此,她跑去图书馆,可翻遍了所有资料,却找不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任何明确记载。

  可以说,在美国,日本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似乎被“忘记”了,仿佛压根就没发生一样。

  而日本国内,这个事件成了禁忌,有不少人故意掩盖真相大肆造谣。

  张纯如感到很奇怪:

  为什么这样一件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却像是被“选择性遗忘”掉了?

  张纯如不解,她决心写一本书,将这段沉痛的历史,尽可能完整地还原出来,呈现给世人。

  既是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控诉,也为了给遇难的30万同胞,一个正名,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远离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02

  得益于良好的教育,加上本人聪慧过人,张纯如顺利考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

  20岁时,或许是因为潜藏心中许久的“南京情结”,张纯如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计算机专业学位,而是转而学习新闻专业。

  1989年,张纯如从大学毕业后,开始为美联社和《芝加哥论坛》供稿,工作稳定,生活无忧。

  但,时间一长,套路化的工作,让她开始感到无趣、疲倦,她觉得自己与少年时的理想,渐行渐远。

  深思熟虑后,张纯如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便毅然从报社辞职,开启了《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写作之旅。

  她希望能够借助文字的力量,尽可能地还原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美国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少之又少,而且,西方社会对于这段历史,似乎避而不谈,那些西方主流媒体,更关心犹太人苦难象征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既然美国没有,那干脆,就直接到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地——中国南京,去寻找答案。

  张纯如远渡重洋,来到南京,开始了她调查采访、素材搜集的工作。

  有朋友觉得,写书好爽啊,还能出去玩,但实际上,这是外行看内行了。

  写作,尤其是严肃的非虚构写作、历史纪实写作,绝不是一些人以为的,随便找些资料,拼凑在一起,就行了。

  相反,这样的写作,不仅需要作者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底,还要作者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在搜集资料这方面,绝不是随便糊弄一下,就能过去的。

  在实地做调查,要尽可能的详实、真实,同时,还要具备整理修改的能力,是一个需要高度集中脑力、耗费体力的工作,想做好,不容易。

  作为新闻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张纯如的南京之行,注定不轻松,日程上,也很紧凑。

  在南京的25天时间里,顶着酷暑,她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除了搜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更重要的,是找到当年南京大屠杀幸存同胞,和他们一对一、面对面的进行交流。

  时隔多年,当年幸存的同胞,如今所剩无几,但张纯如还是坚持不懈,找到了他们。

  “你还记得当年发生的事情吗?”

  “你的胳膊是如何受伤的?”

  “他们强暴你了吗?”

  “你对那段过往,有何感想?”

  ……

  虽然,张纯如知道,这些问题,对于从地狱口逃离的幸存者们,太过残酷。但她为了心中的信念,将调查进行了下去。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那段尘封多年的沉痛往事,像拼图一样,在张纯如的努力下,一点一点地,拼接起来。

  1937年12月13日起,南京城内:

  一家人要渡江,日本人拦下检查,发现船上有年轻女性,便起了色心,残忍地强奸了她们。之后,居然还变态扭曲地要求,这些女性的长辈,也来强奸她们;

  一群无辜的中国民众,被日本人赶到建筑物顶层,楼梯被拆毁,然后,日军点火,看着中国人跳楼取乐;

  他们还将一些民众活埋,然后让德国犬将他们撕咬成碎片;

  无辜的民众被日军折磨致死,再浇上汽油,被焚烧,或推进长江,染红了整片江水……

  还有很多很多,血腥且残暴,怕引起大家的不适感,这里就不列举了。

  张纯如一边记录着这些不堪回首的过往,一边默默流泪,泪水浸染打湿了笔记本。

  作为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家庭幸福美满的大学高材生,她实在不能理解:

  为什么会人性泯灭,制造如此丧心病狂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真的是人类现代史中,最残暴丑恶的一页。

  03

  回到美国后,张纯如开始进行紧张地资料整理与写作。

  为了写好这本书,她废寝忘食,常常是深夜工作,一直到天亮。

  那段时光,张纯如一边颤抖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中的种种真相,一边又在与油然而生的愤怒和悲痛的情绪做斗争。

