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题》而走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因此句,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名满天下。学时,认为这句是表达纯真无邪的爱情,而常挂于觜边。年近不惑,才明白这首《无题》为艳诗,此句实为调情,仰天痴笑,不敢再“吟”了。
作者是在回忆,也是在叙事。“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感受,也是感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下一句给出了答案,“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在酒桌上玩游戏,玩什么游戏呢?就是“藏钩”和“射覆”,对方美眉每每都能猜对,让作者喝了不少酒,不喝他怎能知道“春酒暖”呢?玩的是非常高兴,一直玩到“蜡灯红”。过去一对新人在睡觉之前,会将红色的灯罩罩在蜡烛上,这时蜡烛就变成了“蜡灯”,整个房间的光线因而变红并暗了下来,一是增加了房间的浪漫气氛,二也是便于吹灯,这就是所谓的“蜡灯红”。再回来看上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是说“藏钩”游戏,对方就像长了翅膀飞到“我”旁边偷看了一样,每次都能猜对;“心有灵犀一点通”是说“射覆”游戏,对方就像心有“灵犀”一样,洞知“我”的心思,每次“覆”她都能“射”中(关于射覆这个游戏,可参看《红楼梦》第六二回);这句就是在称赞美眉聪灵的。吹灯后的事情,此处作者省略了一万字。只是给了个侧面描写,“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就这一句也很要命,作者的心态溢于言表。“应”字作者用的是真好,把那种恋恋不舍的心情都带了出来,工作同美女比起来,那只是敷衍了事;为了同美眉待一会儿,等赶到“兰台”的时候,头发都像“转蓬”一样,想想作者蓬蓬着头上班的狼狈样儿,真的很可笑。这次作者真的玩“High”了。
在一个遥远的王朝,一个“政府工作人员”明目张胆的去烟花巷里寻春问柳,并写出流传千古的诗来作证。“光明磊落”到这种程度,这是什么样的王朝,这就是我们曾经有过的唐朝。拿到当今我们的文明社会来讲,是完全不能容忍的事。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宽宏吗?还是我们的制度不够完善呢?还是……还是闭嘴吧。
这种事在唐朝来讲,可谓家常便饭,翻翻《全唐诗》就了然了。“兰蕙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能伴李白的诗流传千古,可见妓女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还是有的。“妓,女乐也”《广韵》是这样讲的,原本的意思是歌舞的女子。如果按这个标准来讲,那我们的娱乐圈,可要改名了。在我国,妓女是有历史的。《 万物原始》中这样记载:“洪涯妓,三皇时人,娼家托始”,可见三皇时就有了;《战国策·东周策》中记载:“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因此管仲被称为“官妓”的鼻祖;汉武帝时就设有“营妓”了, 《汉武外史》中记载:“ 至汉武帝始置营妓,以待军士之无妻者”。说了这么多,不要想歪了,我只是想说:“妓女的存在做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给于正视。有相应的法律进行保护,给与相应的社会地位。”打击这些“卖肉的”,成了当今社会捞取政治资本的重要手段,还用“钓鱼”这种手法,这种新闻往往都要占头板,我们就这样浏览着,豪不表情的,这种冷漠让人可怕。每个“卖肉的”背后都有一个伤心的故事,一个破碎的家庭,她们为什么会这样?是谁使她们变成这个样子?我们从来不去追究?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去打击她们,好像天生她们就是“妓女”,天生就是用来被贱踏的一样。毕竟她们都是女性,都应当属于被社会保护的对象。我忘了在哪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资本家不但利用她们(女工)的无经验,给她们少得不够开销的工钱,而且对她们暗示,或者甚至明说,只有卖淫是补充收入的一个法子。”足见这是个社会问题,不知我们有胆量承认它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