  激烈的情绪,加上长期的劳累,张纯如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她的头发大把大把掉,体重也霎时间暴跌,整个人变得憔悴不堪。

  但她还是咬牙挺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终于,把《南京大屠杀》这本书,写了出来。

  全书15万字,字字泣血,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也填补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这段沉痛历史的空白。

  一开始,张纯如觉得,这本书或许就只有图书馆感兴趣,没想到,一经上架,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霸榜10周之久,好评如潮。

  意料之外的畅销,使张纯如成为了知名作家,但更让她振奋的是,南京大屠杀那段被尘封的记忆,终于在全世界范围被唤醒。

  张纯如说:

  “这本书能不能赚钱并不重要,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这些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

  除了写书,她还举行签售、接受采访、各地演讲,让更多人关注那段被刻意掩盖的历史。

  她的行动,引起了日本右翼势力的仇恨。

  那些日本右翼势力、极端分子,通过各种方式,给张纯如泼脏水,并到处造谣,说她是“骗子”,更有甚者,居然跑到张纯如线下签售会上闹事。

  面对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对她的公开声讨,张纯如毫不退让,勇敢地回应道:

  “(对于日本政府),我没有听到‘道歉’的字眼。”

  但是,张纯如低估了日本右翼势力无耻的下限。他们在公开场合无法打败铁一般的事实,就把目标对准了张纯如个人和她的家人。

  他们不断地给她寄匿名信,在里面装上子弹进行恐吓;监视、跟踪张纯如;不分日夜打骚扰电话威胁她的家人……

  在右翼分子持续地“狂轰滥炸”下,张纯如心理防线崩溃了。

  写书的过程中,她就已经被日本人的野蛮行径所震惊,心理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几度要放弃写作,最后完全靠着揭露历史真相的责任感才坚持下来。而当历史上资料上的那些野兽重新复活,闯进她的生活后,她再也经受不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虽然在家人的陪伴和医生的帮助下,她病情有所好转,但长期的精神压力,还是压垮了她。

  2004年11月9日,美国加州。

  36岁的张纯如,独自一人,驾车离家而去。

  她没有跟家人提及此事。或许,当她启动引擎时,也不知,要开向何方。

  张纯如就这么开着,一路驶出了市区,最终,在一处寂静、空旷又略显荒凉的公路边,停下。

  此时,凌晨2点,夜已深。

  她没有从车上下来。

  半晌,一记沉闷的枪响,忽地从汽车里传出,划破了夜的安静,转瞬而逝,旋即,又是一片死寂。

  张纯如,饮弹自尽了。

  她在遗书中说:

  “我走在街上被人跟踪,无法面对将来的痛苦与折磨。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困难,这种焦虑堪比淹死在开阔的海洋中。”

  日本右翼势力又一次犯下罪行,逼死了一位维护历史真相的斗士。

  04

  当我了解完张纯如女士的故事,对她充满了崇敬,为她的不幸泪湿了双眼。

  为了还原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她不惜辞去工作,只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南京,进行实际访谈调查。虽然碰了许多钉子,但依旧咬牙坚持,完成了素材搜集工作;

  回到美国后,她花费了整整3年时间,不惜以牺牲身体健康为代价,只为向世人呈现这一被日本有意删去、西方社会有意隐去的历史真相,填补现代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空白。

  《南京大屠杀》一书出版后,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和攻击,她没有屈服,而是挺身斗争,她是勇敢的。但是,在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疯狂进攻时,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中,她又是柔弱与无助的。

  正义,需要人勇敢地坚守。而坚守正义的人,却并非总是能坚持到最后。邪恶总能不时横行,这是人间最大的悲哀。那些挺身而出与恶魔斗争的人们,无论成败,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张纯如,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名字。她是伟大的,也必然是不朽的。

  她在《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

  “日本必须承认自己在南京犯下的罪恶,这不仅是一种法律责任,更是一种道德义务。

  至少,日本政府应该正式向受害者道歉,并对在浩劫中蒙受损失的受害者进行赔偿;最重要的是,日本要教育下一代正确面对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如果日本期望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并为玷污其历史的黑暗一章画上句号的话,这些早该采取的行动对日本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她是怀着善意希望日本这个民族能够真诚反省历史,最终与曾经的受害方形成和解。

  但是,日本右翼势力的野蛮与邪恶,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她的善意得到的回应是无休止的攻击,直到把她折磨至死。

  事实已经证明,日本这个民族在右翼势力的控制下,已经完全丧失了弃恶向善的可能。

  他们不仅拼命掩盖在历史上犯下的累累罪行,更是在当今世界的变局之中,又一次按捺不住狼子野心,要再赌国运,为虎作伥不断在我国周边进行各种丑恶的勾当,妄图遏制我们的崛起。

  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通通要报!

  日本的那些跳梁小丑们就使劲作吧,他们犯下的那些罪行都已经被记得清清楚楚,总有清算的一天。

  在要清算的记录里,就有他们欠下的张纯如的性命,我们不会忘记!

  纯如女士,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怀念你。

乌有之乡网站特别附录:

  

乌有之乡网站募捐公告

  

(2023年3月)

亲爱的读者、作者、红友们:

  到今年九月,乌有之乡将迎来建立二十周年的时间节点,期待那时我们能共同庆祝纪念。近二十年来,乌有之乡在反对帝国主义(美西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及革命英烈,否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道路和成就)、反对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化、私有化、买办化、资本全球化)、反对修正主义(阉割歪曲抹黑淡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捍卫毛泽东思想、捍卫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工农兵劳动人民利益、捍卫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斗争中,乌有之乡大力弘扬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积极战斗,走过了曲折复杂的艰难历程,为下岗工人、失地农民、被欠薪民工、码农等深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积极发声,使得一些爱学习肯思考的劳动群众及其优秀子弟从思想上政治上逐步清醒觉悟起来,让一些积极向上的进步青年找到了人生方向,联络了曾经跟随毛主席参加两场革命的革命前辈及其优秀儿女、在毛主席生前身后都始终如一保卫毛主席捍卫毛主席忠于毛主席的红色卫士、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工农兵学干且顶着逆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在后毛时代先后觉醒的中青年朋友、在国际共运陷入低潮时期仍然真心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社会舆论场上一个重要的红色阵地。并且,从这里先后走出了一批一批的红色战友,开辟了新的战线,发展了新的阵地,创建了数家新网站和一批自媒体账户,丰富和开拓了红色阵营,为21世纪中国红色大潮的发展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近几年来,时局维艰。大疫影响,尽人皆知。妖魔鬼怪,暗中作祟。如今,我们迫不得已向大家提出不情之请。因为网站处境十分艰难,经费缺口压力很大,现向广大热心红友进行募捐,恳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以期能够缓解压力,度过艰难时期。

  有人劝我们放弃阵地,不要再办下去了,我们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再难,也要坚守!我们的信念来自于对毛泽东思想的信仰,来自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上甘岭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可以因战斗而牺牲,但是绝不可以因困难而放弃。

  当年捍卫国有资产抵制私有化的通钢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吴敬堂师傅和革命前辈邓力群、魏巍、马宾、张全景、卫建林、李际均、李成瑞、林伯野、陶鲁笳、秦仲达、杨德明、武光、孙永仁、刘实、韩西雅、李新中及人民知识分子吴易风、周新城、钱昌明、艾跃进、曹征路……他们留下的遗愿和嘱托,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始终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宣传捍卫毛泽东思想,继续革命,永不投降。

  我们珍惜每一分力量,信任和支援将激励我们更好地坚持前行,尽力做出新的贡献。

  接收捐款的账户:

  (1)乌有之乡网站微信号:wyzxwk101;

  (2)乌有之乡网站站长范景刚微信号:F13910426398.(也可以直接用手机号搜索)

  (3)支付宝账号:13910426398

  (4)中国工商银行卡(帐)号:6215 5902 0001 1314 820.(户主姓名:范二军)

  每笔捐款都请留言备注捐款人姓名和联系电话,以便我们在可能的时候联系回馈。

  感谢大家一路走来所给以的热爱、信任和支持!

  乌有之乡网站(WYZXWK.COM)

  站长:范景刚(13910426398)

  

  2023年2月27日星期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